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里诗瓢> 第二十一回 开沟引水识民意,忍饥登山探母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回 开沟引水识民意,忍饥登山探母情。(2 / 2)

服!难道县衙里没有牢房么?因此都欢欣鼓舞来迎接县令开新沟。

上游的人更是不服,水从我的地面上过,我都用不上水,牺牲我自已,只方便你们,要用不上水,就大家都用不上!开沟就不能从我的地里开!

唐求一看图纸就指出两大不能解决的的难题,并指出两派当前不同的想法。

人们一听困难重重的话,都成了泄气的皮球,连气都没有了,那还有劲头争论哟。

接着唐求说今天特来和大家一块而商讨:开沟的新办法,把绿水引上沙墩,这又使大家重新坐了下来。

唐求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说:“这沟一定要开,而且立即动工开挖,

但是这沟要从龙背上开挖,让水向低处流,无能高坎田还是低洼地,都能自流灌溉,而且江中不筑坝修埝,这沟为何修不通!”

有一位有胆量的中年问道;“请大老爷原谅小人斗胆,这沟底高,水位低,难道水能飞流上高山么?”他的话音刚落,人们就为他出了一身冷汗,这还了得!敢碰撞县太爷的人,定会招来一顿饱打!人们都胆怯地望着唐求,谁知这县太爷不但面无怒色,反而忽有所得地微微笑了。

唐求一看这位中年男子,两目清秀面色老诚,心中高兴地说:

“你提的这个问题,就是解决引低位水,灌高坎田的核心问题,能说

说你的想法吗?”

啊!从没想道一句反击的讥讽话,反而引起了县大老爷的重视。在坐的人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点,还为他担忧哩。

这中年汉子原认为唐求是个假惺惺的贪官,有意刺激他一下,意思是收起你想贪的鬼把戏,水往高处流这不是骗人的鬼话么!现在老爷要自已谈谈设想,我能有什么设想呢?他只好硬着头皮说:“我从来就没想过,水能往高处流!我们饿着肚子挖沟都是白费劲。”

那汉子的话刚说完,叶剑飞就和俩个衙役快步赶来了,人们一见官差到来都生怕了,仿佛都在为那汉子担忧,悔他不该顶撞县太爷,或许要抓他去坐牢。

唐求笑了:“今天解决饿着肚子挖沟的问题。里政把一百两银子分给挖沟的人,都要按工记酬,不得弄虚作假,更不准贪腐,要知刑

法随后!”

叶剑飞当众把百花花的银子交给里政,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人们都改变了官差是灾星的恶劣感觉。

唐求叫里政,急刻把银子分下去,让大家去卖粮充饥。准备奋力开沟。他又转头对人们说:“水往高处流的事,现在我们大胆地想,而且我们都来创造这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对吗?同时大家要明白;本次修沟引水,不但不准任何人乱收大家分文,衙里每天还要发给修沟的生活补贴费。里政天天到衙里领取银两,代领大家修好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刚才这位问话的小哥,你用竹竿量准水面到沟底的高度,量准

并计录准确后,即时送到衙门!我自有神奇之术,叫绿水乖乖地往高

处流!”

唐求的一席话,说得人们心花怒放,都齐声欢呼,唐青天,青天大老爷!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当然议论的主题是,不但不收费

用,还要给修沟的人发生活费,这是自从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所没有

的第一大喜事。人们心里明白,过去的县衙也曾收银子修沟,结果银子收了千百两,而沟还是没修,甘旱还是甘旱,谁又敢把县大老爷搬翻呢?而这唐大老爷也看出了修沟图纸的两大难题,他提出浅挖沟低筑埝,虽能解决两大难,但这水往高处流又是什么戏法……

要说他是借修沟刮地皮,他又不收费,反而补贴修沟人,这就令人费解了。说到底人们最想知道的还是:如何使水往高处流,真的能牽

着龙鼻子往高处流么?大部份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唐求要大家安静,他说:“谁认识赵木匠--赵师傅?”

人们听到县太爷这么一问,都忧伤地低下了头,刚才热闹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了!难道这么好的一个工匠触犯了什么刑法不成。唐求急忙地问:“大家说话呀!赵师傅还健在吗?”这悲痛的问话,使在坐的人们都寒心起来。

唐求再三追问后,里政才回答道:“赵师傅,他出外避难没有回家呀!”

哦!避难!避什么难?”唐求一听心疾如焚!“他是个好老百姓,既不犯法又不杀人的木匠师傅!为何避难!快把实情讲来,本官

“好与他洗雪就是!”

里政含悲带泪地说:“我名叫赵忠,我是赵木匠的堂兄,堂弟赵斑他被恶匪逼得无路可走,在生死关头,只好带着小女儿,出外逃生去了!”

