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上身份后,两个人迅速进入上庸城。
城中一片萧瑟气息,街道上随处可见魏军的士卒。
两个人没有丝毫迟疑,直接纵马赶到了府衙。
下马进入府内,二人见到了徐商与其他魏军将领。
看到二人,魏军众将停止议论,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孟达二人。
孟达同时打量起现场的魏将,甚至还有礼貌的点头行礼。
现场几乎集合了魏军所有的将领,就连受伤的吕建,同样在场。
一名魏军年轻的部将开口质疑,“孟达,夏侯尚将军和你一起行动,为什么将军死了,你却活着?”
另一名年轻将领同样敌意很大,“徐晃将军接到了你的报告,集合骑兵追赶你们,为什么徐将军同样会战死沙场?”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质问着孟达。
在大多数的曹魏军官眼中,孟达只是一名蜀军的降将。
对于孟达深受夏侯尚和徐晃信任这件事,不少人长期怀着不满情绪。
徐晃在的时候,很多人敢怒不敢言,这一次出声质问,也是在发泄不满。
为了解答将士们的疑惑,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孟达把自己知道的来龙去脉,原封不动的讲述了出来。
当然,孟达也隐瞒了不少真相,尤其是自己坐视廖化监督徐晃的那件事,他完全没有提起。
孟达的陈述,基本还原了事实,但是,将士们明显不愿接受这个真相。
不少人起哄,要求孟达以死谢罪。
孟达的存在感太强,以至于,大部分人忽略了他身边的申耽。
孟达倒也没有把将领们的起哄当回事,眼睛一直盯着徐商。
魏军将领人数虽多,能做决定的,只有两人,一位是徐商,另一人是吕建。
两位将领的性格相对沉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
吕建曾经多次跟孟达联手,两人还是有一定的交情。
孟达相信,吕建不会第一个落井下石,所以,决定孟达和申耽生死的,其实就是徐商。
徐商不说话,孟达只能先开口,“不论是夏侯将军,还是徐晃将军,都很信任我,也很关心我,知道两位将军身死的消息,我比在场所有人更加痛苦。”
“如果用我一死,能够换取两位将军的重生,不需要你们催促,我会立即引颈受戮。”
“但是,我现在死了,非但解决不了麻烦,还会让我的部属产生误会,我可不希望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徐商缓缓开口,“在孟将军的眼里,做什么事情,才不算亲痛仇快?”
孟达的表情很凝重,“咱们的将士,大多是徐晃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徐晃将军可不希望将士们全军覆没,如果他还活着,一定更关心,如何把部队整整齐齐带出上庸。”
徐商眉毛向上一挑,他是徐晃离开上庸之前,指派守城的最高将领,负责上庸的防务和日常管理。
如果魏军放弃了上庸,那么,事后追究责任的时候,徐商必然责无旁贷。
徐商语气有些不善,“也就是说,你想劝我们放弃上庸,带兵突围?”
孟达点点头。
不仅仅是徐商,现场的其他魏军将领也纷纷出言反对。
有人强调魏军兵精粮足,有人声称要继承徐晃遗志,还有人怀疑孟达已经投敌变节了。
徐商:“孟将军的提议,莫非是廖化的意思?”
孟达摇了摇头,“我和申耽入城之前,廖化曾经跟我们两个人说了,一定要全力帮助魏军守城。”
孟达有意加重了守城两个字的音量。
“我判断,廖化的目的,就是想要迫使我军留守上庸,为汉军合围争取时间。”
“当然,”孟达继续补充道,“廖化也可能跟咱们打了一个心理战,知道我会背叛他,所以,反其道行之,逼迫咱们主动弃城而走,汉军的实际目的,或许还是兵不血刃夺取上庸。”
徐商的脸色有所好转,他明显接受了孟达的判断。
徐商看向吕健,“徐晃将军和夏侯将军都已经牺牲了,咱们两人资历最老,是否守城,怎么守城,你提个建议吧。”
吕建看向孟达,孟达点头示意。
吕建:“咱们需要组织兵民,强化城池的防务,另外,通知将士们做好突围的准备。”
徐商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兄弟们下去准备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