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满山萧瑟,天气日渐转凉。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袭黑袍衣袂翻飞,李恪扬起双手在微寒的凉风中大发感慨。
“殿下,秋天刚来,冬天且远着呢、春天更是没影的事。莫装逼!”见不惯李恪的嘚瑟,秦勇毫不留情拆台。
额上青筋直跳,若非骑在马上,他非得跟这怂货来场撕逼大作战!混蛋,熬了这么就终于能挥师西进,老子发点不合时宜的感慨怎么了?
特种兵加上部分蜀王护卫,还有吴江带领的物资商队,三百多人的队伍不紧不慢行走的山野的羊肠小道上。
作为教官而存在的周滨,表现的更像一个护崽的母鸡。军伍出行,斥候开道。无论轮到哪一组负责侦查,他都会每日无休的跟上前去详细指点。
“明天你休息一下吧,过犹不及的道理还不明白?”
黄昏之时,安营扎寨。队伍收缩,轮番进食。
周滨捧着海碗坐在青石上,一边大口吃着肉片,含糊不清对旁边的厉寒说道。
相较于周滨的尽心尽力,厉寒这特种大队副队长的辛劳也不遑多让。两人风雨无阻、每日跟着一波波轮番替换的斥候行走于山野。
说不清道不明,不知周滨是为了厉寒而变得尽心、还是厉寒因为周滨而不放过片刻学习机会。看着两人蹲在一起默默进食的身影,李恪觉得大唐又一对基友产生。
对这一幕,他乐见其成。一个强力队长的好处无需多言,更何况,厉寒不出去,谁给他变着花样的弄野味啊?指望秦勇,这家伙在自己面前早没正形了,完全享受不到蜀王应有的待遇。
心结已解,那小子愈发阳光,微笑起来怎一个小鲜肉了得。
“队长,此事交给我等即可,您何必以身犯险?”王廉有些急眼。
身份以职务论,这是李恪拉近关系的一点小手段。此时领导特种大队,他便是队长。
“交给你们?”李恪挑眉,不屑的瞅了瞅王廉。“就你们这些咋咋呼呼的泼皮,我能放心?”
抬脚把几个劝解之人踹到一边,他微微闭上眼睛,手中一叠纸张轻打在手心,啪啪作响。
大唐西南、蜀中周边,实力更迭、民族众多。这些久居山林之人,毫无疑问是这里的主人。任何势力想要完全将他们清剿都不可能,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些大山寨,都有很大难度。
上兵伐谋,但凡有一丝非攻的手段将这些不属于大唐的势力收拢,李恪都愿意尝试。这种尝试需要勇气,但更多的是见识与智慧。在这件事上,他不认为别人可以替代。
“远方的客人,不知你们为何来到我们偏僻的寨子?”
当李恪带着吴江、秦勇、厉寒和周滨出现在静谧的小寨时,风景如画、劳作有序的小寨瞬间陷入了静止。短暂的慌乱后,寨中走出一位老者。
“智慧的长者,没想到在这山涧之中还能听到如此醇厚的唐音,小子实在窃喜!”李恪上前,目不斜视。言笑晏晏间,全然对寨周闪耀的寒光如若未觉。
“我等乃是大唐商户,此行只为开辟一条通往高原的商道。如有颓唐,还请长者勿怪。”
老者浑浊的双眼,看看几人,颤巍巍道:“大唐商户?就你等几人?”
“路过贵地,岂能冒昧?我等只是先行与长者一见而已。”
李恪随意闲谈,老者明显去过内地,不过时日长久,消息闭塞,对大唐已经知之不深。在他刻意挑选的引导下,一些大唐风貌、时闻轶事、军伍战况渐渐被灌输过去。
老者听得很仔细,来自远方的信息永远都是那么珍贵。
在这种轻松的闲谈中,寨子的小心戒备渐渐消除,再加上他们只有区区五人,被迎如寨中已是理所应当。
信息的作用,在这种时候被无限放大。通过鹰眼几个月的收集,李恪得知寨中的大概情况。
几百人的寨子,自给自足,日子清苦而平静。但他们面临所有小寨同样的困扰,冬日御寒、时节断粮、山盐稀少等等难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