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就是整个华夏历史的一个缩影,分分合合,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变化太快,混乱得很,现在年轻人不大**读这一段。聊到这里,贺教授有些忧愁,却无他法,“所以小陆啊,我倒不是不应你,只是觉得我这课题不适合做首次开讲,怕是不受欢迎,砸了你的招牌啊。
那天会议之后,顾小砚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说起竹林七贤,司马家族,个个耳熟能详,谈到魏晋风骨,广陵绝唱,人人心神往之,然而能对这段历史背景有比较全面了解的却大多是研究人员,大众的了解大多是只言片语,而且太局限。演讲中的一个个陌生的人名,一场场只粗略知晓其名的战役,或是那些在悠悠华夏文明中存在时间短得可怜的朝代,只怕能吸引的人太少了。
那天会议后,陈莹市场经验丰富,首先就对受众范围过于狭窄提出了质疑,后来的初步调研结果也的确不是十分理想,调研显示大家对魏晋历史很感兴趣,但了解程度有限。缺乏基本的了解,第一讲如此重要,这样对前期工作的要求又提高了几分。
陆尧沉吟,看向贺教授:“老师,你还记得大学时你说你想写的那本书吗?
贺教授一怔。
那时候他的几篇论文发表后在业内渐渐崭露头角,自己钟**魏晋,研究了许多年,决定此后花几年功夫把资料整理一遍,用更通俗的手法编写成书,把那段历史呈现出来。
他意气风发,高兴地在课堂上和学生聊,好几个学生本就感叹那段历史太复杂,要有《三国演义》那样的通俗就好了。他愈加兴起,又发文阐述自己的想法,却迎来各种批判、质疑,当然也有支持声。业内这种争论稀松平常,只是话题从历史怎么写渐渐到了争论现在文学界风气不正、投机取巧。后来又是评职称,各种应酬。那些手稿,竟是堆积在手边,几年未曾动过。
此时他在传统文学研究领域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学者,听陆尧提起,竟觉得自己庸庸碌碌这些年,竟是一事无成。十几年的教授生涯,还比不上年轻时候,自己在学校筒子楼的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那几年做出的成果。
“事在人为。陆尧淡定的声音回荡在一时静谧的客厅里,“上次老师您和我说最近闲下来了,您要是还想继续写的话,现在是个很好的机会。正是因为大众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才是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那样一段精彩的故事,尘封在历史里,太可惜了。
宾主尽欢,陆尧和贺教授敲定了细节。
告别了贺教授一家,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顾小砚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她想起最后陆尧说服贺教授的那段话,觉得她们老大真是性情中人。
“陆总,你对魏晋历史很了解吗?那为什么还叫她过来,她昨晚还真的准备到半夜,虽然没用上。
“我昨天看了下百科。陆尧淡定地看着文件。
“您真是忽悠大神。
她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当时被感动了,愤怒地决定接下的候机时间里绝不再和他搭话。
航班又延误了,她一会儿去买零食,一会儿给陆尧带杯咖啡,转悠得他脑袋疼,她还是无聊,又想起陆尧的那篇论文。
好吧,再搭一次话。
“我在图书馆查了两个礼拜的资料。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样资源丰富,只能翻书。看历史,读前人的评价,找切入点,再总结。写完了,念给别人听。像是回忆起那段时光,陆尧声音地沉下去,神情有些恍惚,“我倒现在都能记得那篇文章。
顾小砚不知道他在回忆着什么,机场人流来来往往,他坐在那里,用一堵墙把自己和外界隔开,不让思绪露出半分。
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时候的他竟然有些脆弱。
“你做事很认真,所以贺教授才说你一定会成功。你这程序那么厉害,设计也是。
陆尧看了她一眼,像是知道她的心思:“程序可比这简单多了。
“
你赢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