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老实的学渣自白,戚宣被逗的哈哈大笑,同情的说道:“二少这回你知晓读书的益处了吧,六爷跟秦术都是有名的佳人,你也该努力求学,不如朕下旨让你入太学。”
冯召召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心惊胆战的说道:“皇上饶了小民吧,礼记上的字我都认不全,怎样敢入太学。”
该学的知识,冯召召前世都曾经学够了。说实话圣贤书她不爱看,深邃的学问不想探究,只想在人世潇洒走一回。
秦二少对太学避之不及的态度,让戚宣很诧异。多少年郎做梦想进太学,遨游在知识的陆地了,二少的表现很不同。
“二少你在北方没有先生教诲吗,晚辈应该注重你读书。”
看六爷和秦术就晓得,秦家越来越注重对子嗣的教导,文武双全的秦术是秦家人的自豪。
冯召召一瘪嘴,抬头踢踢绣花的地毯,埋怨的说道:“我的身世想必皇上你已知晓,我不是嫡出的小辈,如何能失掉重用。我在北方小镇生长,小中央的读书人没几个。我体弱不能出远门,求学一事就耽误了。”
冯召召擦擦眼角,一副冤枉的容貌,“唉,都是老国公的错,为何不娶了奶奶,让我早早搬到京城。我若是早启蒙,这会儿说不定曾经中举了。”
戚宣不多提读书的事,发现二少非常有自信,说话很直白不惹人讨厌。
合上奏折,戚宣伪装不经意的说道:“史部官员的职责就是督察百官,冯尚书多次上奏,许是看重你。”
冯召召不孤负皇上的等待,跺跺脚说道:“欺人太甚,我一个不幸来京城认祖归宗的少年郎,又不是官员冯尚书凭什么弹劾我。亏他还是我的姑父呢,我晓得了,他定然称心大哥,瞧不上我真可气。”
戚宣见二少气呼呼的容貌,觉得二少没说错,冯尚书为人直瞧不起败家子。这样正好,戚宣不希望国公府和尚书府走得近,一文一武两家人,坚持间隔最好。
“二少莫生气,喝杯茶消消气,尝尝宫里的春茶。”
冯召召捧起茶杯喝茶,喝一口沉醉在茶叶的芬芳里,厚脸皮的说道:“宫里的茶真好喝,皇上有多余的茶叶,不如赏给小民吧。”
夏公公回来的快,递给冯召召一个雕花木盒,外面放着几根长长的参须。
冯召召跟皇上告辞,不想多跟言外之意的帝王打交道,太费脑筋。背着包裹,冯召召乐呵呵的分开。
戚宣背着手站在御书房门口,想到二少大字不识几个,感慨的说道:“秦家出了很多才俊,为何二少一听见读书吓得腿软。二少献人参有功,朕计划送二少入太学。”
夏公公笑眯眯的说道:“老奴猜二少的性情随了奶奶,那位女侠胆子大为人不拘小节,明知国私有家室偏偏黏上去,不是什么正经人。”
戚宣笑着说道:“这样也好,秦家哪里能代代出人才,好事儿总不能全落到秦家。”
冯召召懒得走路,雇了辆奢华的马车,躺在马车里懒洋洋的回国公府。
山上的一行人,由于二少进宫献人参,早早的回府。
瞧见冯召召回家,高衙内小跑到门口,启齿讯问说道:“皇上给了什么恩赐,那么大一株人参人间稀有,皇上有没有赏你一个官职。”
冯召召挑眉说道:“吾王小气赏我入太学,小爷我是什么人,一口拒绝了,宁可要几根人参须也不想进太学。”
钱成成跟马明辉凑过去,加上一个学习差的高衙内,三位摸不到太学门槛的少年郎,此刻用妒忌的眼神盯着二少。不必考试进太学,也就皇帝有那么大的面子当推荐人。
管家不觉得惋惜,二小姐怎样能进太学呢,太学读书幸苦,不如待在家里。
接过木盒,管家乐呵呵的说道:“我这就去找大夫,把参须处置了,小心的珍藏好。”
冯召召摆摆手说道:“鲜人参的效果好,不必当藏品摆着,交给胖厨师炖鸡汤吧,让府上的人滋补身体。”
高衙内一听快乐的拍手,奉承的说道:“二少你做事大气,小弟我佩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