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家大臣们,则是开始了无尽的欺辱。
从那天董卓自封为丞相之后,董卓也越发的嚣张跋扈,整个朝堂,仿佛成了董卓的一言堂。
无论是董卓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有人反对。
但凡是敢反对的,最后都与自己的那些前辈做了伴,脑袋在城门外飘扬。
董卓的暴虐行径,也引起了世家集团们的不满。
本来你董卓以一介武夫,强压陛下认你做亚父也就罢了。
自封丞相我们也认了。
但是现在,但凡只要敢反对你的,直接就杀了,简直就是天怒人怨。
在怨恨董卓的同时,世家集团们也怀念当初董卓对世家大臣们以礼相待的那个时候。
不过,世家们虽然软弱,但也不是绵羊,任由董卓欺压。
暗地里,袁家,王家,杨家等也在开始谋划,看看能用什么办法把董卓这个人给拿下。
一开始的套路,也是世家们非常擅长的手段,利用议论,首先先把董卓的名声搞臭。
不过董卓的名声好像也不用搞臭,毕竟自从自封为丞相,且发现世家们软弱的本质之后,董卓就越发的张扬。
尤其是大权在握,直接导致董卓自己心都已经飘了,所做的事情越来越过分。
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不说,甚至自己好色的本性也直接暴露出来,经常夜宿皇宫不说,还传出了肆意侮辱皇妃等事情。
所以在世家豪强们的推波助澜下,董卓的恶臭名声也传播的越来越广,在百姓们心中,更是成了吃人心肝的魔鬼。
对于董卓的张扬跋扈,老一辈的世家豪强忍得了,但是年轻一辈的却是忍不了。
尤其是以袁绍为首的年轻一辈世家俊杰,更是如此。
在袁绍看来,董卓不过一介匹夫,一个区区的边关武将而已。
当初如果不是他给大将军何进建议调董卓进京的话,谁知道董卓还在那个旮旯角里面玩泥巴?
可以说,自己是董卓的知遇之恩的恩人,董卓理当要对自己遵从。
但是如今,董卓不但无视自己这个恩人不说,居然这么欺辱世家。
是可忍孰不可忍,又有一天,董卓不顾世家的建议,强行推行一条命令的时候,袁绍再也忍不住了。
直接跳了出来,指着董卓的鼻子大骂:“你董卓是想干什么?是什么意思?
如此的上下准备不分,你是想准备造反自己做皇帝是吗?”
说完之后,袁绍不顾董卓的反应,直接把手一甩,便离开了皇宫之中。
而离开皇宫之后的第一时间,袁绍也不敢久留京城洛阳。
毕竟董卓的凶名早就广传,袁绍也不敢赌董卓会不会冷静,顾及袁家的势力放过自己。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袁绍还是赶紧逃离了洛阳。
而等到董卓反应过来之后,当场暴怒,破口大骂他袁绍算个什么东西。
同时也当即命令散朝。
经过袁绍这么一闹之后,董卓也失去了继续朝会下去的想法。
回到自己的府上之后,愤怒的董卓便找来李儒。让李儒拟写通缉袁绍的命令,想要全国通缉袁绍。
但是与董卓不同,李儒还比较冷静,自然知道通缉袁绍将会出现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李儒并没有听从董卓的话,第一时间去发布通缉袁绍的命令。
而是苦口婆心的耐心劝到:“主公还请冷静一点,袁家与其他人不同,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影响力非凡。
如果我们真的通缉袁绍,与袁家撕破脸皮的话,对我们着实不利,万一到时候袁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煽动他们的门生故吏作乱的话,那到时候就十分的麻烦了。”
听到李儒的劝解,愤怒的董卓也冷静了下来,略微一想,好像也是。
尽管心中还是十分的愤怒,也瞧不起袁家等软弱的世家。
到就像李儒说的那样,到时候不可避免的会给自己这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最后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不对袁绍发出通缉的命令。
但是袁绍这么大胆,敢当众反驳董卓,让董卓失了颜面,所以董卓也不会让袁绍那么好过。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袁绍逃离洛阳,到时候很大概率会逃回袁家的老家,汝南。
在汝南哪里,袁绍经营了五六年的时间,影响力早就根深蒂固。
如果让袁绍回去汝南的话,到时候掌控了汝南郡的袁绍始终也是一个麻烦。
所以李儒又给董卓建议,让董卓给袁绍换一个辖地,虽然不能让袁绍少一块肉,但至少也能恶心恶心袁绍。
所以最后,董卓撤销了对袁绍的通缉,同时,还说自己非常欣赏袁绍这么个年轻的俊杰,所以对袁绍的过失既往不咎。
不过鉴于袁绍的大才能,所以不能让袁绍就此埋没,希望袁绍能够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于是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让汉献帝刘协下旨,封袁绍为交州南海郡郡守,让袁绍好好的治理当地。
好家伙,这下子轮到袁绍傻眼了,自己想回到汝南郡,自己的老巢,到时候就算董卓想对自己做什么也无法做到。
可是现在倒好,董卓直接封自己为南海郡守,这不是把人往死里死里逼。
你若是封在大汉其他州郡也就算了,大不了袁绍也捏鼻子认了,毕竟现在大汉其他地方总体来说,虽然差了汝南很远,但也还算可以。
可是交州南海郡算什么?那可是自古以来流放犯人之地,烟瘴之地。
你董卓把我弄到那里去,分明就是要我袁绍死。
尽管袁绍已经把董卓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一个遍,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在朝堂上冒犯董卓在先,董卓现在此举,意思就是我不计较你袁绍之前的行为,但是你袁绍也不要不识抬举,最好老实一点,乖乖听话。不然的话,就别怪我董卓翻脸不认人了。
无奈,袁绍只得接受了董卓的这个“好意。”
没有办法,不接受不行。
先前在朝堂上呵斥董卓,董卓已经看在袁家的面子上放过了自己一次。
但是若是自己再不识相,不去赴任的话,那么董卓就有正当的理由对付自己,抗旨不遵这么大的罪名,袁家还扛不起。
所以袁绍只能把牙咬碎,咽回自己的肚子里,老老实实的去南海郡上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