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卅节 龙象判云泥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卅节 龙象判云泥 二(2 / 2)

徐兰芷晃了晃她的手臂:“可是你还那么年轻啊。”

王琏正和舅母李氏谈着。

“王妃千秋!”李氏叩拜道。

“舅母请起,魏国夫人如何未来?”王氏问。

李氏说:“王妃阿母迁移老公爷的灵柩去了。”

“先父有灵。”王氏合十祷告。

“不知殿下对王妃可善?”李氏是自家亲族长辈,所以比较直接,若是其他人这么二百五,早被拉下去杖百数。

“尚可。”王妃想起太子不冷不热,没来由地心烦。太子对她太过客气,总让人觉得两个人不像两口子而好象两个陌生人一样。

“都是玉鱼连累娘子了。”李氏有些抱歉。她的女儿就是那个劝太子吃河豚的那位,差点给柳家惹来了灭门大祸。李氏以为太子因此连带着把王妃也恨上了。

“鱼儿妹妹一切都好,舅母放心吧。”王琏所谓的尚好,就是李治没计较那事,仍然给予柳氏良娣的待遇。不过却是再不登门了,柳氏算是守上活寡了。

*****

东宫

李治接回了在家修养的薛含章,一见面,薛含章两眼含泪,萧氏忙迎上去,完全没给正妻王氏一点面子,好象她才是东宫的女主人一样,搀扶着薛氏说道:“妹妹放宽心,孩子没了就没了,咱们还年轻,你还怕没孩子吗?要不我把素节交给你抚养如何。”却只是嘴巴上说说,真要是谁要抢她的儿子只怕她要立刻发作。那些照顾鲁郡王的宫人不知道受了她多少责骂和鞭打。

看着王琏那气愤难平的样子,李治不知道怎么地心里升起一股报复后的愉快来。女人们的争斗,他自是不能太加干涉。不过王琏过来这么几个月了,他却还没动过,不由得东宫的女人们活泛了心思,大家起初对王妃的尊敬也逐渐淡漠了。

“修身齐家治天下”家里都搞不好,这个实在也说不过去。

王琏毕竟是皇帝为他娶的正妻,不能太过冷淡了,否则就有和皇帝顶牛的含义。理智说服了感情,李治目送着萧氏送走薛氏,便拉住了准备离开的王氏说道:“小童,最近整饬官吏的事情太忙,冷落你了。”

“殿下!”王琏几乎忍不住泪水,喉咙低沉而清细地说。

“你们去准备一下,今天晚上我要小童说说话。”李治拉着王琏的小手,轻轻拍了拍。

上弦月斜挂在树梢,淡蓝的天幕里镶嵌几个亮点,也不知道那是星星还是萤火虫。

李治穿一身单丝罗衫子,他刚练了剑回来。

“殿下该去王妃娘子那里了。”侍女提醒道,李治这才止住迈向东一阁的脚步。

“寡人先沐浴一下。”李治觉着再怎么也不能浑身汗臭跑过去吧。

东宫的浴池是石头砌筑的,引了龙首山上的活水,颇为清爽。洗冷水已经成了李治的习惯,他并不喜欢洗那个木桶一点都不卫生,也不喜欢什么花瓣澡,经常洗高温水会造成男人不育。再说大男人,就是要有男人的气息,搞那些香干什么,又不是玻璃等着被人*花。李治最讨厌唐朝世家子弟整天搞得香喷喷地,涂脂抹粉,那还叫老爷们儿啊?

李治朝浴池边的立镜里看了看自己健美的身体,嘿嘿一笑,拉出一条干净地麻布揩干净了穿好内衣就出去了,自然有使女帮他换上衣服。

“娘子有请殿下!”来人却是王琏的使女,好象对李治不放心,便让她来盯着,表面是敦请。

“娘子用过大食了吗?”李治问道。

“回殿下,娘子用过了。不过娘子知道殿下喜欢吃夜宵,所以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时新。”使女乖巧地对答。

李治才不相信王琏那样的大家闺秀会生火做饭,不过看来她对自己的习惯也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也不好推辞点了点头“好啊,寡人很想尝尝娘子做的菜肴啊。”

长chun宫

“臣妾见过殿下。”王琏化了好浓的妆,如果不是李治已经免疫了,别的穿越者如果初见这副尊容,一定会被吓个半死。(大家可以去参考倭国歌舞伎那个粉墙妆,半夜从黑漆漆的地方冒出个那么个人,老帽保证各位读者大大一定会‘惊艳’,不过之前要惊魂一下。)

李治忍住了笑,扶起王琏“小童起来。”

李治知道她最看重礼教也不多费唇舌,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

“这是臣妾,所烹饪的波斯草。”王琏端上了一盘碧翠可口的菜肴。

李治一吃之下,那熟悉的味道又回了来,不禁击膝,脱口道:“大力水手!”

—————————————————————————————————————————————————

所引诗为白居易同志的题牡丹,这老儿写诗太过直白,在初唐永明宫体占主导的口味下,这道水煮白菜肯定不会手道好评,但是毕竟是小白同志的诗啊,不至于太低。

牡丹的确盛行于隋唐,之前叫木芍药。

波斯草,就是我们吃的菠菜,源于中亚,是贞观二十二年引进的进口蔬菜。叫来叫去把波斯草叫成波斯菜,最后叫做“菠菜”。本文提前引进一年。本人五谷不分,不知道初夏时分是否生产菠菜,盖系大家不要太过计较。

看了书评价,再查证了一下,楼观台的确在陕西周至。当时作者看到老子的资料说他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留住,便写下了《道德经》,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的确有写经台。所以作者误把这个写经台当作楼观台了,这里做个更正。楼观台所在的位置,以老子的年代估算还属于秦国的封地,当时那个地方到处是狄人,正在和秦人作战,所以作者推断老子肯定不会到那里去写经。老子应该是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这个暂不去讨论它。至于说楼观台是最早的道教道观,则是胡说。道家和道教两码事。

道教是东汉末年张陵(张天师)在蜀中鹤鸣山创建五斗米教开始起算。后传子张衡,再传衡子张鲁。张鲁投降曹操后迁居邺城(此城被隋文帝杨坚毁去,原因作者还没搞明白),五斗米教开始广泛传播,后因其掌“正一天师印”又称“正一教”,第三卷将有第二十一代张天师出现这里不多说。其祖庭设在江西龙虎山。目前道教里最大的教派是王重阳开创的“全真教”,其祖庭不在终南山重阳宫,而在北京白云观。现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理事长也是全真派的道士担任。

李世民是出生在武功,马上就会写到他回到庆善宫。至于口音问题,说法繁杂,不过唐代的关陇话肯定和现在的陕西话大大不同,这里不是百家讲坛不做展开讨论。不过穿越者(万一真的发生,挖哈哈)您说现在的陕西话估计会被人当做党项羌或者突厥室韦什么的,李元昊说陕西话的可能性比李世民高。

漆水古已有之,不会像道士们吹的那样,在李耳诞生前大家都得打手电筒才能看到道路。同样在李二出生之前就有漆水。在商代,周族的首领公刘就带领族人渡漆水定居歧山周原,从游牧民族逐渐转化为农耕民族。根据本银掌握的资料和太宗后来的表现,他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的爱好是打猎,是喝花酒,是泡妹妹和吹牛。否则李老爹干嘛那么着急就给他娶个13岁的老婆(实际年龄恐怕只有12岁多一点)。不知道是是不是你说的漆水河。

今天明天都要下乡,下午又停电,更新有点不及时,对不住大家鸟。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