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三国志廖化新传> 第197章 撤军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撤军决定(2 / 2)

开口的魏将是一名年轻小将,难免有些冲动。

孟达理解他的不满与顾虑,但是,这人一开口,就更没有魏将出声响应吕建了。

吕建也不能违背众将的意愿,他把目光看向了孟达,“我们都是外人,孟将军才是上庸的老将,对上庸的情况,比咱们更了解,你来说说,如果将士们守城,都有什么机会,又需要克服哪些挑战。”

孟达心中暗骂了吕建一句,为了避免和部将出现矛盾,对方竟然拿自己当挡箭牌。

徐商的态度明显倾向撤军的,如果孟达提议暂时守城,不仅会得罪徐商和吕建,还会给人留下两面三刀的坏印象。

如果孟达表示城池不可守,将来魏将们因为这件事遭受罪责,同样有可能会迁怒于他。

机灵的孟达,当然不会做蠢事,“我确实在上庸城呆过一段时间,但是,我对城池的了解,却远远比不上申耽。”

申耽的身份特殊,没有资格参与到会议中。

经过孟达的提醒,魏将们这才想到了申耽,徐商派出士兵邀请。

从进城开始,申耽一直保持着低调,因为孟达的提议,这份低调被打破了。

一走进营帐,众将就把目光看向了申耽。

这名上庸豪族似乎很紧张,求助的眼光看向孟达。

孟达回给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

申耽直接开口,“我侥幸参与过两次上庸城的防守,不论是蜀军攻入上庸,还是我军将士兵临城下,我都选择了开城投降,上庸城的城防设施完好无损,将士们如果据城防守,难度并不大。”

徐商直接提出质疑,“既然上庸城防设施完好,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据城防守,而是主动投降?”

申耽露出讪讪神色,“上庸的粮食大多靠水路运输,困守孤城,外面的粮食运不进来……”

说完,申耽便沉默了,直到徐商示意他继续开口。

申耽说道:“除了防御工事完好,上庸城的地势也非常好,西接西城,东靠房陵,只要咱们能得到朱盖将军的配合,就能形成犄角之势。”

申耽的本意,明显是想坚定魏军众将士的守城决心。

但是,经过他的这一番劝说,即使是那名最坚持守城的青年人,也出现动摇了。

魏军解决不了粮草难题,朱盖的支援又无法依赖,上庸已经成为了一处死地。

徐商连连点头,“麻烦申将军了,退下吧。”

申耽似乎认为自己表现的很好,离开之前,还给孟达使了不少眼色。

孟达不得不把头低下,假装没有看到。

徐商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咱们困守孤城,即使魏王想要派兵救援,也得先攻克房陵。”

“咱们不能继续等下去了,趁着蜀军的包围圈没有成型,准备突围吧。”

徐商变得咬牙切齿了起来,“咱们并不是仓皇退走,撤离之前,会给廖化一个教训。”

一名魏兵突然冲进府衙,举止慌张,“报告将军,敌人又增兵了,新来了一千多将士,全是战兵,敌军打着一面“关”字旗,统帅这支蜀军的,很可能是关羽。”

这名魏兵,明显已经乱了分寸,这才会做出擅闯府衙的行动。

徐商皱起眉头,却没有当场处置这名冒失的魏兵。

吕建连忙开口询问,“你确定来人是关羽?”

魏兵连忙点头,“没错,那支新军刚刚进入蜀军营地,就立即接管了城南大营的防务,廖化亲自带兵前往城北大营了。”

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府衙里的魏军们开始出现激烈争论。

不少人以为,能够让廖化让出指挥位置的部队,很可能就是关羽军。

廖化给魏将带来了压力,关羽这个名字给众人造成的,那就是恐惧了。

上庸的魏军大多在襄樊战事后期与关羽军出现接触。

作战的时候,将士们并不了解关羽的可怕。

驻守襄阳的时候,魏军兵将才知道友军部队面临过什么。

襄樊两城的断壁残垣,幸存者口中的关羽军传闻。

不少兵将受到了影响,对关羽怀着敬畏之心。

唯一跟关羽有一战之力的徐晃,已经战死了,现场难免人心惶惶。

孟达当然不会相信魏兵的报告,他换了一种问法,“你亲眼见到关羽?”

魏兵摇了摇头。

“那你见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是赤兔马?”

魏兵再次摇头。

孟达开始发声,“根据我的了解,关羽的大儿子关平在廖化军中作战,这支新军,很可能是关平的部队。”

“至于廖化的兵力调动,应该只是正常换防。”

听完孟达的意见,徐商恼羞成怒,把魏兵骂出府衙。

徐商不再犹豫,“今夜立即突围,谁还有意见?”

“对了,”徐商补充了一句,“有意见的兄弟,留守上庸,等待支援。”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