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诛杀宦官一事上,何太后和何进毫无疑问站到了对立面。何进想将南阳何氏经营成世家,想摆脱自己外戚身份的影响,想成为士林集团的一个代表。原本这些诉求不会和何太后的利益冲突,但问题是何进想要取得这些成果,是要拿宦官开刀,拿宦官的首级做投名状。
宦官是什么,说到底是依附皇权的走狗,有多大的权力,全在于皇权。何太后要执掌后宫,就必须利用宦官来对付不听话的士林集团,来制衡日益权重的何进。
灵帝当权的时候,何进决定不了国家的命运,何太后的地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稳固,根基浅薄的何进、何苗、何太后三人只能选择和十常侍交好,对士林集团也是彬彬有礼。但灵帝的死让大汉产生了权力真空,何进想要这份权力,何太后想要这份权力,甚至于有野心的世家都想分一杯羹,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即使再深厚的亲情,在面对绝对的富贵、权力的时候,也会有分歧,更何况,何太后和何进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被士林集团裹挟的何进,何太后代表的皇权,十常侍代表的宦官势力,构成了大汉权力之鼎的三足,少了任何一方,平衡就会被打破。
何太后虽然怀疑何进有图谋皇权之心,却又不得不仰仗何进来维持平衡,因为何氏一族,最有威望的是何进,能够震慑十常侍、士林集团的也只有何进。车骑将军何苗行事低调,不堪重用。何太后比谁都清楚,少了何进的帮衬,自己掌控不了大局,至少,对现在的自己是如此。
何太后不希望何进和士林集团、宦官中的任何一方走的太近,何太后想要保持自己的超然地位,维持住自己最为尊贵的地位,但何进的步步紧逼显然让何太后手足无措。
丁原的大军就在洛阳百里之外,董卓的大军正日夜兼程地赶来,百官请求诛杀宦官的奏折络绎不绝,何太后很清楚,自己需要做出表态。
自己代表的终究是皇权,士林集团也好,何进也好,宦官也好,都需要自己这个招牌,不是自己所说的,就不是大义,这是何太后唯一的依仗。很难说清楚,何进和何太后,谁更需要对方,自灵帝驾崩以来,何进的一系列举措,更像是对自己和何太后之间关系的试探。何太后,究竟允许何进拥有多大的权力?!
何太后信奉以柔克刚的道理,孟津渡口烧也烧了,自己即使下旨令丁原返回河内,且不说丁原愿不愿意奉诏,单单是丁原率军无故攻占孟津,朝廷没有什么表态,直接会让人看到自己的外强中干。
所以,何太后使出了一些小手段来迷惑百官。首先,对擅自用兵的丁原严加斥责,义正言辞地表示诛杀宦官的事情绝不是不在朝堂的丁原所能妄议的,但又派出使者前去犒劳丁原的大军,宣布免去丁原武猛都尉的职务,拜其为执金吾。其次,对威震天下的董卓,何太后的态度则是不冷不热,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并州牧的管辖范围何时到了洛阳,莫非并州牧想取大将军而代之”。
这直接让百官摸不到头脑,何进明摆着是想要借兵权来逼迫何太后在诛杀宦官一事上表态,何太后是表态了,但态度却模棱两可。
说她赞成吧,对第一个跳将出来要求诛杀宦官的丁原,何太后是明升暗降,削了丁原兵权。拥有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的执金吾和拥有四千名忠心耿耿精兵的武猛都尉,丁原的哪个角色对十常侍的威胁更大?!显然是后者!
洛阳城内局势复杂,丁原这个外来户在洛阳可谓毫无根基,即使丁原有大才,打得白波谷的黄巾不敢出谷,令南匈奴老老实实待在河套,入了洛阳城也要循规蹈矩,不能坏了规矩。要知道,执金吾这块地盘可是十常侍的,里面不知道安插了多少耳目,这无疑把丁原从暗处搬到了众目睽睽的明处,威胁大减。
说她反对吧,也不尽然,至少,何太后对丁原的回复很耐人寻味,什么叫做“诛杀宦官的事情绝不是不在朝堂的丁原所能妄议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何太后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在等待群臣的表态,不是零零散散地上书,而是在朝会上集体出声表态?!这由不得群臣大胆猜想。另外,如果何太后是坚决反对诛杀宦官,对擅自出兵的丁原绝对不会轻饶,对丁原的处置更像是高高举起大棒轻轻放下,这种明升暗降何尝不是一种妥协?!至少,事情回旋的余地太大了!
伯仁现在深深感到一种挫败感,难道历史就这么难以改变?!丁原荣升执金吾的历史还是发生了!如果说何进写给丁原的,要求丁原不要擅自入京的亲笔信伯仁还能通过自己的一系列神奇表现来令丁原不改入京诛杀宦官的初衷,那朝廷的诏书直接让丁原这样愚忠的人拒绝了伯仁关于入京的所有计划,伯仁为了阻止洛阳的浩劫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统统付之东流!
丁原不清楚伯仁为何会连连叹气,在丁原看来,何太后现在已经是示弱了,对自己这种擅自动用兵马的武将,朝廷的容忍实在很大,只是一番言语斥责就换来一个九卿的高位,实在是值。如今,洛阳城内有何进掌控的大批人马,城外有自己的四千精锐,宦官已经成为砧板上的肉,只等何太后醒悟之后,就能匡扶朝政,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当然,丁原也知道朝廷的打算,自己无论如何是不会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并州兵马的,张辽还在并州为自己征集人马,眼下的四千人足以保证朝廷发生任何大事都需要考虑自己的意见。就连大将军何进写给自己的书信,言语也是极为客气,这就是一个拥有兵权的武将的优渥待遇!抛开自己嫡系的并州兵马,丁原也知道,自己在偌大的洛阳实在翻不起多大的波浪。兵权,才是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依仗。
伯仁如果知道丁原的想法,一定笑话丁原的浅见。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掌权数十年的十常侍,十常侍的步步退让是在做最后的争取,如果何进执迷不悟,铁了心要诛杀自己,毫无疑问,他们也敢冒死反扑。整个洛阳,反对十常侍的旗帜人物是何进,何进是天下所望,一旦何进死了,士林集团就是成为一盘散沙,没有第二个人有何进的威望来收拾残局!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