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中国的大片领土沦陷。
在昆明的街头,不断出现来自沦陷区的青年学生。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一道道火线,只是为了在中国找到一张安静的课桌。
润泽第一次体会作为一个师者这么伟大。
原来读书是这么高贵的事情。
这一时间,他写了许多诗词、。
他甚至写了一本关于中国未来道路探索的专注,他开始接触黑格尔、马克思、共产党等诸多的哲学思想。
这个时候,曼琳怀孕了,但是缺医少药,曼琳身体虚弱孩子流产了。
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
曼琳哭了很久,她甚至跑到农村去问农妇怎么能将身体养好,再怀一个孩子。
三年后,她再次怀孕,这一次她很小心,孩子终于生下来了。
然而没有乳汁,孩子抚养的很是艰难。
后来还是请了一位农妇,勉强煮了面糊,糊弄一口奶。
艰难抚养,这孩子先天便是营养不足,这身体更是虚弱的很。
能活着已然很是艰难。
云南的天气潮湿多变,孩子的肠胃很是娇嫩。
吃的东西谈不上干净,谈不上健康。
这便是落下了腹泻的毛病。
这孩子刚到三岁,基本算是养活了,只是身体异常柔弱。
曼琳又怀孕了。
润泽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那课业的压力亦是很大。
润泽几乎廋到了皮包骨头。
家里仅有的粮食都留给曼琳。
每次吃饭都是推脱,自己今天是去张教授家,后天是去李教授家讨论课程,时间太晚就在人家吧饭给吃了。
刚开始的时候曼琳还是相信,后来每次都是这样自是怀疑的了。
这个时候,家家生活艰难,又有谁会天天留着外人吃饭,更何况,是的成年人,这样的口粮倒也不少。
至此曼琳在一天晚饭的时候,早早的去了润泽的教务室,躲在一边,看他到底在谁家去吃。
“盛教授还不回去啊……”一个同仁问道。
“我晚点,这里还有学生的作业没有批完……”
“那我先走了……”
“好……我来锁门……你慢走……”
这最后一位教授走了出去,润泽在批改作业……
约莫是到了晚上9点,润泽批改完所有的作业,又背了背新课,写了写文章,怕是熬不住了,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盏洋油灯,上面是个小锅,烧了些水,又从一个小口袋里拿出了一片山芋片,曼琳看着那山芋片已经发霉了。
润泽将这山芋片上的绿毛搓了搓,水开了,放在水里煮了煮。
连着汤喝了。
窗外的曼琳顶着个孕肚,脸上的泪水簌簌而下。
树影中似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她抬起手急忙抹干自己面颊上的泪水,慌忙离开了。
怕是到了10点,润泽回来了。
曼琳带着琨儿已经躺在了床上。
听见润泽脱去长衫的声音,曼琳道:“今日怎么又这么晚……我留了吃的在锅里……”
“你留给琨儿跟你吃吧……今天张教授请客,我已经在他家里吃过了……”
曼琳的泪水再次滑过……
强忍着说道:“我与琨儿都吃饱了,加上你也是够了……你不用这么给我们省……你的身体要紧……”
润泽停住了真在挂衣服的手。
一阵长久的无声……
一次轻微的叹息……
润泽知道自己的骗术被揭穿了。
如今这种情形之下,又能怎么办呢?
大国没有,又何谈小家……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战场步步败退,这何时中国人才能强大起来。
润泽恨不得能上阵杀敌!
但他自是一个文弱书生,一枚教书匠。
他所能做的就是口诛笔伐。
但是言辞激烈的文章,又有多少篇被退了回来。
暖先生被杀,国人中引起轰动,但愤怒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
相反延安方面,如同一个巨大吸引力的磁铁,听闻许多学子们都去延安了。
甚至美国人斯诺也去了。
若不是自己不在年轻,若自己跟这些学生们一般心中眼中只有梦想。
他也想西去北上。
他的压箱底的柜子下面存放了许多共产党的文章。
这些对他都极具吸引力。
润泽只想战争快点结束……
等到第二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润泽的生活更加艰难了。
原来生活从来艰难。
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
一夜北风紧。
老二明儿发烧了,高烧40度,老大琨儿肚子疼的满床打滚。
一个白天曼琳照顾老大,这才好了些,晚上老二又发起了高烧。
等到润泽回来,老二似乎已经快昏迷了……
润泽见到此种情况,便说必须尽快送医……
润泽穿上蓑衣将孩子抱在怀中,本是嘱咐曼琳照看着老大。
但曼琳担心老二,却是要跟着,润泽要将蓑衣脱下给曼琳。
曼琳说不用,润泽抱着孩子,裹着曼琳裹着孩子,一家三口朝着医院过去。
还好自己学校的医事部,有人值班。
唯一一针宝贵的退烧针终于在凌晨三点给孩子打上了。
孩子被救活了。
带着孩子早晨7点雨停了下来,两人赶回家去。
推门而出街道上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那报童吆喝着,说是抗战胜利了!
日本被炸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