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国母,又岂非凡人呼?
头前三炷香,四柱不敢上,静静跪在阁中叩首。
教育,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武则天的脑海中,原来,为民,并非成为帝皇,而是去做一些有益于千秋后代的事情。
转身返回杜如晦画像前,功绩果然略有不同,只讲了他为后代创造的一些事迹罢了。说来也是一件趣事,杜如晦算得上大唐第一个老子靠儿子上了英魂阁的死人。
“他不值得跪拜!”
多看了几眼,武则天又返回了长孙氏阁中,“如此国母,当拜!”
后面的一些英雄事迹图、英烈拼死图,武则天看的很淡,他们都是为一场战争付出巨大贡献后战死的英魂,敬重在心,叩拜离开就好。
离开了英魂阁,武则天又跑去凌云阁,有程处弼给她写的明证,大部分地方她都能去转一转。
凌云阁第五程处默,一生功绩三万评,凌云九阁第一人!
看着李承天亲手给程处默挑选的雕像,还有那插满了香柱的香炉,她不由得恭谨了一些。
“武氏则天,朝拜程帅!”
一声一拜,连叩九门,方得停歇,注碑文于一旁。
程处默,人虽然木讷了一些,可他的功劳确实不少。
练两军而设一特种营,大唐特种作战的开创者。跟随尊上南征北战,定为当世第一猛将。更是尊上身边唯一护卫之人。
至于你说有人比程处默厉害?李承天会让他下去跟处默说道说道,程处默必须是第一,没有人可以跟他抢!
凌云阁顶有一处浮雕,四个字概括了一切“忠烈千秋”!
不畏生死,忠心耿耿程处默,何人堪比?
听闻,四虎每个上元、清明之时,都会到此与他喝酒,李承天也会到来,凌云阁封阁,任何人都不允许进去打扰。
大唐有两尊元帅,第一帅是苏烈,第二帅是程处默。
在武则天看来,只怕其余四虎,都将是帅位。
九阁,其实就是五虎、苏烈、王玉禾、禄东赞、松赞干布九人!
这是李承天最早的班底,这也是李承天的承诺。
跟随帝王起义征战者,只求后世出头,留名千古。李承天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凌云阁,凌驾于云之上,阁中九尊,天下避让。
回到华夏之前,有消息传来,柴令武为将,把陇西李氏灭族了,一个不剩,敢有牵连者,必死无疑。心狠吗?
若是换做秦怀英,他可能会屠城,以祭程处默在天之灵。
这一帮子大唐臣子,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包括李承天在内。他们的善良只是面对自己人时才会展现。
说到底,什么样的将军,什么样的兵。
“程帅,武氏告退!”
武则天离开了凌云阁,或许她可以争一下英魂阁,可凌云阁,她不敢,没人敢,这才是,从龙之臣该有的待遇!
羡慕?嫉妒?武则天摇头苦笑,人家值得,该得!
最后一处,封魂碑!
京华府内,大唐最著名的第三处朝拜之处,可惜平常人根本进不来。
此碑只记学子,甚至说,这是一座学府的私碑。
“武部长,这边请。”
“劳驾先生了!”
引路的学子武则天一个都不敢冒犯,先不说他们一个个来历不凡,但是未来成就以及脑中文采就不是武则天可以比拟的。
四四方方一处碑,高高大大比天长。
说的是夸张了一点,可那石碑绝对算是当世少有。
看着上面刻着的一个个人名,武则天心中难免心伤。
十四年,立府十四年,毕业不过几万学子,可这碑上就有数千人!
生平功过刻碑文,容学子瞻仰。
你说京华学府学子不可能成才?就凭着这个封魂碑,武则天就敢说,万世不灭,举世无双。
数千人,劳碌而死的就占了九成,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为民做事,心停而去。
似这等英才,还有几万人,大唐何以不繁盛?
其实武则天略过了一点,碑文难免有一丢丢夸张,主要是那帮子学子心眼太大了,想要一步达成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目标,不累死都怪了。
不到华夏,不懂生活,不入京华,不知天人。
冲着碑上无数天之骄子的名字,武则天,奉了三炷香,磕了九次头。
随后进入殿中一观,每一座木牌上都是一个人名,一堂之内千名牌,焚香祷告万世无忧。
最前方,只有一个无字牌,接待的学子答道:“此乃尊上所留,京华府掌院之位!”
怪不得,怪不得没有见过李承天准备的皇家陵园,原来,他早就选好了自己的未来吗?
在这里,为大唐造出更多的天骄吗?
“武氏则天,叩谢各位先生!”
顾不得额头青紫,此刻武则天身为一女子竟然生出了豪迈之情,如此作为,何人不敬?如此圣地,何人不拜。
“咚咚!”声想过,留下了血痕,可武则天丝毫不知,因为她眼前的地面早已被血红染色,这血,是学子血,更是先生血。
是帝国血!是大唐血!
“愿,大唐千秋万世!”
武则天最后一扣,转身离开绝不留恋。
虽然她很想留在学府之中,因为学府,有女先生,可她还不配,因为德行,因为做人。
三十年后,我武则天,愿为京华一择教!苍天可鉴!
两阁一碑,彻底让武则天打开了眼界,也爱上了这个霸道的国家。虽然还有其他很多处没有去,但最重要的,她看了,她拜了,她悟了。
今生有幸做唐人,来世再入种花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