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十年(751年),阿拔斯王朝及其属国的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交战并击败了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和葛锣禄部联军,成功巩固了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与唐帝国隔葱岭相对,此战亦是中阿两国多年唯一一次的军事冲突。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于757年向阿拉伯帝国求援,阿拉伯人随即派遣数千士兵帮助平定安史之乱。这些士兵后来大多留在了中原,成为现代中国回回的先人之一。此后,吐蕃趁唐将西域兵力调回、防务空虚之际,联合阿拉伯人进攻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吐蕃与阿拉伯又在葱岭以西多次交兵,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在这个过程中,回纥作为唐的盟友得以崛起。
751年后,中国之外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出现在阿拉伯境内的撒马尔罕。《旅程和王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几乎与此同时,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他们的造纸技术都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造纸术后来从阿拉伯传往欧洲。
继造纸术之后,一些中国的其它发明创造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进阿拉伯帝国,后来通过帝国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对西方的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8世纪中叶,中国的杜环去过阿拉伯地区,足迹远至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摩洛哥,并且将其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经行记》,为中国和阿拉伯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贵的记录。
伴随科学与文化交流的发展,不仅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阿拉伯帝国先进的数学、天文历法与航海、地理知识也开始被中国人了解。
公元10世纪,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士拉与希拉(Siraf)经海上丝绸之路驶进中国的广州港。之后,他们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大量的叙述(由AbuZeidHassan整理),使得当时的阿拉伯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此类故事可能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TheArabianNights)提供了与中国有关的素材。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阿布·阿拔斯:750年—754年......后面的省略......
穆斯塔兹希尔:1094年—1118年
穆斯塔尔希德:1118年—1135年
赖世德:1135年—1136年
穆克塔菲:1136年—1160年
穆斯坦吉德:1160年—1170年
穆斯塔迪:1170年—1180年
安—纳西尔:1180年—1225年
查希尔:1225年—1226年
穆斯坦绥尔:1226年—1242年
穆斯台绥木:1242年—1258年
..............................................................................................................................................................
宋必成、王度和李荣、沈留成各自带领30多万大军,合计60多万的混合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阿拉伯半岛。在进攻前,四人通过分析资料及探马收集的情报来看,阿拉伯半岛沙漠分布比较广阔,不适合大部队的深入,同时粮草补给也是非常困难,决定由两军派出骑兵及少许步兵分别从东西两边进攻,迅速结束战斗,不仅可以利用骑兵迅速地深入沙漠腹地,而且粮草补给很好地保障了。而大部队攻占其首都巴格达并就近在北部非沙漠地带兼并西亚众多的小部落及小势力,不仅巩固花剌子模原有的势力范围,还扩展周边的势力范围,同时为深入沙漠的部队筹集粮草。
王度带领4万骑兵及2万携带先进攻城准备的步兵和2万后勤人员从阿拉伯半岛的西部进攻,而沈留成带领5万骑兵及2万携带先进攻城准备的步兵和3万后勤人员从阿拉伯半岛的东部发起攻击,而后双方共同消灭阿尤布王朝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结束阿尤布王朝在阿拉伯半岛的小范围的统治,为下一步向阿尤布王朝开战奠定基础,如果阿尤布王朝进行援助,我军驻扎在西亚的大部队就要进行拦截式地攻击,斩断援助之手,保证我军骑兵部队对阿拉伯半岛的收复任务的顺利完成。
由于阿拉伯帝国早已经衰落不堪,早就没有青年般的英勇无比的朝气,而是死气沉沉的暮气,一个世纪以来,屡受周边帝国的欺辱,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帝国、阿尤布王朝不断侵占其领地,还对哈里发指手划脚,干涉其国家内政,导致阿拉伯帝国实际是名存实亡,几乎没有了多少影响,只能静静地待在阿拉伯半岛扮演着伊斯兰教宗教圣地及宗教领袖的作用。所以,面对我军的入侵只能据守城池,凭借城墙负隅顽抗,同时向其他伊斯兰教国家求援,企图维持其宗教中心的地位。
