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锦绣青梅> 114 恰如兄台这般,将来必成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4 恰如兄台这般,将来必成大事(1 / 2)

秦妄摇着折扇,忽觉一道探究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他笑了笑,开口道:“请府衙开堂,抓住钱庄老板,还百姓们一个公道。”

声音不大不小,也未有起伏波澜,传入百姓耳中,恰似无意穿堂风,孤倨引山洪。

不知谁起了个头,将他的话重复了一遍,众人纷纷高喊:

“请府衙开堂,抓住钱庄老板,还我们一个公道!”

许是想起那白白失去的银钱,百姓们越喊越激愤,有的甚至开始推搡府兵。

府兵虽配着刀,可也不敢伤了百姓,两方势力对阵,因着人数稀少,很快落得下风。

场面一度混乱。

秦刀趁机绕过身前的府兵,拿起鼓槌,重重地敲击在堂鼓上!

咚,咚,咚!

每一声,皆铿锵有力。

那府兵反应过来,慌忙拔出佩刀指向他,“刁民,快停下!你可知击鼓之人要受二十下杀威棒?就算你不怕,也不要连累了我们官兵!知州大人今日不在府衙,你若现在离去,我还能放你一马!”

森寒刀刃在前,秦刀面不改色,只重复着击鼓的动作。

很快,这声响便引来了府衙里的人。

朱门缓缓打开,两列府兵冲出来,一左一右地立在门前。

这些府兵,明显比之前看门的那批人更加训练有素,百姓们心生惧意,呼喊声渐渐小了下去,直至归于平息。

静默中,唯剩那不曾间断的击鼓之声。

“何人击鼓?”

府衙庭院中,传出一道男声。

谢锦词探着头去瞄,瞧见一位紫袍男子大步走出来,清俊的脸容上,双目狡黠精明。

那位刀已出鞘的府兵愣了愣,连忙收刀跪下,惶恐道:“二公子,您怎么出来了?不过是刁民闹事,交给属下们处理便好,怎劳您……”

“堂堂府兵,却对着百姓擅动兵器,你且自行下去领罚吧。”

“二公子,这……”

“我不想重复第二遍。”

“是!”

府兵咬了咬牙,掩去眸中不甘,快步走进府衙。

大公子赵楚阳在世的时候,颇为器重他,别说是拿刀指着百姓,就算是杀了人,大公子都会夸一句做得好。

他何时受过这般责罚?

若不是大公子惨死街头,知州大人再无嫡子,不得不重新培养继承人,这里哪有二公子指手画脚的份儿?

一个贱婢所生的庶子,还真把自己当成名正言顺的嫡公子了?

赵继水盯着他的背影,一字一句补充道:“除了领罚,再扣你三个月俸禄,降职一级。”

府兵身子一僵,走得更快了些。

赵继水低嗤一声,转向秦刀,“你是何人?击鼓为了何事?”

秦刀朝他抱拳,清晰明确地将来意说了一遍。

“秦刀……可是浔水帮那位双刀十八爷?”

赵继水不动声色地打量他。

秦刀皱了下眉,“赵二公子说笑了,草民已多年不用双刀,如今不过是浔水帮受雇的杂役。”

赵继水看了他半晌,笑道:“罢了,不过是个名号。今日之事,我自有决断,合盛钱庄欠下的银钱,皆由府衙归还,至于那卷钱逃跑的钱庄老板,我也定会派人追捕。”

说着,他对一旁的府兵使了个眼色,府兵立即取来银钱,组织百姓排成队列,凭借存钱的字据依次取钱。

领完钱,众人紧绷的神色终是舒展。

他们感恩戴德地谢过赵继水,欢欢喜喜地捧着银子离开。

自始至终,无一人对立在府衙门口,自发为他们出头,带领着他们前来报官的秦刀,言过一句谢。

人群散尽,长街露出原本森严庄重的面容。

秦刀微微一笑,对赵继水道:“赵二公子心善,草民感激不尽,只那银钱终归是钱庄老板欠下的,还望公子早日将其捉拿归案,秉公严惩!”

