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北纬三十度游记> 第八部 第十二章 第三节 2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部 第十二章 第三节 258(1 / 1)

第八部第十二章

第三节(258)

揭开墨西哥西部寂静地带之谜

寻踪太平洋东岸远古巴哈壁画

法艾东人小溪,一席话,说出了玛雅人是来自金牛座的昴宿星团,科考队员们才恍然大悟。难怪玛雅人天文知识这么丰富,原来他们是昴宿星人。

工作在南京天文台的吴昊,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的天文知识。昴宿星团,昴(Mao)字与昂(ang)字字型相近,经常被误写或误读为昂。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猎户座的悬臂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围绕昴宿星团公转,昴宿星团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大约每24万年太阳系会完成一次公转。

昴宿星团距地球约420光年,由于它位于北斗七星附近,俗称‘七姊妹星’。也就是中国黄梅戏《天仙配》所说的七姊妹下凡的故事。在幽浮学中人们相信‘类人’的说法,他们认为昴宿星团内的数颗行星上住着昴宿星人,而昴宿星人与地球人类本是同一组群,天琴星系才是我们的发源地。

专家兼向导的温特尔德博士,亲自开着旅游大巴,拉着科考队员们,直奔西北面的北纬三十度线再西行,他边走边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走到墨西哥城北面的马德雷山区时,从远处就望见整个山区犹如覆盖着一张硕大而美丽的“花毯子”,可以说是漫天遍地都是大斑蝶。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蝴蝶的权威株肯.布韦博士观察和统计,仅在几棵树上,就数出大斑蝶三百多万只!覆满大斑蝶的树更是奇美而壮观。当地一般人称它为“塔型蝶树”,其实人们身临其境,眼见的都是大斑蝶,哪能见到树呢?

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把蝴蝶视为“神”,他们常常穿着蝴蝶状的服装,表演着蝴蝶活动时的各种形态,对“蝴蝶神”进行献祭。温特尔德说:“大斑蝶是少数迁徙性昆虫种类之一。墨西哥马德雷山区的大斑蝶,是由加拿大迁徙来过冬的。一般要在这里生活四五个月时间。待来年春暖花开后,它们便又会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北方,旅程长达一千八百多英里。每当大斑蝶飞迁时,如云似雪,遮天蔽日,好像黑夜即将来临,颇使人们产生惶恐之感。

旅游大巴继续西行,来到墨西哥北部杜兰戈州的木马皮米盆地国家生态保护区。位于北纬二十七度,即与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处于同一个纬度,这似乎不能詮解它的神秘,但这里却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至今仍无法解释:如电磁波到了这里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遍地都是自天而降的陨石;流星雨更是这里的常客;飞机经过此地上空时,导航系统完全失灵;各种古生物化石如同这里的垃圾一样遍地都是;这里常年骄阳似火,毗邻地区却经常风雨大作;周边居民时常谈论的是长着三个头的羊,还有经常光顾这里的不明飞行物。

温特尔德介绍说:“据悉10亿年前,陆地渐渐浮出海面,这里成为墨西哥第一块见到阳光的陆地。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人类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里依然保持着远古的宁静。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工程师哈里.贝里亚来到这里勘探时,发现收音机、无线电对讲机、电视、卫星遥感系统完全失去效应,如同电磁风暴眼一般,无法接受人类世界的信息,因此当时贝里亚给这里取名为‘寂静之地’。”

布特说:“1969年我们英国的天文学家伯纳德.洛弗尔观测到一颗正在接近地球的流星,于是开始跟踪它的运行轨迹。进入大气层后,这颗流星开始燃烧解体,其中最大的一块突然改变原来的飞行方向,朝着北美洲飞去,最终坠落在‘寂静之地’的边缘地区。”

艾利克斯说:“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们美国宇航局一枚名为‘雅典娜’的火箭因技术原因,在杜兰戈州沙漠地区坠毁,搜寻人员在进入‘寂静之地’寻找火箭残骸时发现,雷达显示屏上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数据。经过几个星期的人工搜寻,终于在该地区中心位置找到了火箭残骸。”

温特尔德说:“1976年,墨西哥国家核能研究所派了两名资深专家前往‘寂静之地’考察,其中一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墨西哥国家科学奖得主、物理学家雷.克鲁斯。当时他们考察的重点是电磁波在这一神秘地区的传播。结果发现,横波的传播很正常,但纵波却被完全屏蔽掉,从而产生所谓的‘寂静之地’现象。”

伦东补充说:“紧接着,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派遣了30名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来到这里做实地考察,他们用‘盖革计数管’测定的结论是,这一地区的放射能极高。”

张翰东说:“目前,关于‘寂静之地’这些奇特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当然有一些也掺杂了人类对于未来领域的想象。这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还是有关科学家提出的‘磁场说’。也就是这一地区的下方存在一个强大的电磁能量场。这样一来便可以对火箭、陨石坠落以及雷达系统失灵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艾利克斯说:“为什么在这个位置具有强大的磁场呢?”

