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大枭雄> 第24章 军械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军械所(2 / 2)

而此时,新政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5月中旬完成新政部署之后,各个知县胆战心惊的,在回到府县衙门之后,急忙找来县丞、主薄、六房典吏商议。

听到可以下乡,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了避免官吏骚扰民众,朱元璋因为对官吏特别深恶痛绝,规定所有官吏全部住在县衙里面,除了知县等主事官员要求下乡缉捕人犯,衙门官吏不得随意离开衙门下到乡里。

现在王爷废除这项禁令,而且还要求官吏可以随意的下乡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商户工户,大家一个个内心窃喜不已。

这可是一个大买卖,过去因为官吏不得随意下乡,一般在外围随意发展一些办事人员,收到的钱粮多与大家均分。

现在可好了,现在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下乡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商户工户,这可是一笔天大的买卖。

就在大家一个个面无表情,内心窃喜不已的时候,知县面带忧郁的提醒大家:“各位先生,大家也知道元朝胥吏为祸甚深,王爷虽然取消大家下乡限制,但对那些污吏也是深恶痛绝的。

大家不可与权贵结交,不可巧立名目,更不可借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工商而贪污舞弊。

王爷规定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工商结果都要公布在各个场口,接受广大民众公评。

王爷现在正在办《国民报》,逢一、逢六出刊,王爷要求也需将《国民报》刊登在各个场口。

除此之外,王爷规定,民众只要没有拖欠田赋、丁赋、商赋等税赋的,无论这个人出身如何,都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年末的时候每个村推举一个村长,每年有3担粮食的俸禄。

每个乡推举一个乡长,有20担粮食的俸禄。

除此之外,每个县将选举11个人组成议会,以监督行政。

……

巡抚徐大人,巡按吴大人,王爷府长史金大人会带领督察组到各地督察。

各位,责任重大,若是发现谁违背政令乱搞一通,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众人一听,有的虽然胆战心惊的,但有的则不以为然,自古以来官吏贪污,收受红包那不是常有的事情吗?

听知县在上面讲得口若悬河,刑房典吏谭仁虎不由得有了自己注意。

作为刑房典吏,掌管一地刑律,大明给的年俸不过8两纹银,在丰收年节刚好可以买16担粮食,比起佃农收入还要低。

正如天下官员没有那个靠正常俸禄过日子那样,作为刑房典吏的谭仁虎等人也不要依靠这点微薄的收入过日子,他们巧立名目,一个个过得非常不错。

朝廷规定10万人以上为大县,6万人以上为中县,3万人以上为小县,来宾县虽然名为小县,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口早已经超过6万人达到中县水平。

每年民间纠纷不断,百姓要告状递交状纸,那需要交付一定额度的告状费。

要带犯人到县衙门问话,需要官吏跑路拿人,需要拿人费用。

调停原被告纠纷,官吏们需要两方奔走,两方索取好处,这些都是需要费用。

………..

如此下来,衙门里面百来个官吏每人能够分到40余两纹银的份子钱(有人介绍清朝官吏,份子钱高达60余两纹银),这可比很多商户、工户一年收入还要高,在正常年景一般商户一年收入也不过20余两纹银而已。

这还只是一般差役的收入,像谭仁虎等主事,一年下来光份子钱都能够分上百余两纹银,大家都明里暗里有自己的店铺,过得比很多地主还要舒适。

这些都还是朝廷不允许差役、官吏随便下乡的结果,现在朝廷允许官吏下乡,虽然这次丈量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工商不允许收费。

但若发现那片土地、工商户漏报、或刻意隐瞒未报的,不但可以收取手续费用,而且还要收取一定罚款。

除此之外,将来若牵涉土地变更的,需要进行备案。

若户口薄、身份证遗失,将收取20个铜板作为手续费。

来宾县至少有4,5万人口,若是按照这种方式模式每年有太多中饱私囊的机会啊。

这还不说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商户所涉及的利益纠纷,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啊。

在选择负责乡村的时候,谭仁虎当即选了自己最熟悉的定故乡等几个自己最为熟悉的乡村,以作为盘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