赵继水应得坦然:“是这个理,府衙一心为民,绝不会姑息作奸犯科之人。”

他见秦刀没有要走的意思,不禁扬眉,“对了,你好像还没有领银子,且拿上字据随我来,我亲自归还你。”

“草民并未在钱庄存钱。”

秦刀朗声,“公堂之外,击鼓鸣冤之人须受杀威棒,以证自清,草民既击了鼓,便应受下这顿刑法。”

赵继水颇有几分意外,“为了一桩与你毫无关系的事,你却甘愿受一顿杀威棒,倒是令人钦佩。如今浔水帮里如你这般正义凛然的人,不多见了。”

他眼露赞许,眸光流转过狡黠光芒,“不过律法之外有人情,秦兄弟虽击了鼓,但到底没有上公堂,这顿刑法,可以不计。”

“法不可废。”

秦刀态度坚持。

赵继水又看了他几眼,颔首道:“也罢,你随我进来吧。”

秦刀回头,对秦妄点了点头,决然踏进府衙大门。

远看着那道坚毅壮硕的背影,谢锦词内心感慨万千。

沈长风懒懒抱臂,笑吟吟道:“双刀十八爷么?这般执拗的性子,难怪在浔水帮混不出个名堂来。”

谢锦词不赞同地瞪了他一眼。

“兄台所言极是。人行世间,光有一腔正义恐难立足高升,唯有做到八面玲珑,该置身事外时绝不心慈悲悯,恰如兄台这般,将来必成大事。”

秦妄摇着折扇,慢悠悠行到两人跟前。

谢锦词蹙了蹙眉,忽觉自己看不透此人。

报官前,他坦荡得如同君子,如今却怎的和小哥哥一副德性了?

究竟是他太过善变,还是他将心性隐藏得太深?

总之对秦妄,谢锦词莫名不喜。

沈长风微笑,“秦兄不愧游历四方,眼界的确比寻常人开阔些。在这儿站了许久,我也有些饿了,临安我熟,哪家酒楼的菜肴和美人儿更佳,只怕我比秦兄知晓得更多。”

“如此甚好不过,还请兄台带路。”

言语间,两人已亲密得如同多年至交,并着肩缓缓往前走。

谢锦词望了眼府衙,皱着小脸儿跟上。

铜雀楼。

香炉青烟缭绕,雅致红木桌上,酒菜精致玲珑。

秦妄揽着貌美姑娘,朝沈长风举起杯盏,“初来临安,遇得长风兄,实乃在下三生有幸,此杯我敬你!”

沈长风亦是美人在怀,桃花眼底俱是春水,“秦兄过谦了。我平生并无什么大志,只好美酒佳人,两国美人各有风情,不知秦兄能否同我讲一讲,你们狄国美人的风采?”

他瞥向一旁的谢锦词,对上一双恨铁不成钢的水润鹿眼。

他弯了弯桃花眼,“词儿,我想起前些日子托瑢韵轩打造了一件儿玉器,你且替我跑趟腿,将它取来,我要赠予秦公子。”

谢锦词茫然。

沈长风催道:“还不快去?”

谢锦词闷闷地走了。

再迟钝也该反应过来,取玉器不过是个幌子,小哥哥这是故意支开她,想要单独与秦妄谈话。

她在雅间待了那么久,里头的两位公子只话风月,丝毫没有提及她手腕上的珠串。

书童打扮的小姑娘,站在长廊拐角处,轻轻掀开衣袖,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串绀紫色的珠子。

二十四颗奇楠香木珠,规整串在一根极细的孔雀羽彩线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幽香。

颗颗圆润小巧,上面还刻着奇特的纹饰。

应是某种花,可惜她并未见过。

出神间,雅间槅扇被推开,两位陪酒的美人儿相继走出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