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跑多远,身后传来一声枪响。刘顶业再也忍不住情绪,泪水溅在身后,摔成晶莹的水花,连同心也一同被摔碎了。他痛恨战争,冰冷的子弹带走了无数个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同时带走了人类所应具有的友情,亲情,乃至人性。
回到营地后,刘为正把刘顶业拉到没人的地方,一人一支烟,谁都没说话。沉默许久,刘为正点了三支烟插在地上,沉声说道:“安息吧战友,别怪我。”
刘顶业盯着他,依旧没说一个字。
刘为正被他看的窝火,吼了句:“别忘了我是军人!你也是!”
刘顶业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说道:“我是军人,可我也是人。”说完就要走。
刘为正给呛的直噎气:“要是拖着他一块儿跑,咱仨谁都跑不了了。必须有人把情报送回来。”
刘顶业说:“你别跟我打官腔。惦记情报是假,你惦记的是你的命。”
“住嘴!”刘为正呵斥道,“你这样说,是会犯错误的。”
刘顶业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说:“我犯错误?好,好,就算是你为了送情报,可咱俩要是能拖他两分钟就能进树林了,没准能一起回来。你连试都不愿意试,你根本没一丝想要救他的想法。你忘了他给你跑前跑后,帮你背包拎枪了?你忘了他挖到新鲜野菜首先递给你吃?是啊,你是排长,活该他巴结你,你知不知道,他自己冻的直发抖,知道我腰有伤,硬是把大衣脱给了我,他还是一孩子啊!你说的没错,我是军人。可我不想不是人。”
缓了口气,刘顶业接着说:“你当时不如杀了我的好,我实在厌倦了战争。三叔,我不适合当军人。”
刘为正没接腔。刘顶业走了两步,顿了顿,转身说道:“尘归尘土归土,逝者安息。他没被敌人杀死,他自尽了。”
刘为正夹着烟正想抽,听到这,手停在半空楞住了,半天没缓过神。但是战争就是这样,人性亦是如此,生死攸关的时刻,最要紧的是能够瞬间做出选择,哪还顾得上对错。
不久后,刘顶业自己要求调往其他作战部队,战争结束后,刘顶业任职于云南空军后勤,认识了地方军政歌舞团的王素娟。刘为正退伍后则去了成都,经上级推荐安排进油田工作,后来转行做了律师,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相当成功。当然了,这是后话。
期间刘为正给刘顶业写了三封信,均是拆都未拆,原封退回。得知刘顶业结婚的消息,刘为正托人送去一块三百元的手表做结婚礼物,这在当时算是重礼,可刘顶业依旧没收,只是折回一张字条:心意已领。刘为正太了解这个侄儿了,表面一副儒生之相,其实骨子里正气的很,倔强的很,若是他认定的主意,怕是不好改变的。刘为正心想也罢,这终究是命。
说完这段话,刘顶业长长叹了口气。刘瑞莲问他:“那后来呢,哥,你就没和三叔联系过?”
刘顶业说:“都这么多年了,过年时候偶尔打个电话。想不起来也就算了。”
刘瑞莲知道这是委婉的说法,她估计哥哥根本没和三叔联系过。眼前这位年长她二十岁的大哥,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却又透出一股子威严,她想,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如大哥这般,胸含正气,心揣善意,举止优雅,谈吐不俗,为人亲和,做人磊落。
转眼进入了十年动荡期。正是这个动荡的年代,1971年末,刘顶业被迫退伍转业回家了。
早在未解放前,刘顶业的姥爷是个行善积德的老中医,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为人和善,口碑在当地很好。母亲小时候也算是富家千金,天天没事儿干就在院子里拍皮球。话说有钱了干嘛呢?买地呗;地多了种不完怎么办?雇佣工人呗。得,一不小心成地主阶级了,解放后刘家被划分为“成份高”家庭。
十年动荡时期,全国上下草木皆兵。刘顶业被“高成份”这顶帽子所牵连,审查组接二连三找他谈话,政治组人人拿仇视的目光斜瞪他。为期不短的军人生涯终究让刘顶业带有些许的火爆之气,忍不住跟政治组发生了摩擦。结果第二天大字报就贴出来了:资产阶级欺压人民!资产阶级暴露了本性!
眼看着没法在部队待下去了,上级平日对他很是赞赏,于是写了封推荐信,刘顶业带着家人转业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进了县政府当了名干部。
刘瑞莲随哥哥回到家乡,把刘二南带大后,进了乡粮管所上班,两年后被调到县里,正是这样的机缘下,她和李继民相遇了。
李继民勇斗偷粮贼的光荣事迹,连县委大院都传开了。出院后,单位特意召开表彰大会,整的李继民挺不好意思。出乎意料的事,会上竟然来了个县政府干部,四十左右的年纪,穿着体面的尼料中山装,一看就是高姿态。这人发言很简洁,只有一句话:当今社会需要有勇气有志向的年轻人。
会后,这人单独找李继民谈话,李继民吓了一跳,没听过刘瑞莲有个当干部的哥哥啊?见他这般拘谨,刘顶业放了心,证明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起码不是势利眼的人物,也就暗自替妹妹做了主。
大半年后,24岁的李继民和21岁的刘瑞莲结婚了。李继民好面子,拿出所有的积蓄宴请同村的父老乡亲。婚宴结束后,厨子找主家要掌勺钱,李继民把这笔钱交给了六弟李继业,让他负责照应后厨,不料李继业啪啪抽了自己两耳光,这小子前天晚上把备好的掌勺钱赌没了。
李继民哄得一下头都大了,这可怎么办。刘瑞莲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他,说:“先把事对付过去。”李继民看着手里的钱,又瞅了瞅媳妇儿,眼一热,泪珠子差点掉下来。这是刘家陪嫁的压箱钱。
小两口满心欢喜憧憬着未来。未来是未知数,正因为充满无数的未知,才会令两个贫困的年轻人如此着迷。
婚后的日子平静且幸福。七十年代,全国上下响彻晚婚晚育的口号,当时的人思想纯正,听从党的召唤,二十七八岁生孩子成了普遍现象。如今则变了样,直到今日国家依旧提倡晚婚晚育,但不是支持三十五岁结婚四十岁生育,大龄女青年是值得尊敬的,高龄产妇却是有风险的。但是当代人充满了冒险精神,所以剩男剩女层出不穷,怪现象。
鉴于李继民的英勇事迹,关于他的早婚并没有太多闲话流出,因为他是名人了。而今某些明星抱怨没有人身自由,时时曝光在镁光灯下,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代价观”:每件好事或坏事,背后都有一个代价与其等值。平日一堆人关注你崇拜你,一句你们好吗引起阵阵尖叫,一句好**你们能让歌迷疯癫,所以说你是要付出代价的,偷情是需要特别谨慎的。
当然了,不是人人都渴望出名,不是每一个人都没事找事把自拍传网上供大家羡慕祝福或是唾骂诅咒。李继民就没有出名的**,可他在小小的县城还是拥有了小小的名气,那么小绝的代价观对他同样适用。只不过,这点名气让他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此代价之猛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