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诗文!”
……
“停!”李守一抬手,制止了四周的喧哗,“比诗文也太简单太俗套了,整个长安城里会诗文的人多如牛毛,估计我往人堆里扔块砖头砸到五个人的话,四个人都能写诗,这个比法根本就不新鲜!”
“而且刚才范才子也说了,让我出题,既然刚才的问题你们回答不出来,那不如这样,我再出几个简单的脑筋急转弯得了!”李守眼珠一转,想到了好主意。
“脑筋急转弯?”杨喧从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没错,这人思考其实都靠脑袋,聪明人脑袋里的筋很多,傻子呢,筋少甚至就一根筋!”李守解释道。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怪不得骂人傻就说他一根筋呢,原来是这么个缘故!就连杨喧闻言都点了点头,很是认可李守的这种说法。
“当然,杨侍郎脑子里肯定不是一根筋,而是二百五十根筋,简称二百五,算是顶尖的聪明人了!”李守又“夸”了一下杨喧,让对方很是错愕。
“不过你也别得意,这聪明的人反应不一定快,而反应快的人之所以响应迅速就是因为脑袋里的筋转的比别人都快,所以我要出的题叫脑筋急转弯,也就是除了看这个人是否聪明外,还看他反应速度快不快!”李守进一步忽悠道。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出题啊,别让大家都等着!”杨喧急道。
围观群众也开始催促起来:“就是,快出题,我就不信我的脑袋比别人差!我也是二百五!”
“你别吹了,老子才是二百五!”
……
范充栋也有些焦急:“西河郡公,请吧!”
李守应道:“好!请听题!”
现场立刻安静下来,想看看这脑筋急转弯的题到底有多难。
“我们大家都知道,几乎每个人的头上都生虱子,身上也会招跳蚤,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杨侍郎他娘就不生虱子和跳蚤呢?”
李守说出了第一个问题。
“我去!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一下就能答出来!”
“这个问题用不到二百五十根筋,老子半条筋一转就能想出答案!”
……
“哈哈!果然是胸无点墨,居然问这么愚蠢的问题!”杨喧开始大笑。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是因为杨侍郎的母亲身份高贵,起居用度都十分讲究,家里干干净净,再加上平时经常洗澡,所以当然不生跳蚤和虱子!”范充栋仰起头答道:“西河郡公的问题如果都是这种程度,那今天您输定了!”
“对呀,这也太简单了,西河郡公不会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吧?”
围观群众也开始嘀咕。
“回答错误!”李守忽然大声否定。
“什么?不可能!”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大喊。
“哈哈!因为杨侍郎他娘只能生出杨侍郎这样的东西,生不出其他玩意儿!”李守说出了答案。
当年老赵的小品他可没少看,刚好范充栋也姓范,所以这脑筋急转弯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哈哈!是生孩子的生!”小七也反应过来,跟着李守放声大笑。
“他娘的,原来是生孩子的生!”围观群众恍然大悟。
“听到答案后是不是感觉脑袋里有东西转了个弯啊?”李守好奇地追问。
“哎!你还别说,经过西河郡公这么一解释,我还真感觉脑袋里有东西转了个弯,怪不得叫脑筋急转弯呢?”有人叫道。
“你说我刚才怎么就没转过这道弯来呢!”有人开始后悔。
“是生孩子那个生啊!”杨喧感觉自己被李守耍了。
“对啊,你没读过书吗?连哪个生都不知道?那你告诉大家是哪个生?”李守质问道。
“是生孩子的生!”范充栋看着杨喧无奈地点点头。
“你他娘的跟谁一伙的?”杨喧见状气得不行,开始大骂范充栋。
“李守,你再来一个,我就不信我这二百五十根筋一根也不转?”杨喧非常不服。
街上的人也都停止讨论,开始听李守的下一道题。
“好吧,请听第二题,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经过一户人家,听他们在讨论一个问题:‘过年了,咱家就剩下一头猪和一头驴,你说咱们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我当时就觉得有趣,本想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但后来愣是没想明白这户人家到底是该先杀猪还是先杀驴,所以就想问问范大才子,你说他们到底应该先杀谁?”
说完这一题李守便盯着范充栋,想看他怎么回答。
有了第一回的经验,围观群众都不敢抢答了,开始瞪着眼睛看向范充栋,就连杨喧都盯着同伴不做声。
“这个!先杀猪!驴可以拉车干活,怎么能随便杀呢!”范才子终于有了答案。
“对!先杀猪!”杨侍郎附和道。
围观群众也跟着点头。
“范才子好厉害,驴也是这么想的!”李守笑着大声道。
众人一听李守夸奖范才子便以为他答对了,刚要出言附和,但再听李守后面的话,脑袋里便感觉又转了个弯,于是开始哄堂大笑!
“哈哈!驴也是这么想的,原来范才子跟驴的想法一样!”
“我看他不是什么才子,其实就是一头蠢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