宋必成和李荣带领剩余的40多万部队陆续地消灭了阿拉伯帝国周围的城镇,向首都巴格达挺进,这个时候正在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坦绥尔(Al-Mustansir)(1226-1242)是一筹莫展,感觉到自己没有能力抗衡我军的联合部队,最想弃城逃跑,又不知道逃亡何方,因为在阿拉伯半岛的范围我军已经派出骑兵部队去占领,想逃到其他伊斯兰教国家,毕竟自己还是所有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头衔,不过从此要做他们的傀儡任其摆布,如果直接对抗肯定不是40万大军的对手。最后,左思右想了几天还拿不定主意。这个时候,等他想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巴格达已经被先遣骑兵一夜之间包围了。没有了主意的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只能暗自后悔,没有早点逃跑到阿尤布王朝寻求庇护,哪怕做个老实听话的傀儡也是比较幸福的事情,现在唯一的只能先守住城池才做他算,大不了也开城投降,反正强大的花剌子模帝国不也是被消灭了吗?其太子札阑丁不也继承了王位吗?自己投降估计一可以捞个一官半职的,最后能够抱住哈里发的称呼最好,所以先要保住城池,然后才有讨价还价的本钱,然后再寻求好的待遇结果,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就这样打定了主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哈里发穆斯坦绥尔想凭借城池把守几天跟宋必成和李荣讨价还价的时候,我军的大部队已经开始了攻城的行动。固然,巴格达古城城墙的高大雄伟也很壮观,但是在我军先进攻城武器的打击下,已经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付出了极大伤亡的代价后,才勉强维持住对城墙的控制权,用士兵们的性命来争取喘息的时间及机会。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敌军的精锐逐渐地在一天天地消亡,已经出现了战斗力下降的形势,许多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也被强行地驱赶到城墙上,来充当炮灰,企图继续维持他们的政权。
最终,在十几天后的下午,敌军的东边城墙被我军强行占领,然后控制住主动权,再利用城墙的控制权,对东门发起了攻击,最终在不到2个时辰的战斗中,消灭企图夺回城墙的敌军反击人员,而趁势拿下了东门的控制权,随着东门的开启,我军骑兵部队的进入,古老的巴格达正式宣告陷落。随着,骑兵部队的深入,大部队不断地推进,敌军逐渐地放弃了无谓的抵抗而不得不纷纷放下武器。最后,躲在皇城的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在我军团团包围的形势下,不得不派人出来进行谈判,希望还能够争取一些基本的特权。在能够满足保留他的哈里发称号的前提下,非常骨断地打开皇城的大门,向我军宣布投降,也正式宣布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宋必成和李荣也履行对他的承诺,虽然知道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已经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格没有必要满足他的要求,但是,哈里发在伊斯兰教中的重要影响作用还是不能低估的,为了拉拢全世界其他的伊斯兰教教徒们虔诚的人心,只能把哈里发穆斯坦绥尔高高地供起来,使得教徒们好对他顶礼膜拜而达到掌控的目的。
最终,把哈里发穆斯坦绥尔送往原来花剌子模的首都现在已经是西辽西京的撒马尔罕,让他在那里继续发挥余热,对穆斯林们施加在我们能够控制下的有限地影响。而巴格达作为普通的城市合并入西辽,作为西辽的重要城市来进行管辖,由西辽派出5万重兵进行防守。
而深入阿拉伯半岛的王度和沈留成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许多想要抵抗的部队一接触就被迅速地击溃了,而纷纷地溃逃,最终被全歼。许多凭借城池抵抗的城镇在我军先进攻城武器打击下纷纷溃败,毕竟在沙漠里面建立的城镇是非常弱不禁风地,跟中原及中亚的城墙是不能相比较的极大的差距,在沙漠中修建城池不仅仅缺乏材料导致城墙非常矮小,而且长时间经过风吹雨淋,已经是不堪一击了。这样的城墙是禁不起我军的一个回合的攻击,许多城墙连人附带着城墙上的砖石材料,被我军的强大火力击落滚下城墙,许多城墙纷纷露出缺口。我军就从容地从缺口中而不是从城门直接占领了城池,宣告城池攻防战的结束。
王度带领的西边军团只是在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地那及麦加遭到了极大的反抗,但是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也不得不在最后城破投降,接受被占领的命运,不是祈祷真主保佑就能避免被俘的命运的。
而沈留成的东部军团就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只是在利雅得的城池,稍微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就纷纷放下了武器。随着首都巴格达陷落消息的传来,更加没有那个城镇愿意做生死搏斗了,毕竟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也不会有任何援助的力量来拯救他们,与其抵抗受死还不如受降保存力量。
最终,王度带领的西边军团和沈留成带领的东部军团会师于鲁卜哈利沙漠,对阿尤布王朝在阿拉伯半岛的占领势力进行围剿扫荡。在没有阿尤布王朝有生力量的支援下,其残留的部队根本就不是我军联合力量的对手,只能纷纷投降和撤退。而阿尤布王朝派遣的支援部队的通道早就被宋必成和李荣的留守大部队占领,只能遥望对峙着,无力对我军发起主动进攻而最后不得不后撤,对阿拉伯半岛的残留力量爱莫能助了,只能任其自然灭亡。
在王度和沈留成接近20万的打击不断打击下,最后的残留抵抗势力见本国援助力量无法到达的惨剧结果中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很明智地选择了保留自己的性命,而不是为国捐躯及杀身成仁。在阿拉伯半岛最后的抵抗势力也消灭了,把波斯湾及阿曼湾全部变成了大宋的内海了,站在大通布岛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就能眺望到印度北部的领地,从此以后也可以通过海路对阿拉伯半岛进行粮食补给了,留下的5万大军就不需要穿过茫茫的大沙漠就能获取各种物资。
王度和沈留成分别在麦地那留下1万,在麦加留下1万,在亚丁湾及曼德海峡留下1万,在阿曼湾附近留下1万,在波斯湾附近留下1万,对阿拉伯半岛进行有效地控制,遵守大宋王朝的诏令。其余的大部队迅速地北上跟宋必成和李荣的留守大部队回汇合,继续完成师尊我的战略方针计划,对阿尤布王朝、耶路撒冷王国发起攻击。
(补充思考:帝国的衰落是有规律可循的,除了近代的美国英国外,世界七大帝国都有其兴衰规律{}他们分别是: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的波斯帝国;击垮了波斯,统一了希腊,疆域已经到达了印度的西北部的马其顿帝国;横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东西文明起到了连接的纽带作用的阿拉伯帝国;与当时世界上的140多了国家有联系的大唐帝国;令全世界不寒而栗的蒙古帝国和斯拉夫帝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了大英帝国,冲出森林的斯拉夫人建立的地球上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都有令人惊叹的故事,当然也有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其兴也勃,其衰也忽。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推荐大家认真地读一下,让人深思!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现在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香格里拉”式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