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济公听家人回话,所有应用俱已全备,站起身来,同秦相李怀春一同往花园书房之内。
早见家人秦玉,端着一盆朱砂红杨子,里面放着一个刷子。和尚伸手拿起来,说:"大人要什么样都行。
"照秦桓头上一刷下去,立刻是粘着襁子的,都消肿归原。和尚一连数下,秦桓立刻肿消病止。
和尚说:"这病可有反复,必须好好休息。我今给写下一纸药方,如要犯病,看我这药方便好。
"秦相知道这是和尚妙法,请济公到前厅。李怀春说:"我可不能相陪。
我要告辞,还有几家请我看病,我要走了。"秦相派人送出相府。那济公在书房合秦相一谈,甚是投机。
二人高谈阔论,和尚对答如流,秦相甚为喜悦。说:"和尚,我哪能如你跳出红尘,在古寺参修,也不问国家的兴亡,也不问非是之成败,奉经念佛,打座参禅,说是一段乐事。
我虽然在朝居官,终日伴君如伴虎,有一些不是,便有身家性命之虞。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察吏安民。
不提当朝一品犹可,一提起来,更觉心中发慌。俗语云:官大有险,树大招风,权大生谤。
我自居官以来,兢兢翼翼,对于王事,诸凡谨慎,外面尚落了许多怨言。
哪里像你和尚如此清闲自在,无患无忧。常言说得好: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闹。
若不依我那药方行,他的病是越来越重。"家人赶忙回西院去告诉秦桓。
书中交代:秦桓他病好了后,便想起王兴夫妻。问家人:"我的美人在哪里?
"方一着急,脑袋呼呼又长起来,吓得家人急向西院里回报相爷。只才听得和尚一说,家人回来告诉秦桓。
秦玉道:"公子爷,方才和尚说的话,叫你照那药方行事,病自好了。
"想到这些,脑袋呼呼就小了。家人连忙来至东院报告相爷:"公子爷的病,一念和尚的药方就好了。
不然,不能得这样病症。我去看看。
是了,昨夜是那里闹鬼,我做了一梦,见老太师回煞归来,劝我良言。
我醒来就要传逾大碑楼止工,把众和尚放回。夫人说:这不过是心头想罢了,把我的善念打断,少时就闹起鬼来了。
和尚说:"夫人,不要着急。我来,管待立时就好。"说完,口中念念有词,冲定房中一抓,立刻夫人里面好了。
你看。"照定那里一条卧着的癫犬一扔,只听汪汪叫了两声,一滚竟自死了。
秦相说:"好利害!错说一句话,就得篆脑风。久后我在朝中居官,说话总要小心谨慎。
"秦相同和尚到书房内坐定,派人预备酒菜,就在此作通宵之乐。天有三鼓,只听外面风起。
秦相说:"不好,又到昨日闹鬼的时候了。
我合鬼打在一处,千万不可管。
"秦相在屋内一听,心中大为不安,候至天色大明,出去一看,只见那边和尚躺着不动,叫家人过去把和尚唤醒,到了里面坐下。
秦相说:"和尚,我这里给你换换衣服,送你荣归庙宇。"川家人去到外面,给和尚买憎衣鞋袜。
家人答应,去不多时,给拿了三身僧衣,都是上好之物,一身黄云缎的,一身白缎绣花的,一身蓝缎子的,三身连鞋袜,一百二十两。
秦相派书童侍候,和尚沐浴更衣。济公头一回洗脸换上衣服,到了书房坐了。
秦相把和尚赢的银两给他兑好,派家人把自己所乘之马备好,打全班执事,送和尚荣归故庙便了。
和尚说:"大人,可恨我与大人缘浅,相见已晚,离别甚速。今日一分手,不知何年才能相见?
不多时十几个家人都来,站在书房以外,大人说:"济公是我本阁的替僧,哪时来,不问我有什么公事,不许阻他,须回我知道。
他乃是本阁的替僧,送他荣耀归庙。"众家人答应,外面备马。和尚告别秦相,出了相府上马。
家人打着引马,头前边牌锁根旗锣伞扇,赶退闲人。街市上看热闹的人就多了,都要来看秦丞相的替僧。
和尚骑马来至灵隐寺,鸣钟擂鼓,聚集众僧。济公先叫监寺的:"过来。
我后面有银子,你给称五十两一封二十封,十两一封一百封。"监寺的答应。
济公说:"众管家,当着我和尚,代我传传堂谕。
圣僧要同你们这些和尚借钱打酒,要有钱不惜,登时送有司衙门治罪。
如瞧见,不叫偷。如违,当时推出庙门立斩。"管家~听也笑了,只可含糊答应。
众僧人一听,心想:"这庙里由他反了。"虽心中不悦,敢怒而不敢言。
济公把银子货二十家入,每人五十两,打执事的人每人十两。一个个欢天喜地,竟自去了。
和尚把新衣裳脱下来,包在包裹之内,仍被上旧袖衣,拿住包袱,信步出了钱塘门。
见眼前一座当铺,和尚进了当铺,把包袱往柜上一捺。掌柜的一瞧,一个穷和尚,穿着一身破坏,拿了些衣服,都是件件新,再瞧和尚直掀着帘子东瞧西看,仿佛是后头有人追他,他像害怕的样子。
当铺掌柜的说:"和尚,你这衣服从哪里拿来的?趁此说实话。
不然,给包上,我上别处当去。
这位大师父,不是方才骑着马由门口过去,做了秦相的替僧。你不认得了?
"大汉扛起来趁乱就跑,和尚不追。众人说;"和尚,把钱扛到哪去?
不知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