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旱时,沟里的草都长不起来,沟底的沙土,被风吹起,刮得漫天沸沸扬扬,天涝时,沟里存水都快跟路面齐平,青蛙、癞蛤蟆、水蛇在水中鸣叫游动。
王玉淑心情很好的一边做着饭,一边嘴里哼哼着小调,这可是夫妻二人来到晋海后,终于有了安身之地,第一次自己起灶。
玉淑今天是上午班,下班时兴冲冲的在城里买了些菜和米、面,她要给丈夫露一手,做一顿西北风味的手揪尕面片,再抄上几个小菜,伺候着杰敏喝点酒,叫他找到家的感觉。
要想留住丈夫的心,先要栓住丈夫的胃,这点觉悟玉淑还是有的。
天黑了,喻杰敏和王玉淑坐在里间的炕上,灯光下,两人说着话,感慨万千。
有家的感觉真好,想起撂在父母身边的一双儿女,是该接到晋海上学了,不免思儿女心切。
家安顿好了,喻杰敏和王玉淑就想早点把孩子接进城,不管怎么说,再忙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
礼拜天两人回到了乡下,进了院子,玉淑就笑呵呵的喊道:“君君、滨滨,爸爸妈妈回来了,你们在哪呀?”
正在炕上玩耍的姐弟俩,听到妈妈的呼唤,君君赶紧跳下炕,连鞋都顾不得穿,就冲到了院子,嘴里喊着:“爸爸、爸爸,可想死我了。”喊叫着一头扎进喻杰敏的怀里。
小滨滨紧随姐姐其后,赤脚就往院子里跑,颜轩忙喊道:“这个孩子,怎么连鞋都不穿就往外跑?快回来穿上鞋。”
小滨滨没有像他姐姐那样,火热的扑到爸妈身边,而是站在正房门口,想到跟前又不敢,只是眼睛盯着爸妈,怯怯的咧嘴傻笑。
那表情,是为他姐姐见到了爸妈而高兴,就像是个邻家孩子,虽然羡慕,却不敢亲近。
颜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满眼圈泪的想到:哎呀,孩子不能离开爸妈时间太长,这样就生分了。爷爷奶奶对他再好,也不如在父母身边,要是一个子女还好,到了父母身边觉不出什么,可两个孩子,就不好说了。
做爸妈的心里总想一碗水端平,没有亲疏远近,一旦真正的生活在一起,呆在身边的孩子,错了不错,百看都顺眼。
那个从小不在眼前看着长大的孩子,突然回到家里,说是都是从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母子情深却没有那么浓,怎么看都会觉得别扭,孩子想亲近都不敢呐,嗨,真苦了孩子啊。
玉淑看到她喊叫了半天,小君君跑出来撇下她这个当妈的,直奔她爸爸去了,就佯装生气的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君君,等回家看我再理你。”
颜轩实在看不过眼去,一把将小滨海搂在怀里,耷拉着脸说:“有你们这样当爸妈的吗?光顾着你们的宝贝闺女,难道这滨滨就不是你们的孩子?这也太不像话了。”
说着心里难受,疼孙子心切,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玉淑看婆婆动了气,赶紧辩解的笑着说道:“妈,哪是这么回事,我伸手叫滨海,可他只是看着我笑,就是不过来。”
玉淑又伸开双臂,嘴里甜甜的呼叫:“滨滨,快过来,妈妈可想死你了。”
颜轩看玉淑叫儿子到身边,小孙子抱着她的腿没动弹,她嘴一瘪,没好气地说:“快拉倒吧,你要是真心想儿子,早跑到他跟前抱起孩子,亲的放不下了,嗨,你这个当妈的呀,真是有点过分。”
喻晋阳看儿子、儿媳自从进了家门,颜轩就为小滨滨抱不平,虽然玉淑自从到了他老喻家,从来没把她当外人,就像看待自己的闺女一样,婆媳之间相处的很和睦,没有因为嘴嘴舌舌红过脸。可颜轩老是为了孩子这么说儿媳,喻晋阳不想弄得大家都不高兴,就张嘴对老伴儿说:“行啦行啦,孩子是他(她)们自己的,眼前就是疏远点,呆在一起时间长了,不就好了吗?他妈,天也快晌午,还不快点儿收拾着做饭?再等就晌歪了。”
玉淑对婆婆的一顿呵斥,也不计较,她抱起滨滨亲了两口,就收拾着帮婆婆烧火做饭去了。
吃完饭,喻杰敏抹了一下嘴,笑着说道:“爹、妈,我这次回来,想把这两个孩子带回晋海,现在我也有房子住,就是离城里远点,可也总算有个窝了。再说小君君自从我调回来,房子又没有着落,也就一直没联系学校送她上学。前几天我已经把学校找好,就近在岭村小学上学,离家也不远,至于滨滨,我打算......。”
“你怎么打算?小君君上学,你把滨滨一个孩子是撂在家里,还是你两个能领着他上班去?笑话,我看还是把滨滨放在我这里,等他真的到了上学的年龄,你们再领走也不晚。就这么定了,小君君可以领走,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不过,岭村离城里挺远,你俩中午不能回家,那孩子中午放学吃饭怎么办?你们不能不往心里去。要不然的话,就把君君留在咱村上学吧,不过,我只是这么一说,主意你们拿,省的我以后落埋怨。”喻晋阳听说要把孙子带走,这可是要摘去他的心肝,他哪舍得呀,当时就不答应。
颜轩本来是想叫儿子、儿媳把孙子带走,这样孩子在爸妈身边,慢慢熟络起来就好了,不至于等孩子再大点到父母跟前,那时孩子心里想得多,闹得别别扭扭,吃亏就越大。
听杰敏说孙女上学,孙子还不知怎么安排,颜轩马上急了,她把小滨海紧紧地搂在怀里,抚摸着孙子的头,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