唐求怒道:“哦!何地恶徒,胆敢逼我百姓?”

唐求见无人敢言,便轻声问明赵忠后,仔细思索一会,告知赵忠:青城县正堂与赵木匠作主,并要他把木匠叫回来,县衙里有事与他商议。里政听了感激不尽,并表示一定把赵木匠找回来,拜见青天大老爷。

唐求听了赵忠悄声说明赵木匠的遭遇后,心中更是非常痛恨!决心要为青城县人除去一害以正视听!但这话深藏心中没有明言。他把修沟的事都安排妥当后,已是红日偏西了,这才和叶剑飞转身回衙。

今天这堂公案是在田坝里办理的,他感到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办理公务,比在公堂上!堂威下!办理民事方便和亲近!

今天老百姓更感道这位青天大老爷和气可亲,不说不跪拜叩头就见了官,还能同坐一起倾心相谈,这真是自已的人当了自己的官。

唐求回到县衙,已是红日西沉,玉兔东升的时候了。他举步进入后衙,见菲芝正忙着安排晚餐,这时他饥肠辘辘,即忙去帮助菲芝摆设桌椅准备就餐。

菲芝见心爱的人汗流满面,知他还未用过午餐,忙奉上一杯热茶要他休息一会儿共进晚餐!

唐求喝了一口热茶,起身要去请母亲和泰山大人,菲芝忙告诉

他,父亲和母亲即刻就要来,只是婆婆娘,她不愿来县衙,毅然决然地搬到常乐寺去了。

“哦!搬到常乐寺去了!”晴空一个惊雷,使唐求头昏脑涨地失坐在凳子上:“母亲,你为何弃孩儿一人去了?难道是孩儿不孝么!”

唐求心中非常悲痛;母亲哟,你几十年守寡的峥嵘岁月,艰辛苦磨的日子,竟然使你年未花甲,就已两鬓冰霜,老态龙钟了;多少生活的拆磨,多少辛酸的眼泪!在你的脸上留下那么多深深的皱纹,我好心痛啊!

母亲:你含辛茹苦地把孩儿养大成才,如今我刚步入仕途,虽然正忙于为青城县人,开创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但我还是有决夠的时间孝奉母亲以慰晚年?母亲你离我而去,孩儿问心自愧呀,心中的悲痛是难以治药的!

唐求虽然没吐一言,但他的心中以痛如刀绞,泪水洗面了。

菲芝忙掏出手娟拭去唐求脸上的泪水说:“婆婆娘说她不来,主要是经常劳动惯了,一下闲着没事做,那闲日子难得过呀!左右邻居的人都来劝导于她,她毅然绝然地卷起被子就走了,妻子心中更是痛苦,我们一家人都来了,为有婆婆娘不来,是我不尽孝道。”

唐求握着菲芝的手咽哽地说:“母亲走了,孩儿还能活命嘛!”说着茯在菲芝的肩上,呜呜咽咽地抽泣起来了。

菲芝说:“你中午还未吃过,现在快吃点晚餐,我就和你一同上

山去把母亲接回来!”

唐求点点头:“很好,夜幕尚未降临,我们去接母亲,还为时不晚。”二人慌慌忙忙,急急吞了几口饭充饥,就辞别岳父母大人,就要向<常乐寺>去。

唐求迎接母亲心中着急,人们都知道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谁也

劝阻不了他,在坐的人都没开腔。

顾先秦和竹藜君,见唐求思见母亲心急也不便劝阻,只好对菲芝说:“菲儿,贤婿今天劳累一天,连午饭都未吃好,刚才吃了两口米饭就慌忙上山,菲儿啊!你要沿途小心,仔细照料着他呀!”

这时叶剑飞牵来两匹快马,说要与唐求一路同行 ,唐求二话没说,就急急忙忙翻身上马,回身又伸手把菲芝垃上马背,菲芝还来不接回答父亲的话,唐求就拍马扬鞭,直奔凤栖山去了。

西阳还未落下,一叶残月就升上了山峰,层林萌出的嫩芽被夕阳照得如花绽放,这时两匹快马飞奔而来,八支马蹄敲击着山道上铺垫的青石板,嘀嗒!嘀嗒!的马蹄声,振动了空旷的山谷。

山道上踏着落霞回家的人群和归鸦一同走进山林,突然两匹快马闪过人群,人们回首一看,挥鞭扬马的是唐县令-唐大人,都顿然惊呼道:“唐大人,你何事如此慌忙?”

只听空旷的山谷中回道:“没事!是忙着去接母亲!”

人们只听到山间震荡的回应,但那快马以穿过了几重山

正是: 只为高墩引水流,群情激励奋蹄犹。

归来不见母亲面,拍马披星上九重!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