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朝会上,女皇陛下黑着一张脸坐在上首,听着那些文武百官吱吱喳喳在商讨着丰城和嘉峪城的旱灾,有人甚至想到了让女皇陛下下罪己诏,因为百姓受灾多是因为皇帝德失引起的,希望女皇陛下为了百姓们着想,祈求上苍怜悯……
女皇听到这话,当下就将北城发来的奏章砸到那名大臣的脸上,大骂到:“你们这群尸餐素位没用的家伙,就会在这争得耳红脸赤,事实一点不干就会搬弄是非。”
女皇很少会对别人讲重话,大家也以为她是个没脾气的,但那个上位者会真的没有一丝脾气呢?
“你们看看,同样大旱的北城现在是个什么现象?再看看丰城和嘉峪城?当初三皇女在北城修的水库,你们是怎么说的?说她劳民伤财,说她大兴土木,说她以权谋私?还有丰城城主冯嘉宝当时是怎么弹劾她的?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现在好了,你们厉害了,两座城六十万人口都被你们这些人给霍霍了,要是你们再不想办法让百姓们挺过去,就都给朕滚去丰城或是嘉峪城挖水库去……”
女皇陛下气得不行,指着底下人的鼻子骂了一通,骂得大家头都不敢抬一下,骂完之后,甩袖就走,真真是痛快!
翌日,早朝的时候,明瑾也到场了,女皇前一天给她传了口谕让她出席早朝。
传话的内容大概是这么说的:“女儿,你已经偷闲了这么久,也是应该出来替朕管管这天下了。”
可能原话稍微委婉点,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明瑾来的不早不晚,刚刚好,不过虽然还没开始早朝,但其他官员都已经在场了,看到明瑾缓步走到一众大臣的前面,她经过的每一个大臣都不由自主的看向她。
只因,她在大殿中就像在自家后花园一样,信步闲庭,自在得很。
经过大皇女、二皇女的时候,还很有礼貌的跟她们打了招呼,站定之后也不像别人一样目不斜视的恭敬模样,反倒是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乡巴佬进城了,什么都觉得新鲜。
如果她们的想法被明瑾知道的话,一定大呼冤枉,她真的一点都不觉得这大殿有什么新奇的,她就是因为一大早被迫来参加这个早朝,心里不爽,才企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让自己开心一点。
却不曾想被人说成没见过世面的人,所幸明瑾不知道她们的心中想法,不然会更不开心了。
“女皇陛下驾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幸女皇陛下没有多久就来了,让大家对明瑾的关注也随着几声高呼声消失殆尽。
早朝跟往常一样,女皇陛下,问了在场的所有人是否有本要凑?
然后*进入一轮鸡毛蒜皮的商讨中,明瑾听着昏昏欲睡,眼睛都快闭上了,就听到自己的名字被Cue到了。
“……明瑾?!”
“啊!?”明瑾瞬间觉得瞌睡虫走了一半,瞪着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就见自家母皇颇是无奈的看着她。
好嘛。你有事就说事,我听着就是了,心里是这么想的,但面上立即端正态度,恭敬上前躬身问道:“母皇,您有何吩咐?”
女皇无奈的指了指站在大殿中央谏言的一名大臣,道:“瑾儿,你觉得张大人的意见怎么样?”
明瑾看了一眼,旁边的那个大臣,这个张大人明瑾认识啊,不就是之前弹劾她弹劾的最凶的那个御史吗?
“回禀母皇,女儿觉得张大人的意见看似是在救人,实则还害人。”明瑾见张大人欲要反驳,立刻堵住她的话,“张大人也不必觉得委屈,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张大人你提议让北城大开城门收留外来难民,虽说是为了救助受灾的百姓,但大家是否考虑到,北城是否能不能容纳的下这么多人,本来就仅能温饱的北城人们,现在还要让他们分出一份来给外人,若是这些难民都是些知恩图报、知道满足的人还好,但万一有些养不熟的,或是包藏祸心的人呢?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吧?若是不能保障家人的安全的情况下将人放了进来,就如同引狼入室……”
“北城的,基础设施就摆在那,就算是要收容难民,也收不完这么多人,而你收了丰城的百姓,难道就不收嘉峪城的百姓吗?到最后,非但难民没有救治好,反而将北城也弄得生灵涂炭,这就得不偿失了。”
“那难道就看着难民流离失所不管不顾?”张大人一脸不认同的反驳。
“非也,本殿下是不建议北城大开城门收容难民,但也没有说不管那些难民。”明瑾不紧不慢的解释着,心里却烦透这些自诩厉害的大臣们,从来只会瞎比比,你做什么她都反对。既然这么关心百姓,为什么她们自己不去赈灾?再不然将自己的私产捐出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