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辛亥革命> 第一节 洹上钓叟袁世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 洹上钓叟袁世凯(2 / 2)

在老家“养病”的袁世凯表面故作清闲,实际上密切关注着政局走向,随时准备东山再起。武昌新军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叛变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京畿附近的北洋六镇是它最可以指望依靠的兵力,但是在这六镇的官兵中袁世凯的潜势力很大。而且袁世凯在各省的督抚和立宪派绅士中也很有影响。因此在朝廷中立刻就出现了起用袁世凯的呼声。摄政王载沣在两年前把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赶出朝廷,是不甘心看到他东山再起的。但是皇族内阁的总理奕劻,多年来已成为袁世凯在朝中的靠山,因此竭力为袁世凯说话。

“隐居”在河南彰德的袁世凯以“足疾”尚未痊愈为理由拒绝出山。这时荫昌带领南下的军队以第四镇和第五镇为主力编成两个军,由荫昌自己兼任第一军统领,而由冯国璋任第二军统领。

荫昌本是在德国留学专修军事,他娶了德国的太太,德语娴熟,但对军事不感兴趣,更未经实战。加上他带的兵缺乏新式训练,出发至刘家店,兵车阻塞,乱成一团,经京汉铁路局长率领一批精干人员前来疏通调度,才勉强通行。到了接近湖北的地方,才发现武器多不能投入战斗,有携炮身而忘炮弹的,有炮弹不合炮膛的,有炮身炮弹相合而基座又不合的,这样已经迁延一月有余。

冯国璋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他根据袁世凯暗中的指示有意放慢军事行动。

袁世凯的计划是要让清廷更多地受到革命火焰的熬煎,以致不得不向他交出更多的权力。朝廷在10月20日(八月二十九日)派出袁世凯的老朋友、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到彰德敦促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提出了六个条件:一、次年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武汉起事的人员;五、授以指挥前方军事全权;六、保证饷糈的充分供给。

这六个条件实际上是要清廷向他交出军事和政治上的全部权力。从这六条中,又可看出,袁世凯是想用武力以外的办法来对付革命势力。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小皇帝溥仪大概是没睡好,此刻正困坐在龙椅上,眼睛不时地眯起来,丝毫没有感觉到站立他身旁的摄政王载沣和坐在帘子后面的隆裕太后已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

“庆亲王,前方战事如何?”摄政王黑着脸问道。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急忙上前禀报:“回摄政王,前方来电,北洋冯国璋和段祺瑞两镇陆军行动迟缓,直到现在连一半的路程都还没走到,陆军大臣荫昌根本就调遣不动他们……”

那桐在一旁小声嘀咕道:“我早就说过,荫昌不行……”

奕劻顿了一下,又道:“还有海军提督萨镇冰统辖的海容、海琛和海筹三舰,开赴长江之后,结果更糟,舰上的军官突然倒戈,宣布拥护共和,如今,这三艘大舰上已经挂起白旗了!”

隆裕太后闻言,更加惊慌失措,问:“那……那可怎么办才好?”

载沣也是焦急无比,可是却无计可施。

奕劻见状,趁机又提议道:“如今,我们就只剩下请袁世凯出山这一步棋了。北洋那几镇陆军都是他练的兵,段祺瑞和冯国璋绝对不会不听他的调遣的!”

“袁世凯不是足疾未愈吗?”那桐故意问道。

徐世昌立刻上前一步,道:“启禀太后、摄政王,袁世凯虽然足疾未愈,但是听闻国家有难之后,表示愿尽臣责,为太后和摄政王分忧……”

隆裕太后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责备道:“既然如此,徐爱卿你为何不早说?”

徐世昌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才道:“只是,他想让朝廷答应他的条件……”

隆裕太后此时只盼有个人能解燃眉之急,哪里还顾虑得了那许多,便点头答应道:“只要他能为国分忧,我和摄政王一定会重用他的,说吧,他到底想要什么条件呀?”

徐世昌据实禀奏道:“袁世凯希望由他来组织责任内阁,并要求太后和摄政王授予他陆海军全权;还要足兵足饷,开放党禁。”

载沣闻言,不禁勃然大怒,吼道:“反了他了!就凭他提的这些条件,本王就可以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

溥仪被载沣这一吼吓了一跳,睁开眼睛看见其父大怒,顷刻之间便清醒了过来,正襟危坐,十分畏惧。

奕劻看了看载沣,咳嗽了一声,缓缓地道:“袁世凯的条件是苛刻了些,只是,如今朝廷实在已经无兵可调了,冯国璋和段祺瑞这等北洋重将,全都是他的旧部,他若不出面,谁又能指挥得动那些骄兵悍将?”

众大臣闻言,脸上的神色各异,一个个默然良久,都不敢轻易开口说话,这时候不论是给袁世凯帮腔还是站在摄政王这一面反对袁世凯,都有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这些老官油子哪会轻易地表态?于是一个个都闭上嘴巴,继续作壁上观。

良弼劝道:“太后、摄政王,这袁世凯分明是要独揽大权,此人野心勃勃,实在不宜允准啊。”

良弼毕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虽然谈不上明察秋毫,但是对于祖宗传下来的基业的安全还是抱有本能警惕的。

徐世昌道:“若不答应这些条件,袁世凯是绝对不会出山的。”

沉静片刻之后,隆裕太后说道:“摄政王怎么看?若是再拿不出主意来,我们可就要成为大清国的罪人了!”

很明显,隆裕太后是想将这个难题推给载沣。

载沣脸色十分难看,他当然知道隆裕太后的用意,无非是想借着这大清国罪人的帽子来逼迫自己,因此他怒不可遏地道:“万万不可起用袁世凯!若是用了此人,那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隆裕太后思忖道,如今局势如此,若是再这样拖延下去,只怕大清国也没什么希望了,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赌一把。

想到这里,隆裕太后厉声说道:“摄政王,这样拖下去,难道大清国就能不完么?袁世凯到底是忠还是奸,等起用他之后才好判断,依我的意思,还是请袁世凯出山吧。”

那桐急道:“太后,不可,一旦此人如南方乱党一般骤起发难,只怕祖宗江山就此易手啊!”

奕劻却道:“太后,为救朝廷,老臣情愿辞去内阁总理大臣一职,力推袁世凯来组阁!”

隆裕太后见载沣仍然迟迟不表态,便进一步催逼道:“摄政王,祸悬眉睫,就准了袁世凯吧!”

载沣气急无奈,道:“太后既然已有决断,还问我这个摄政王干什么?”

隆裕太后微露喜色,放缓了声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摄政王就暂且回家先歇息歇息。”

载沣沉默了片刻,突然悲愤地说道:“将来你们会后悔的!”一句话说完,他已经眼睛湿润,随即走出了大殿。

溥仪看见载沣又悲又气地离开,不禁哭闹起来,大声喊道:“阿玛,阿玛,我也要回家,阿玛……”

太监小德张忙摸出了一个糖浆吹的小肥猪,在溥仪的眼前晃了几下,道:“皇上,你看这个糖人好不好玩?皇上?”

溥仪开始并不理会小德张,仍旧哭泣,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接过了糖人,垂着眼帘不再出声。也许是哭累了,也许是惧怕这大殿之上的每一个人。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