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早婚了,何来的晚育。婚后不久,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出生了。产房外的李继民激动的一蹦老高:我当爸爸啦!
孩子出生当晚,李继民回粮店值班,只留母亲一人在医院照看儿媳和刚见世的孙子。这是位典型的农村小脚老奶奶,仁慈,心善,没一点事非。那时的医疗水平不及现在,没有为刚出生的孩子所设置的温室婴儿房,只是在大床旁边放一张小床,婴儿第一晚不放在母亲身边,因为产妇需要睡个好觉补精气神。
凌晨两点,老太太忍不住困意,合上眼睛开始打盹。平日晚上七八点的时间都睡下了,几十岁的人哪能熬夜。不料这一疏忽,竟出了大事情。
一双充满憎恶、怨恨和阴毒的眼睛,透过门上的玻璃窗悄悄扫向屋内,看到刘瑞莲和老太太都睡着了,这人轻手轻脚的前往值班室探风,两个小护士在低头细语,时不时传出轻笑。这人放了心,拐回去用铁片拨拉门锁,一声轻微的门响后,这人踮着脚尖来到小床边,弯腰轻轻抱起熟睡的孩子退出房间,转身往楼下跑去。
昏暗的路灯照映出一张消瘦的脸,是个女人。为了等一个机会,她在妇产楼的厕所蹲了七个小时,然后她成功了。在一片偏僻的小树林停下,女人盯着怀里的婴儿,眼睛射出阴冷的杀气。她伸出右手握住婴儿的脖子,只要稍微一使劲,这个刚出事的孩子怕是没命了。狠了狠心准备动手,忽然孩子醒了,弹蹬两下,也没哭,小鼻子一耸一耸,甚是可**。
女人停了手,多好看的的小婴儿啊,孩子是无辜的。她摸着粉嘟嘟的小脸蛋儿,两行泪就下来了。长叹一口气,女人四处望了望,抱着婴儿疾步走远了。
迷迷糊糊中,刘瑞莲抬头看了看小床,小宝宝躺在里头呢,不知道该不该喂奶了。可是这一看,差点没别过气去:小床是空的!她忙大喊:“妈,妈!孩子呢?”
老太太嗯嗯应着话:“睡了啊、孩子?孩子呢?”
刘瑞莲只觉两眼一晃,昏了过去。
新生婴儿被偷一事,在县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时间成为大街小巷的火热话题。小城百姓无非是当个闲话随便聊聊,虽说心里都明白是谁干的,可谁也不敢乱说一句话。那个年代,乱说话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可是,对于李继民和刘瑞莲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老太太留着眼泪不停自责,李丰全气的大骂:“没本事的东西,两个大活人竟然把孩子给丢了!可怜了我那小孙子,爷爷还没抱过你呐!”
刘瑞莲早已哭干了眼泪,整个人都呆滞了。派出所立案侦查了半个月也没着落,惹的刘顶业大怒:“混账!明明是几个偷粮贼的恶意报复,怎么会找不到一点线索呢!”
