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里诗瓢> 第二部: 捧旨上任拯青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部: 捧旨上任拯青城(1 / 2)

第十五回

唐求得救长安外,拔刀也是受害人。

杨复恭一双阴森的眼珠,向书房内鬼密地骨碌碌的扫去,见房中没有外人,阴笑了一声:“嗨嗨!接万岁爷回宫啦!”

昭帝眉头一皱,心中骂道:真是条跌不掉的狗!但又转口说:“正想找你!”

杨复恭斜目以视,一字一句地问道:“什么事!那么重要?非得要找我不成!”

昭帝一听杨复恭目中无人的问话,心中很不是兹味,一个皇家的奴才,斗胆当着重臣之面口吐狂言,难道这还不是死罪么!可惜政权已经落入他的手中,无奈他何,要夺回政权只能从长计议。于是强忍下怒火,婉言相问道:“今科有人上交黑墨涂污的试卷,你看当如何处置?”

“是谁?如此胆大妄为!”杨复恭明知是唐求,正好是借刀杀人之机到了,佯怒地冷笑几声后说:“嘿嘿!罪是欺君!还不问斩么!”

昭帝不想再看到杨复恭那冷潮热讽的样儿;烦得不愿与他说话,

不愿听到他处处与自已为难的议论,希望他速速离开这个人世……

昭帝亭了一会才试探地说道:“就是那个川西举子--唐求,你看怎么办。”

“哦,是他,哎呀!一个小人物,一杀了之呗!”杨复恭无所谓地随便说:“这也值得大惊小怪!”

刘崇望一见万岁与杨复恭发生了争执,心怕激怒了太监集团,会给唐求带去杀身之祸!因此在口头上虽然没说:就是你指使的人去偷的试卷,但在心中也和昭帝一样,已经完全明白是他所为。这个阴谋未揭穿之前,刘崇望还是慎重地说:“我审问唐求时,他说是做完了试卷放在桌上的,而且还能全文背诵,万岁爷也听明白了,很赏识这篇文章。这试卷怎么会不翼而飞,那涂污之卷又从何而来,事就有这么鬼祟,你说这事当怎么办?”

杨复恭明知刘崇望有意把自已拉扯进去,才说出此翻话的。虽然为了要实现谋杀唐求的目的,还是不甘失败地昂起头,若无其事地冷笑道:“嗨嗨!你来问我干吗?你不是主考大人哇!任你的珠笔;点犬成虎,点蛇就成龙而飞天呗!”

刘崇望听了他讥讽的语言,甚是咄咄逼人,胸中怒火欲燃,也就当仁不让地说:“他既能当着万岁背诵原文,又博得万岁的欣赏,这皇家选拔人才,当尤万岁定夺,万岁爷点了头,就理当重用,你我就无可争论了。”

杨复恭这下可慌了,没杀到唐求反被重用,这还了得,寻思片刻忙托词道:“不可,不可!不可重用;没有试卷上呈,没有御笔金批!没有试卷公诸於天下,是不能入格的,这是先皇所例,当今如果破格录用,歪理难服群臣!”

聪颖的昭帝,已经完全看清楚了杨复恭的心思,实是排除异己,削弱皇家实力!他的巧舌:“以理服群”只不过是粉饰奸人的一块遮羞

布!奈何唐求确无试卷上呈,又无法说明试卷被人掉包,这使昭帝和

刘崇望都感到为难。看来奸人确实有令人知而难判的奸谋!

昭帝确实舍不得唐求,不说冤枉了他,更重要的是;毀灭了寄托在他身上的一线希望。皇榜公布,御笔亲点,有谁不服,于是拿出自已的主张说:“就让唐求留在翰林院听用吧!”

“留在翰林院!”杨复恭一听,这还了得,不仅是又多一股反对自已的力量,更在儿皇帝身上如虎添翼!心中更加不安,忙急力反对说:“带罪之人,入列翰林院会引起朝野动乱。赦他无罪,封个青城知县官,让他知恩图报地永忠于万岁,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一句话:“封个青城知县官,”提醒了昭帝,突然计上心来,不如“将计就计”给杨复恭一个顺水人情。让唐求回乡任个知县,远离朝庭避开奸人耳目,以便使他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招兵买马,壮大勤王之师有何不可!也效法当年县官颜真卿一样。 昭帝想得好,但他那里知道:老奸巨猾的杨复恭,为啥定要把唐求逐出京城,用心何在,所以他一听杨复恭八面玲珑的话,虽说不愿唐求离开自已的身边而远去,但只好按下内心的不悦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朕就依你之见,封个青城县知县吧!”

昭帝这么一拍板,杨复恭也高兴有机可乘了。当然刘崇望是不知双方的用意何在,因此没有话说了。

昭帝要杨复恭去传话,摆驾回宫。

杨复恭本来不想离去,但这掌控万岁行动的事,可不能轻意让给他人,忙答道:“好哩!”于是兴然迈开快步而去。

昭帝见杨复恭离去,身旁别无他人,便小声地口喻刘崇望,悄悄去急草圣招,命唐求奉旨赴任!