张翰东回答:“根据专业人员的测定,地核在这个位置更接近地表,从而产生比其它地方更为强大的磁场。另一方面有人还猜测,早在远古时期外星人造访地球时,就测量出这个超强的能量仓库,便借题发挥改造,使其变成了他们用于开发宇宙的储存能量的仓库。亿万年以来,地球人无法改造此地的现状。此类事情无需解释得太清楚,这样可以给人们留下远古驰骋现像的空间。所以,‘寂静之地’可能将永远地寂静下去。”

旅游大巴绕过了西北方向的加利福尼亚湾,继续驶往墨西哥的西北边境城市墨西卡利市。墨西卡利,地处墨、美边界,是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州府,面积13472平方公里。该州府名是由墨西哥名的前半部分,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前半部分组成。这里既有边境城市的异国情调,又有独具特色的北美风情。

中国与墨西哥虽然相距遥远,但在墨西卡利却想象不到还有“东方世界”之称的“中国城”出现,这里的唐人街虽然不大,但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和粤式美味的佳肴每天都吸引无数的游客和行人。伦东告诉大家,每逢华人传统节日,整条唐人街就会张灯结彩,人们高兴地以茶代酒,共享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喜庆相逢,充满了与亲朋好友欢聚同乐的欢快气氛。

墨西卡利州政府派来了陪同官员,介绍了这里的华人对该市的贡献。据有关档案材料记载:20世纪70年代,这里的华人只有不到两千人,到20世纪末已接近二万人,21世纪以来,由于有部分华人血统的土生华裔已大量涌现,并成为华人社会的主体。据中国驻墨西哥使馆的最新估计,今天这里的华裔人数在5万至10万之间。几百年来华人在这里是做美墨边境地区的铁路、铜矿、石油公司和种植园当劳工;再是在墨西卡利一带从事开垦沙漠荒地,种植棉花。进入20世纪,这里乡间农场及市内商店多为华侨所创设,至今该市尚有两间中式戏院、茶楼,其中有些华人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并成为该市的重要人物。

司机把旅游大巴直接开到了唐人街,张翰东告诉队员们在这里吃顿中国的饭菜。温特尔德说:“在这里吃午饭可以,但今晚不在这里住,我带你们到太平洋东岸边,也是墨美边境小镇去品味一下太平洋的风味怎么样?”大家无不赞成。唯独张翰东不同意,他说:“今天才10月10日,距10月中旬与二分队在洛杉矶相聚还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呢。”

布特说:“既然时间有余,不如我们趁机沿下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公路南下,也许能发现那里的远古巨人的大岩画呢。”这回连张翰东也举双手赞成。

第二天清晨他们便出发了。旅游大巴从墨西卡利直奔西部,沿着墨、美边境线,行程约三小时,就来到了墨西哥西北边境的蒂华纳小镇。位于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西北端,特卡特河畔,临近太平洋,北距美国圣迭戈19公里。海拔1450米,人口接近50万。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里仅是一个偷渡者和走私者来往穿行的边境小山村。后来墨西哥政府将蒂华纳设为自由区,从此该城得以迅速发展。进入蒂华纳,迎面就是几个大的夜总会,因为美国人把蒂华纳作为他们度过周末的好去处。

墨西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且是数千年前璀璨的美洲古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之地,19世纪前,西班牙殖民者曾长期占领着这里,因此,这里纷呈出西班牙建筑的风格,连小小的边境小镇蒂华纳也不例外。蒂华纳的中心是革命大道,大道两侧是那种专门面向游客的商店,店员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使人似懂非懂的中国话“来看看吧!马马虎虎。”

既然马马虎虎,谁还去买商品呢?但这里毕竟是墨西哥的一个风情小镇,色彩艳丽的房屋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沿街多有雕塑,而且都是巨型的,浓显出中美洲文化的特点。但大家最惦记的,还是尽快去寻找巴哈大岩画。

