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强汉从传道开始>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欢而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欢而散(2 / 2)

“谭陈安排下事宜,给老人家把东西都卸下来放好,我先走了。”

说完后王允便离开了。

苏离黄兴等人面面相觑,而后跟着王允的背后走了上去。

王允走的并不快,不消一会儿众人就追上了王允的脚步。

“公子我们就这般离开了?”

苏离开口询问,一般来说他基本都是叫王允校长。可是这会儿他却是叫了王允公子。

“留在哪里干嘛?让老者看着我们提心吊胆?”

王允语气无奈。

“那这件事就这样完了?”

苏离再次开口。

王允想了想却是摇摇头,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只不过他知道如果实施起来估计又是一个大工程。

现在的商盟在做的大工程已经很多了,他不知道如果再加这样一个工程会不会把商盟玩蹦。

王允来到近海里的时候就想起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

或许因为地理位置相近,具体地方王允不清楚。不过王允却是感觉大概的地理位置就在此处。

说到近代南通,不得不说到清末状元张謇(jian,三声)。

出生于1853年的张謇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

其一生主张实业救国,在那个士农工商阶级固化的时代。

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以状元身份兴办民族企业。

不得不说在那个时代他算是独二人,不过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状元都去从商了,大家自然也对商人偏见没有那么大了,随即而来的就是中国民族企业宛若雨后春笋般发展。

张謇对于中国近代发展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伟人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在张謇的规划下,近代南通城市规划和建设与西方近代先进规划理念几乎同步。

唐闸镇成为布局合理的工业镇,天生港作为港口区。

南通城南长江边狼山镇成为宗教区和游览风景区。南通城则位于唐闸镇、天生镇及狼山镇之间。

四地之间彼此之间自然分布着绿色的田园,城乡相间,各自可以合理发展,但又相距不远,中间有河道及公路连接,在城市功能上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城三镇独特的城镇空间布局。

到1920年,南通的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南通以老城区为中心形成了一城三镇的城市布局。

直至1927年,上海市政府才提出“大上海计划”,明确提出港口计划和全市功能分区规划等。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对南京、上海、重庆、无锡作过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整体、全面的城市规划建设才逐渐在全国展开。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城非南通莫属。

王允所想便是开发近海里,将它打造成一个新一代的现代化大城。

不过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王允却是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对于苏离的提问王允选择了沉默。

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看看的,现在王允就想着快点处理完盐贩一事,然后自己考量下近海里的地理位置。

如果可以的话王允是想建设一个新的“南通”的。

那是对一位伟人的缅怀,同时也是想借助“南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资源发展出一个近代城市。

现阶段除了槐里现在的大汉没有什么什么工业城市。

近海里这儿当初能成为近代轻工业第一大城,必然有着独到的优势。

槐里现在就是一个偏向重工业的城市,发展南通确实是一个可行的计划。

“我有其他想法,我想给他们一条或者很多条活路。同时也是给更多的向他们这般困苦的人更多的活路。”

王允这般告诉了苏离。

苏离对王允自然很了解,王允这话一说出来苏离便知道王允有针对阖闾城的大动作了。

“公子对阖闾城有发展想法?”

黄兴自然也明白王允所言的意义。

王允点点头。

“也许吧。”

得到王允的回答黄兴下意识的就想劝阻,不过王允却是没有肯定。

不过黄兴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公子,进五年的商盟计划都已经排满了,如果想建设近海里的话。

难度很大!”

王允仍旧只是点点头,他不知道怎么给黄兴等人答复,一切都需要自己看看再说。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