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无卢绘声绘色说:“燕国赋税过重,百姓生活贫苦,颇有怨言,一派,平息民怨;
燕王即位不久,政权不稳,民心溃散,二派,聚集民心;
若敌军进犯,两军交战,士卒折损,应付不济,民众可及时招募,三派,稳固民意;
这番话一出,文武百官连连点头,回味派粮于民的妙意。
子之径自点头说:“先生所言有理。”
苏代冷哼一声,不屑问:“先生所言,听来似有几分道理,然强国指望于民,岂非过易?莫非先生一句派米于,便能使燕国兴强?”
在来蓟城之前,乐无卢有整整两日没有参与斗地主,一个人呆在坐榻在发呆沉思,就是做好了万全准备而来,足以应付种种状况。
而一句派粮于民只是在抛砖引玉试探百官的反应。
乐无卢唤起认真的神色,扬声说:“燕国欲强,有四策!外合纵!内变法!筑长城!扩海盐!”
子之兴致盎然问:“先生细细说来。”
“燕国被诸侯孤立,长久不利于燕,应借合纵联盟诸国牵制秦国;
燕国政权不一,混乱而则,需变法;
燕国位于贫瘠之北,常年遭东胡侵扰,唯有筑长城方可抵挡胡患;
燕国东方临海,有取之不尽海资,若加以开采海盐,必能富国。”
乐无卢说的四策是句句在要害。
然而,此四策实行起来很难很难,首要条件是财力,时间。
“如何变法使燕国强盛?”子之不急不缓问。
“变法的成果取决于君王的信任,君王有十分信任,变法便有十分成果,君王有一分信任,变法便有一分成果。”
子之听乐无卢说得句句在理,抚掌说:“先生大才!寡人甚悦!”
乐无卢呼出一口沉重的长气。
子之履行诺言,扬声下令:“今封乐无卢为相,诏告天下!”
“谢君王!”
乐无卢双手一拱,作揖谢恩,脸上绽放一抹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白皙的牙齿,极其俊朗。
相国易人的苏代摆着一张臭脸,写满不甘、埋怨、气愤、想打人…
“恭贺相国!”文武百官异口同声恭贺乐无卢。
一道声音在宽敞的满殿回荡,久久不消。
乐无卢放眼望去,百官拜贺自己,瞬间有种居高俯视天下的感觉,他笑了两声,有点小高兴,有点小得意。
“相国,哈哈哈…”燕勇满面笑容凑来套近乎。
“相国真乃年轻俊朗啊!”
“相国才智过人,下官敬佩!”
文武百官纷纷凑近乐无卢,尽是阿谀奉承之词。
战国的官职基本大致分为两大类,卿、大夫。其中又有上卿、中卿、卿、上大夫,中大夫,大夫之分。
此外,官吏与贵族官吏是不同的出身,官吏是靠真才实学谋得官职,而贵族官吏是与君王有亲戚关系,即便是无才无能也能为官。
而相国是属于上卿的一种,但又高于上卿,因为它百官之首。
“各位大人过誉了。”
乐无卢定住一张笑脸,向众官陪笑还礼,尽是礼尚往来的客套话。
“相国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智,真是世间罕见。”
官吏的赞扬之言愈加精彩,愈加有趣,仿佛此物只应天上有…
于是乎,性情幽默的乐无卢诙谐地说了一句:“家父教得好,家母生得好。呵呵…”
“哈哈哈…”
文武百官被逗得哈哈大笑,朝殿满是笑声。
苏代、鹿毛寿、子辖一众党羽一脸不满,显然将乐无卢列为政敌,意味着今后的朝殿将会很热闹。
“老夫姬哙。”
话音一落,前燕王姬哙出现在乐无卢的面前,他是一位年过六十的老人,长相憨厚,长须微白,体形肥胖,看起来是个老实人。
三年前,他将燕王之位禅让于子之,自己担任上卿,便在府邸深居简出,据说是在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