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山洞骑着结婚时那辆28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去县的粮食部门,实际是推着去。自行车自从上一次载着李希望去照相后,一直放在家里闲置着。已经有三年没人骑它。
李山洞用手把结在自行车上的蜘蛛网擦掉,拿出一条黑而生硬的干毛巾,擦着沉淀在车上的厚厚灰尘,自行车呈出干净的一面,但还是抵挡不住岁月逝去的痕迹。
从厂里就漆在自行车身上的黑色油漆也掉得斑斑驳驳,车链子也因久不上油变得锈迹斑斑。左边的脚踏板子也是凹凸不平,右边的脚踏板子也早已不知何时掉了,剩下一根圆铁棍。车架子也是腥腥点点锈迹。
李山洞用力踩着自行车的脚踏子,不知好久没有骑车的原因,还是车子年久未修,以前骑起来都是人车合为一体,今天骑起来,车归车,人归人,踩起来也特花力气。
李山洞骑了一会儿,车轮子吃力的转动使车子前行,可刚骑出村子还没多远,车子的前轮摇摇晃晃起来,跟喝醉酒一样,轮胎没气了。
他抬头眺望着去县城遥远的路,回首看着已走出村子的路,不算长,但也不短。李山洞站在路旁踌躇了片刻,推着自行车回去也不是,骑着往前走又骑不了。
最终,李山洞咬了咬牙,推着自行车去县城。从早上走到了中午,李山洞推着那辆自行车默默地前行。
他走到上次前因骑得太急,一头撞进竹林,被荆棘划破脸,现如今留下一道长长的黑痕在脸上竹林的地方,坐了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
尘封的往事不经意间跳出脑门,不愿去回想,却又止不住要回想。这种回忆不是温馨地回忆,而是揭伤疤似的回忆,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却不是云的感觉。
点燃的烟他只抽了两口,全在他的静默回忆中独自烧完。他直到独自烧完的烟烫到了手指,他这种油然而生又令他倍感痛苦的回忆才得以停止。
中午的太阳把路边的小草灼得蔫蔫地低垂着头,吹在半空中微风中还夹着太阳晒在水泥地面发出的热气。
李山洞从挎在肩上的包里拿出早上就烙好的一张面饼和一瓶开水,吃了起来。
吃完了,空空的肚子有了一点舒服的感觉,他推着自行车顶着路面发出热浪的袭击在脸上烫热,继续前行。
他来到了粮食部门,粮食部门在八年前可是最炙手火热的单位。两个门卫守在门口,一看到李山洞,伸出手拦住正欲走进的李山洞。
李山洞点头哈腰地陪笑脸地说:“我找领导。”
门卫一听,脸上依然板着脸说:“领导有很多,找哪位?”
这一问,把李山洞问得哑口无言,这么些年来,他对于外面的人和事都是漠不关心,粮所领导的姓名更是不知。他支支吾吾了一阵子说:“找你们的局长。”
“局长去开会了。”
他还想问下去,两门卫不耐烦地朝他摇摇手,示意他离开。李山洞推着自行车倚在粮食局左侧门口不远的地方,看着宽敞的街道上不太多的车辆来来往往,还有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穿梭着。
一位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的男人,戴着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地走向粮食局的门口,两个门卫没有像拦住李山洞那样伸手挡住,而是视而不见。
这时一辆白色拉达从粮局里开了出来,那是粮食局局长的车,里面坐着一个光着脑门的中年人,正是粮食局长。车子在转弯的时候从李山洞的旁边呼啸而过。
李山洞把烟蒂捻灭,朝地上唾了一口唾沫,他想到了一个人。他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县委大院门口的时候,铁门还紧紧地锁着,离下午上班的时间还没到,他斜靠县委大门对面那颗苍遒的椰子树前。
铁门吱地打开,紧接着是一辆辆不同款式的摩托车鱼贯而入,那会儿的领导来上班,除了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配有车外,其余的人员都是骑摩托车或是自行车。
李山洞在络绎不绝的摩托车和自行车中,睁大眼睛寻找着,一刻都不敢眨眼。他不敢懈怠,担心一溜神,就错过了要找的人。但是用心良苦还是未能寻到答案。
摩托车过后就紧接着三辆不同颜色,不同品牌的小轿车徐徐驶进县很大门,最前头的那辆是黑色的红旗牌的小轿车,最后两辆是伏尔加。
三辆轿车一过,县委的大铁门又咣地关上。留给李山洞依然是来时没到上班时间的样。
李山洞推着自行车,从大铁门的一个小侧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三层高的小楼里,楼里安静极了。
如果不是刚才亲眼所见,李山洞还真的不敢相信,刚才那些络绎不绝的人都是悄悄地关进了这幢寂静地楼里。除了偶尔有一两个无声人穿过走廊,然后又不知何时走进哪间的办公室里外,楼道没有一个人。
倒是那一辆整齐的排列着的大大小小,款式不同的车当中,这幢看似寂静的楼里,有着不寂静,甚至暗藏着勾心斗角、溜须拍马屁、阿谀奉承的嘴脸。
李山洞东极力在偶尔不多没有声音的人当中,寻得孔顺明的身影。
但寻了半天,也寻不到。要说李山洞与孔顺明的关系,是恩人的关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