旅游大巴沿着加利福尼亚海岸南下,很快就进入一个狭长的大半岛。虽然这里是墨西哥境内,但是在地理和文化上,都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紧密联系在一起。该地区的中文名称叫‘下加利福尼亚’,英文名称念着‘巴哈加利福尼亚’,简称为‘巴哈’。在巴哈半岛的幽谷深壑中,静悄悄地矗立着一幅幅壮观的岩画,绘在洞窟中、岩阴下和崖壁上。这些巨大岩画的分布地点,现已发现的竟有数百处之多。经人们研究的结果显示,它们的历史可追溯至7500年以前。至于是何人,为什么创作这些大岩画?目前还都是未解之谜。

经温特尔德介绍,上个世纪一位名叫哈里.克罗斯比的美国人走近巴哈中部的山地。由牧人带领他骑着骡子,走过条条崎岖的山路小径,曾到200多个地方拍了照片。1975年他的巴哈岩画画册出版了,1998年扩充再版,引起了全球岩画研究者、爱好者和旅行探险者的极端关注。

向导带领科考队员按图索骥,寻觅这些隐秘的远古岩画大作。先后游走了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和瓜达卢佩山区的岩画。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圣弗朗西斯科山区的岩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比现实的要大得多,很多由红、黑两种色彩绘成,往往是一半红一半黑;也有一些白色和黄色的。人物多是举起两臂的静态模样,而动物则是跑和跳、或展翅飞翔,至今仍栩栩如生的仿佛跃出岩壁一般。

温特尔德据专家发表的学术文章记载,认为岩画中对于人物和动物形象,被描绘得粗糙,但不乏独特而生动。所使用的颜料,显然是取自当地火山土壤所含的矿物质。经打探当地的土著人,传说是远古时期,一个来自北方的巨人族,留下了这些岩画。目前,这些岩画到底是真正引起世人瞩目,还是经过哈里.克罗斯比忽忽悠悠的骡背之旅,把为人所知的岩画地点从30个一下子扩展到200多个,随着岩画地点不断发现,逐步扩大,也使游客越来越多,对于岩画的保护也成了一个专门研究的课题。

到目前为止,学者公认巴哈中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远古岩画宝库之一。其岩画里的动物和人的形象尺寸之大,在美洲岩画中首屈一指。那么,是谁,有什么目的,并利用地形来作画的呢?对此,专家们探讨了几十年,1962年在一次考察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学家克莱门特.米汉,经过对一处岩画遗址进行放射性碳测定,得到的结果是大约距今550年。但近几年来,经学者们最新采集的岩画样本做了年代测定,发现其中一些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还有一些可追溯到7500年以前。这充分说明绘制岩画的行为,曾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科考队员们面对这么古老的岩画,又保存得非常完好,特别是它的色彩至今还是那么艳丽,谁能不为之惊讶呢!哈里.克罗斯比说,当年拍照时就不相信这些岩画如米汉所说的那么年轻。他发现许多岩画有若干层的重叠,一个图形被画在另一个的边上,有些地方的岩画竟多达五层之多。较新的画层相当鲜艳,清晰可见;较老的画面则褪色严重,以至于几乎什么也看不到。这说明第一次与后来的绘画间距多达若干年的时间。

在岩画中好多动物都被一支白色的箭射中,克莱门特.米汉解释说:“这表达了狩猎中的一种祈愿和喜悦,只是白色颜料不耐风吹雨打,已经褪色了。岩画里也有些人被箭射中,或射穿,有的人甚至身中十几支箭,这可能是表现战争。奇怪的是,这些形象往往被描绘在很难触及的地方,如岩洞顶部、甚至是凌空伸出的或者下临几百米深谷的悬崖。这也意味着绘画行为已成了当时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

学者们至今仍没作出关于巴哈大岩画年代的定论。因为专家们都清楚,必须通过一些年代明确的物品来证实这些岩画的年龄。这样才能知道画手们是属于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及部族,才能研究他们生活的细节,解说画面的含意。在没有搞清楚画手究竟是谁的情况下,是很难了解画手的真正想法的,即使有些想法也只是猜测。

布特说:“据当地的土著人说,这是来自北方的一个巨人族留下的岩画。是这样吗?”温特尔德说:“那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

王自治说:“传说,是古代人民对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做的一种幼稚的主观幻想的解释。是用以想象以征服自然力,也是把自然力加一形象化的产物。随之‘神话’又演变为荒诞、无稽之谈的意思。在人类没有文字之前,记载本部落、本民族的事情,靠的是语言,又经过代代向传,年代久远,说起来都觉得神乎其神的,于是就彻底否定传说中的真实一面。其实,神话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其‘神’的一面。所以,否认神话传说的真实性是武断的;但把神话传说全部当成历史事实也是不科学的。例如中国的神话‘开天辟地’、‘神灵造人’、‘洪水传说’等等,世界各民族几乎多有相同的传说。因此,关于岩画的传说,且不能全盘否定这里是巨人族留下的岩画。”

赵晓敏问:“这么说北美真有巨人族了?”

