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的泥巴搞定了,用来包裹鸡的东西却不好找,原版叫花鸡用的是荷叶,但这个地方和季节可找不出荷叶来,饶是虞辛也没有办法。
他只好去找节目组,看看那边有什么东西能用来包裹叫花鸡。
节目组对虞辛的举动亦是万般好奇,他们也想知道虞辛到底想怎么做,于是出奇的配合。
虞辛找了一圈,勉强找到了节目组给食物保温的锡纸袋,找叶子是不可能了,只能用这个将就下。
正宗的叫花鸡还要在鸡的外层包裹一层猪网油,这样烤出来的鸡更油香肥嫩,现在他们肯定没有这个条件了,只能一切从简。
把腌好的鸡用锡纸密密实实包裹好,然后,在大家迷惑又期待的目光中,虞辛把和好的泥巴一层一层糊在锡纸外边。
虞辛,这是在做什么?秦时臻替大家问出了疑问。
裹上一层泥巴是为了隔绝明火,没有了这层泥巴那不就和烤鸡没有区别了?泥巴能降低热传导,保证鸡肉缓慢均匀的受热,这样烘烤出来的鸡肉会更软烂多汁。虞辛耐心地解释道。
另外呢,泥巴和锡纸还能把烤鸡牢牢包裹,将鸡肉和调料的香味焖住,不会发散,烤出来的鸡香味更加醇厚。
原来是这样。大家恍然大悟。
【学到了学到了,原来还有这种做法】
【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叫花兔,叫花猪,叫花牛?】
【叫花兔就算了,叫花猪和叫花牛那得用多少泥巴?得烤三天三夜才能彻底烤熟吧】
【话说那为啥要叫叫花鸡呢?】
嘉宾们同样有这个疑惑,虞辛一边往上裹泥巴,一边娓娓道来:
叫花鸡的来历有个故事,据传,古时候有个乞丐,有天偶然得到了一只鸡,为了不让人发现抢走,就用荷叶将鸡包起来,然后用泥巴包裹成团藏在一个地方,等入夜了再偷偷享用。不巧的是,他藏鸡的地方恰好起了一场火,等乞丐再去寻找时只找到了被烤得干硬的泥团,奇怪的是泥团却传出扑鼻的香气,乞丐打开一看,里边的鸡居然正好被焖熟,且味道鲜美多汁,比他之前吃过的鸡都要好吃,他就用这新奇的做法开了店,最后发扬光大,名字便叫做叫花鸡,乞丐也靠叫花鸡成了大富豪,古代的皇帝吃了他做的鸡都赞不绝口。
他声音清淡的讲着前世听来的故事,嘉宾们和直播间的观众都听入了迷。
【怪不得叫叫花鸡,原来还有个这么有趣的来历】
【好有意思的做法,改天我也要亲自试试!】
故事讲完了,鸡也糊成了一个泥巴团,虞辛把它埋进篝火中,只靠篝火的余温不足以将鸡烘熟,又在上边重新生了火。
另一边,烤鸡在沈瞳的精心照顾下均匀的变了色,鸡皮烘烤得更加紧致,牢牢锁住了内部的汁水。
是时候往上刷调料了,虞辛用盐、辣椒粉,花椒粉、白糖、孜然调出烧烤料,倒入橄榄油和一点酱油,就地取材用松树枝做了一把小刷子,将调料均匀的刷到鸡身上。
一刷调料,烤鸡的香味顿时浓郁起来,在场的人都快一天没吃东西,这时候忍不住团团围在烤鸡旁,闻着香味默默咽口水。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温度下降的飞快,他们坐在篝火附近,倒是不怎么冷。
刷上油的鸡皮被烤得滋滋作响,呈现出一种极为漂亮的金黄色,没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能抵抗这种声音。
好香
好香啊!
到底什么时候能烤好!
烤鸡可是个耐心活,虞辛来回旋转着烤鸡,刷了好几遍调料,保证每一寸皮肉都浸润上调料的味道。
终于,在大家快要忍无可忍的目光里,虞辛划开表皮看了下,宣布烤鸡可以吃了。
香气扑鼻的烤鸡从架上取下,大家心急的顾不得烫手,撕下一块就往嘴里塞。
焦香的表皮裹着嫩滑的鸡肉送进嘴里,复杂美妙的香气一下占满了整个口腔,让人幸福地甚至想落泪。
两天了,整整两天了,他们终于吃上了一顿像样的饭。
他们不是没吃过烤鸡,但这种从抓鸡到柴火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亲眼看着它在篝火上被一点点烤好的感觉无可比拟,五分的味道也能吃出十分的好来,更别说这烤鸡本来就是十分的美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