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将低着头,一言不发。
等降将们全体离开,廖化又屏退了身边的卫兵。
只剩下自己和降将两人后,廖化再次开口,“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再装下去,我不介意成全你,让你做孙权的忠臣。”
守将吃惊的看向廖化。
廖化:“你的人抓住了你,开城投降,但是,却对你没有丝毫防范和警惕。”
“他们只捆住了你的手,却没有限制你的双腿,你跟在他们身后进入府衙,这就说明了,你的将士相信你,知道你不会逃跑。”
“而且,”廖化继续进行补充,“将士们没有反绑你的双手,而是系好双手,放在胸前,这就说明,他们不害怕你会反抗。”
守将依旧沉默不语,廖化明白,对方这是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除了降将们的态度,廖化还有其他理由,认为守将主导了这次的投降。
孙桓带兵突围,留下守将防守宜都,这就说明了,他对守将的能力有信心。
到不是说,孙桓就一定认为守军能挡住汉军的攻城,但江东军一定能在城中坚持一段时间。
对守将态度的最重要一点质疑,廖化甘愿冒险到达城下受降的重要原因,就是宜都守军的投降速度。
孙桓突围的当晚,汉军还在打扫战场,城里的将士们就策划开城投降了,这个效率,可比孙桓突围更高。
廖化看向守将,继续说道:“没有你点头许可,江东军不可能投降的这么快。”
再次开口,廖化的语气有些严厉,“所以,你并非不想投降,而是有所顾虑,表现给别人看。”
在廖化看来,守将的这副态度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为了保护名声,要么是顾虑到家人。
廖化继续说道:“我可以配合你,但是,你得表现出诚意,不能把我当成傻子。”
守将叹了一口气,“不愧是廖将军,我的这点小把戏,根本就瞒不过你。”
“没错,众将的投降确实得到了我的授意,从孙桓放弃宜都,统帅主力突围的时候开始,宜都城就成为了一处死地。”
“南城城墙毁损严重,无法修复,城里人心惶惶,守城的都是辅兵,懂的人都懂,我们根本没有余力守城。”
守将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廖化有些不解,“既然你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守城,那么,为什么不跟孙桓交代清楚?”
将领摇了摇头,“孙将军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一旦决定了,自然无法更改。”
“而且,大军突围的时间很紧张,直到最后一刻,孙桓才通知我,我根本来不及集结队伍,他不仁,我当然不义,没有必要为他们孙家战死沙场。”
将领语气有所缓和,苦笑着摇摇头,“我投降也是被迫的,孙桓让我留守宜都,我拿什么守?”
“现在还留在城里的守兵,大多是临时征发的宜都民夫,这些人什么时候把我绑起来献俘将军,都一点不奇怪,既然如此,我不如主动一点儿。”
接下来,守将继续感慨了起来,“将军一向有仁义之名,贵军也没有屠城的习惯,主动归顺总算是一种立功表现,为了将士,为了百姓,我都不能太自私。”
廖化点点头,守将说的很真诚,解答了自己的全部疑惑。
廖化:“时间必然会证明,将军的选择是正确的。”
廖化喊来卫兵,把俘虏带下去,廖化还叮嘱,要用心照看。
没等两人离开,成何快步走到廖化身边,“有一名白眉文士求见将军,自称是马良。”
听到马良,廖化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激动,“还不赶紧请马良先生进府。”
成何很快把马良带进门,对方的气色不错,容光焕发。
马良笑了笑,“关将军那边还没有攻陷姊归,没想到,廖将军已经带兵拿下了宜都。”
廖化微微一笑,“姊归的位置比宜都更重要,江东军必然集中了主力守御,换位处之,如果关将军带兵攻打宜都,恐怕会比我更早得手。”
“先生这一次来找我,不单单只是为了祝贺吧。”
马良点点头,“你说的很对,陛下已经在成都登基,而且……”
马良有意停顿了片刻,“陛下已经下诏,举倾国之力东征。”
“我从蜀地离开的时候,张南、冯习二将统帅陆军,吴班、陈式两人指挥水军,已经离开了白帝城,此时,恐怕已经进入荆州,对巫县发起了进攻。”
听到好消息,廖化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不枉自己坚持这么久,终于得到了回报。
廖化:“陛下有什么任务交给我吗,需要我做什么?”
马良苦笑了起来,从袖子里掏出一份诏书,“陛下要求将军联合零陵的习珍将军,一同北上,攻克宜都。”
说罢,马良有一些自嘲,“现在看来,这份命令已经不需要了。”
廖化接过诏书,同样笑了笑。
益州和荆州之间,夹杂着重山峻岭,等荆州的消息传回成都,刘备分析之后再下达指示,一切都已经晚了。
马良继续开口,“南下之前,我在姊归城外见过关将军,车骑将军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廖化眼前一亮。
马良模仿关羽的口气,“你立即带兵北上,切断夷陵与江陵之间的联系,把西荆州变成一处死地。”
这份命令,让廖化想到了一些往事。
赤壁之战后,曹军主力败走,孙刘两家联手趁机反攻荆州。
周瑜统兵攻南郡,刘备带人攻打南四郡。
南郡驻扎着曹军主力,任务更重,难度更高。
所以,刘备派出了关羽,协助周瑜作战。
周瑜统帅江东军,正面与曹仁展开攻防。
关羽统帅汉军,在江陵北方执行绝北道的任务,阻拦曹军的援兵和物资南下。
在那场战争中,关羽的表现和攻夺南郡的周瑜一样突出。
历史再次重演,关羽的计划,依旧兼顾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关羽等于是攻打南郡的周瑜,而廖化,相当于昔日绝北道的关羽。
接到这份任务,意味着廖化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这同样意味着,关羽把廖化当成了与自己同一水准的名将。
这份命令,再次表现出信任。
廖化没有丝毫迟疑,他点点头,“我明白了,请先生告诉关将军,我立即带兵北上,武陵和零陵的兵马,一定会挡住东面来敌,配合将军展开夷陵之战。”
喊过成何,廖化高声下命令:“通知所有传令兵,一刻钟之内,立即来到府衙听令,延误军机者,军法从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