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总直截了当地说:
“没有发生什么事。当时为什么提出所谓保留各自企业文化?那本就是为了促成工会批准股权转让的一个权宜之计,这对江南重工当时争取欧洲的几笔业务至关重要。毕竟,江南重工现在持有Boschler80%的股权,又怎么可能不向这个公司注入自己的文化呢?这个事情只要用脑子想想就都明白了啊!”
他笑了起来。
尹杰没有笑。等小崔总的笑声慢慢停歇才告诉他契约精神在欧洲商业文化当中的地位,告诉他西欧一切商业规则的基石就是契约文化。然后她严肃地说:
“所以,因为江南重工在那么重要的股权转让协议中做出了保留各自企业文化不变的承诺,我想,Boschler全公司上上下下,都选择了相信这个承诺。”
小崔总再次觉得脸上发烧。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一力提出的方案,因为他有海外留学经历,父亲觉得他比大哥更懂得把握欧美人的思维模式,因此忽略了大哥的不安,直接授权他处理此事。
“那您说,现在应该怎么办?说实话,离职的人太多……,我都觉得有点不正常了。”
“协议中承诺了什么,就按承诺来办吧。建议您和老Boschler好好谈一谈,听听他对这件事的处理建议。现在你们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她好奇地问:“只是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在这样一个课题上?”
“在这个地方花费时间精力是应该的呀。如果不向Boschler公司注入江南重工的文化,那和股权转让之前又有什么区别?那不还是原来的Boschler,而不是江南重工?”
“为什么?这样的Boschler为什么就不算是江南重工呢?”尹杰反问道。
“崔总决定购入Boschler的大量股权,您觉得是为什么?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公司很能赚钱,还能对江南重工的欧洲业务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吗?”她接着问,“难道说原来的Boschler在企业文化方面存有明显缺陷,不改变就会影响公司发展,或是会影响到江南重工对Boschler的管理运作?”
她无奈笑了起来,声音里并无半点讥诮。说:“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您可能想左了。如果没有上面说的情况,其实根本没必要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虚耗在这方面的。”
她真诚地说:“之前我曾经一再强调文化差异可能给跨境投资带来的困难,看来并没引起老崔总和您的重视。事实摆在这里,不考虑文化差异贸然行事,结果是什么?大量内耗和离职潮,几乎动摇了公司的根本!”
她顿了顿说:“确实,核心员工受制于协议仍然在岗,但他们现在的效率和以前的效率,比较一下,孰高孰低?”
小崔总被她说得有点羞愧,说: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加强对Boschler的控制力……”
“我理解您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事与愿违啊!”尹杰叹道,“现在,您对Boschler的控制力不仅没有加强,反而在减弱。就这么持续一段时间,或许依然能雇佣到其他的员工来推行你的这一套想法,但有价值的员工流失以后,这个公司的生机和活力也会随之流失。这将不再是老崔总当初想要的那个Boschler。”
“核心员工走不了。”小崔总有点得意。
尹杰暗暗摇头:“容我提醒您啊,一纸雇佣协议和禁业条款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他们真的想走,可以反诉公司欺诈哄骗。更有甚者,如果强行留人导致矛盾激化,您觉得Boschler就强大到怎么折腾都不会倒闭吗?江南重工投入的一亿多资金怎么办?”
尹杰向他介绍了力行木业的案例。
“力行的错误就在于忽视文化差异,强行沿用国内的经验,一步错步步错。”
最后,她问了一句:“您现在的处理方式,你父亲的意见是什么?他征战江湖那么多年,不太可能会同意吧?”
这话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崔总赶忙说:
“我还没有告诉他,想尽量自己解决。您也暂时别告诉他,行不行?”
尹杰暗自叹息,不过还是劝道:
“我个人其实很羡慕您呢!您有老崔总这样的父亲,经验丰富,财力雄厚,又懂得放手授权。有这么强悍的后盾您居然放着不用?”
看他似乎听进去了,尹杰继续点拨道:
“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无过于儿女成才。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天才,也没有哪个父母会期待自己的儿女无师自通。成长过程中碰壁难免,只要肯听建议,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这样的儿女会让父母很宽慰。”
她接着说:“如果您在父亲的建议下能学到他的本事,能真正取得成功,没什么会比这个让他更高兴。如果在他的帮助下,你能得到本地员工的认可,成功运营Boschler,实现业务的突破,我想老崔总会特别开心,也会放心让您真正执掌欧洲部分。”
小崔总感激道:“您说的有道理。我会仔细考虑的。”
尹杰又谦虚道:“因为对这个项目太在意,刚才我说话太莽撞了,希望您不要介意。”
小崔总慌忙解释:“尹总啊,我小崔不是不懂得好歹的人。您这是真心为我着想,我很清楚的。”
旋即他又笑道:“只是,尹总您是不是有小孩子了?多大了?看您面相年轻说话这么老成……”
尹杰汗,您是想说我老气横秋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