且说张剑目送师兄去后,一人忐忑不安地向宿舍走去,推开房门,忽见到地面上的一块木板欲开又合,忙去搬那地板时,又无法搬动!这才知道屋内有密道,这事实使他出了一头冷汗。

原来杨复恭的监控机关,就全在这暗道之中!张剑看在眼里,心中细细地想道:难怪师兄和自已的一言一行,甚至是生命,都被他们掌握得一清二楚,说不定就在他们恶极发狂的某天晚上,在睡梦中就变成他们的刀下之鬼了!他想到此,只觉得毛骨悚然!心情难安,好容易待到师兄归来,听了师兄的如实讲诉,两人一合计,都觉得昭帝求贤若渴是事实,而杨复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确实很大也不假,如此政权旁落的唐氏江山!急将崩溃在明争暗斗中!自已何必被他们双方挟持在暗斗中,默默无闻地去充当他们的牺牲品呢!不如一走了之。

张剑抬头一望日未过午,叫师兄收拾行李,自已去套车牵马。

唐求在房内收拾行里,不多时带着行李去到门前,张建也正好驱车赶来,两师兄趁无人之机,挥鞭催马嗒嗒而去。

张剑驱车向城外奔去,他知道只要离开杨复恭的监控,就能有一线生还的机会。

张剑他挥着鞭儿,催动辕马,若无其事地,大摇大摆的出了城门,回头一看,见后无追兵,这才心急如箭,快马加鞭地向回家的路飞奔而去。

俩师兄一路上只顾奔驰赶路,却忘去吃午饭了,此刻已是日落西斜,半日的车程离长安已经很远了,照理说完全避开了杨复恭的追杀。张剑虽然稍稍放心一点,但心中还是不十分安稳。此刻又觉得腹中饥饿难当,远远望见一遍怱茂的大枣林,想那林后定有人家,就能买食充饥了。只要避过杨复恭的追杀,迟吃午饭又算得了什么!

一箭之地挥鞭就到了,马车来到林边,原来是几株苍老的大枣树,树林后是黄澄澄的茫茫一遍,那有什么人家,全都是黄土山包!回头仰望树上,满树的红枣玲珑夺目,嗨嗨!正好充饥呀!张剑心中一想忙挂了马鞭,正要涌身一跳几冂飞上枣树,摘些红枣与师兄充饥。

唰!唰唰!身旁的树上,跳下来四个提刀的壮汉吼道:“要吃红枣,好哇!刀尖上来摘!”说完四把刀一其向张剑砍来。

张剑唰的一声,抽出腰间的梅花宝剑,用力一弹,寒光四射,那宝剑似如银龙出洞,怒风呼啸!扑簌簌迎着四刀削去,转眼之间那剑光闪处,血淋淋的断手,还握着断刀,就被利剑削落在地上了,倒在血泊中的壮汉滚地嚎啕!

张剑心想此地不能久留,忙挥鞭赶马上路,马车刚好上路,黄土包后又跳出几个手持长矛的大汉拦着去路:“正待你来受死!拿命来!”话音刚落,矛头直指张剑猛截截的刺来。张剑脚尖在地上一弹,飞上半空,让过来势凶凶的枪尖,他又怕师兄受到不测的伤害,忙在空中旋身一转,掉过头来俯身向着众汉,居高临下地冲杀而去,

只听到那宝剑弹击的叭啦啦的铿锵声,两个毛贼倒在血泊中动弹不

得,张剑落脚在车蓬上:“师兄你不要动,我能保护好你的!”

唐求答道:“放心战斗吧!不别牵挂于我!”

说时迟,那时快!还有四五支矛头向张剑的身前身后身左身右,飞蝶扑花一样的流水般刺来,他挥剑一划,一道寒光闪过,几把长枪全都被削成两截,五个大汉闪身跳开,张剑旋身飞起,直向近车的两个毛贼刺去,那贼也不示弱,跃身离地,挥动手中被削断的枪杆,流星追月般向张剑头上打去。

张剑飞起双腿向两毛贼连环扫去,毛贼只注意鸳鸯连环腿,可没主意到宝剑的回锋斩刺!唰的一声,两股鲜血喷射出窍,两毛贼倒在血泊之中,其他三人吓得哇哇后退!张剑无意追杀,意在忙于赶路。

张剑正要挥鞭驱马,只听耳后有人大吼道:“狂徒往那里逃!”

这时从树上飞下两位壮汉,各执一把三环大马刀,他忙注目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晚在房顶上夺剑会面的两人,张剑心中明白,是杨复恭指派来追杀的宫庭护卫,两位高手的出现,使腹中饥饿而又久战疲累的张剑,顿时感到危机四伏,但为了保护师兄,可不能独自逃走。此时对方以毫不留情的挥刀砍来,张剑鼓着全身勇气,旋身一转拔地而起,两护卫也飞身朴向张剑,张剑虚晃一剑,趁机落脚在车蓬上,两护卫一前一后,忽在头顶上,又忽在双腿上砍来砍去,弄得不能支撑的张剑乱了剑法,慢慢露出破绽。

两护卫呼喊一声:“好呢!”双刀如砍瓜一样向着张剑的头颅上,泰山压顶一般砍将下来,他只觉得眼前一片膝黑,在心中说道:

“师兄,我先走一步了”

忽听到当啷一声刀响,张剑定睛一看,只见一把青龙大刀,挑飞两把三环大刀,回刀一闪,将一护卫斩首在地,还有一护卫忽然拾起地上的刀仰天吼道:“杨总千岁,我忠于你了!”一边喊一边挥刀向仪士砍来,义士一听是杨复恭的心复,怒火中烧七窍冒烟地挥刀迎去,就在护卫闪身让过的时候,谁知大刀往回一收,这护卫就被回刀斩首了。

张剑仔细看着胯马横刀,身穿侠义衣履的义士还没开口,义士就问张剑道:“杨复恭为何追杀于你!”

张剑拱手道:“义士既知是杨复恭的亲信,为何不刀下留情?”

义士咬牙道:“难消心头之恨!哦!此地不是说话之处,请到营

帐中一叙!”

唐求捞开车帘道:“多谢义士救命之恩!”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