艾利克斯说:“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传言在北美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类似于亚洲野人的‘大脚怪’。1951年10月,伊凡.马克斯在加利福尼亚北部西克由郡的死马山顶,第一次见到了‘大脚怪’的脚印。让并不相信这种生物存在的伊凡,几十年如一日地置身于这一课题。1958年,他在内华达州的华而特山狩猎时,发现了一个黑色的高大而可怕的类人生物,他立刻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下来。”

吴昊问:“看来北面还真有巨人族了?”艾利克斯继续说道:“1972年马克斯在加利福尼亚北部看到一个庞大的白毛‘大脚怪’,在暴风雪中四处腾跃。据说雄性的黑猩猩在风暴中也有兴奋跳跃的行为,而且随着发育的成熟,身体某些部位的体毛会变得特别白。1977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夏斯塔郡雪山附近,马克斯又发现了一个雄性‘大脚怪’,站在沼泽中吃力地舀水,并用力抖动身体驱赶成群的蚊子。从他当时拍照的片子看,它的皮如水獭那样光亮,头发在中间分为前后两半,这是一种胚胎发育的特征。为此,我同爱丽丝俩人都参加了他的下一次考察。”

艾晶说:“你们俩人真幸福,能够同时参加寻踪‘大脚怪’的考察?”艾利克斯讲起了她们共同考察‘大脚怪’的故事。

“1977年12月我们又来到这里,沿着一条估计是‘大脚怪’的痕迹前进时,听到一种树枝折断的声音正向他们接近。马克斯猜想是只熊,便从肩上取下枪。突然,一个‘大脚怪’摆动着脑袋,迅猛地向他们袭来。马克斯出于自卫,将其击倒。‘大脚怪’在地上来回翻滚,几度痛苦地挣扎着,一只手捂住屁股,跳起来跑到一棵大树后面,显得筋疲力尽并痉挛地踢着脚。我当时一直在抢拍录像,爱丽丝也举起相机拍照。此时‘大脚怪’很快就一瘸一拐地逃走了。”

爱丽丝说:“为了参加这次考察,事先我收集了许多有关资料。其中在墨西哥,巨人曾出没于富有乳齿象、大象等古生物遗骸的地方。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环球航海中,在美洲沿岸曾惊异地看到身材极为高大的印第安人在跳舞,其一人相当于几个正常人的身高,罕见的北美巨人,可能生活在墨西哥西部山区。1533年,一个修道士在《墨西哥人绘图历史》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印第安人的传说:‘巨人用手拔树,在太阳神庙中以虎为食’。到1770年,一个神父记录了流传于下加利福尼亚的一些消息,‘据古代传说,在这块土地上确有巨人生存’。另一个大主教报告,‘的确,特拉斯卡尔特卡人杀掉了巨人,这个事实是千真万确的’。直到地球洪水期之后,这里还生活着身材高大而不匀称的巨人。”

温特尔德也证实说:“一位印第安人史学家认为:‘下加利福尼亚中部的瓜达拉哈拉巨人骨骸证实,曾有27个巨人同3个妇女住在一起,他们都是懒人和贪吃者,一顿饭除了吃玉米外,每天要煮或烤4个小孩。由于类似一些严重罪孽,使巨人受到苍天惩罚和遭受巨大的灾难,他们最后都死绝了’。另一位墨西哥史学家说:‘自少在乔卢拉和特拉斯卡拉生存过巨人,这是无疑的’。发现的巨人骨,是被苍天击伤的,当地传教者以此作为因罪孽而遭到上天惩罚的一例。

在美洲有关巨人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1986年12月25日《墨西哥太阳报》报道,不久前在墨西哥城东部发现有关完整的巨人头颅骨,以及巨人使用过的石臼残片和简易床等遗物。估计为成人,身高在3.5~5米之间。”

张翰东说:“关于美洲有没有巨人族生存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议论,虽然仍没有准确结果,但使我们知道了远古时期在北美洲,特别是墨西哥西北山区,生存过巨人。好在这些巨人罪孽深重,天地难容。实践再一次证明,顺大自然则昌,逆大自然则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得迅速返回,否则,我们将贻误明天同二分团在洛杉矶的会师了。”

(第八部第十二章第三节结束待续)

:www.>起点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