办案人员不敢还嘴,心里暗想,傻子也猜得到是他们干的,可是没有目击者,也没找到孩子,况且三个偷粮贼都判了重型在监狱蹲着,总不能把他们的亲戚朋友全部抓起来审讯吧?当时的案件侦破效率确实低的很,若是搁现在,早把有关人员全抓了严刑拷问了,不信打不出来线索。由此可见,警方的格斗水平是在逐年提高的。
小家庭从此少了许多欢声笑语,多了些许的阴霾之气。李继民忍不住拎刀前往偷粮贼的家门前,真想一咬牙进去造个灭门,血债,血偿。他敢,他真的敢,可一想到媳妇无助的眼神,以及半夜轻声的啜泣,他放下了刀子,蹲下来抱头痛哭。他没法抛下老婆,更没法抛下这个家。
初为人父的喜悦、激动,和失去孩子的痛苦形成太大的反差。他是男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他实在无能为力。
心里的苦憋着难受,李继民工作更加卖力了。不久单位进行人事调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本来就给领导留下很深的印象,再加上刘顶业动了关系,其实无非是交代几句话的工夫,自然而然的,李继民升职当了后勤主管。
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十之**,但是上帝不会关死所有的窗,阳光总会透下来,那个“十之一二”迟早会到的,生活总会迎来如意的时候。逆境不见得是坏状况,挫折不见得是坏事情,它能教给我们许多东西。只是有时候,代价实在太大,太大。小绝再次奉劝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脑子热了要迅速降火,生命中有无法承受之轻,可更多的是无法承受之重。做事要三思,请三思而后行。
阴霾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77年,李继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又是个大胖小子,浓眉大眼,隐约可看到眉梢向上挑。李家恢复了喜庆的气氛,最高兴的是李继民两口,多日的压抑和痛苦仿佛统统散去。
老太太抱着孙子不肯撒手,晚上几乎没合过眼。李丰全笑的合不拢嘴:“好小子,看这两道撩眉,冲这眉毛也得起个霸气的名字,就叫李天越吧!”
不错,正是混世魔王李天越。
其实小绝一直想不出合适的称谓来称呼李天越。说他调皮捣蛋是轻的,心狠手辣又有些夸张,不整个称号又太便宜他了。想来想去,就叫混世魔王吧。
确切的说,在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前,李天越确实比较混。诸位不妨想一想,李继民夫妇对这个孩子铁定会无比溺**,会把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不幸,变换为等价的**托加在李天越身上。天生的赖皮性格,加上遗传来的匪气,李天越怎能是个乖乖听话的孩子?
所以,打李天越出生起,注定会有许多故事发生。他的孩童时代,他的激情青春,乃至他长大后日渐成熟的过程,一直充斥着各种色彩组成的故事。有幽默的灰色,有辛酸的紫色,有风光的橙色,有激情的红色,也有平淡的蓝色。
当然了,李天越只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凡人,并不是传奇。其实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如果把自己当成主角,那每个人在自己的故事里都能被定性为:传奇。传奇的背后总归是一个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小绝只是以李天越为主角,将他的故事写了出来,并利用他的故事,利用他的视角,把这个家族前进的步伐继续呈现给大家。
李天越打小是被捧在父母手心里长大的,直到两岁还不会自己吃饭。不是不会,是没必要自己吃,因为顿顿都有刘瑞莲追着他喂。再大点后,知道怎么捣蛋了,就开始提条件了。院里两棵树间拴了条搭衣服用的铁丝,李天越坐在铁丝上从这头溜到那头,这才吃一口饭。为了儿子吃顿饭,刘瑞莲总要忙活老半天。
这天,李天越搬着张凳子嘻嘻哈哈笑着跑,就是不打算乖乖吃饭。结果不小心吧唧一下摔地上了,嘴刚好磕在板凳面上,把舌头咬破了,血呼啦呼啦往外冒。把刘瑞莲吓的,慌忙往医院送。好在伤口不大,要不以后说话没准留下后遗症。
打这之后,小两口决定不再喂饭,必须自己吃。刘瑞莲心疼孩子,说:“才这么小,该喂还是喂吧?适当就行。”
李继民果断打断她:“不!必须自己吃,不吃让他饿着。你能惯他到什么时候,你想把他惯成废物么?”
李天越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闹。小闹是撒娇,吃饭就拉着妈妈胳膊嚷着要喂。大闹是撒气,可一倔强刘瑞莲就烦,更懒得搭理他了。渐渐地李天越发现这套行不通了,必须得自己用筷子勺子吃饭,要不饿的头晕。
这货其实不挑食,该吃就吃绝不含糊。
李继民得意的对刘瑞莲说:“看,这点像我吧,吃饭不挑口,才能长的敦实。”
刘瑞莲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你小时候吃饭也要溜铁丝?我看这点也像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