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1 / 2)

在种地之前,采集者有将动物的粪便以及发酵后的内脏埋入土地中增肥。所以,植物在这里的生存条件绝对比野外要好得多。

在虫族的栽培下,这些小麦顺利抽穗。但受限于原始基因,它们的产量极低,颗粒稀疏。

偶尔有几株又高又饱满的小麦在低矮的同伴中间堪称鹤立鸡群,它们过于显眼的外表引得鸟雀前来偷吃,以至于在收割阶段虫族不得不分出人手去驱赶小偷。

于是,采集者们从第一批小麦中挑出了颗粒较为饱满,麦穗较长的几株留种,然后将再度发芽的种子重新种植。

野生小麦的优势便是成熟快,两个多月就能从种子长到成熟。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秋季可以采收三轮。

盆地中的天然优势使得昼夜温差较小,使得这里的气候变化较为稳定,也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与此同时,采集者提供的营养液又在潜移默化中改造这些农作物。这么做可以让野生的农作物在一轮又一轮的更新换代中往良种的方向靠近,直到达到极限。

肉眼可见的,第二轮小麦的茎叶明显比第一轮更加强壮,抗倒伏能力也更强,或许在收获的时候能够给虫族带来惊喜。

当虫母的时间久了,就连尤莱亚也忍不住怀念人类社会中的美食。比如松软可口的面包,爽滑筋道的面条,还有最关键的各种调味料。

但是,在一切开始之前,还有一项新的问题摆在眼前。

那就是,没有各种特殊菌种。

反复思考了很久以后,尤莱亚决定以酿酒为基础,从中培育出醋酸菌和面包酵母菌。虽然过程比较迂回,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办事也不算坏。

第一轮被淘汰掉的小麦正好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材料,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酿酒的第一步是制曲。

将脱壳的小麦研磨成粉末状,在加上合适的水揉捏成团,然后置于温度、湿度合适的地方静置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小麦中的淀粉能够转化为糖,并培养天然酵母菌。

等到酿酒的时候,将发芽的小麦苗和虫族自制的酒曲混合后装入木桶,再送入酿酒室。其中的温度被控制在三十度左右,以便酵母菌迅速繁殖,剩下的便交给时间。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部分生出霉菌的木桶被虫族取走清理。

第一轮小麦酒的酒精浓度并不高,真正合格的陈酿还需要通过反复蒸馏的方式增加酒精含量,然后埋在酒窖中长期储存后才能被生产出来。

在寒冷的地方,酒精能够快速补充热量,其易于燃烧的特点还能帮助点火,做饭时加入酒也能给菜品去腥提香,可谓是万金油一般的存在。

将小麦制成的初级酒水放在空气中等待一段时间,能够发现液面上方会出现一层薄膜。发酵过渡的酒水中会出现大量的醋酸杆菌,它们能够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然后,就可以收集其中的菌种加以培养,用于酿醋。

培养的菌种远比自然状态下的菌种活性更强,能够大幅缩短酿醋的时间,和接种的成功率。

口感酸涩的醋可以为食物增添独特的口感,还能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当然,小麦酒中的酵母菌还可以用来制作面包。只是目前巢穴中储存的小麦数量不足,只得暂时放弃这一方案。

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在松软可口的面包上抹上天然水果制成的果酱,风味更佳。

小麦的作用并不止于酿造酒和醋,尤莱亚也没有忘记另一种能够迅速提供大量热量的食物——糖。

在原始丛林中找不到甘蔗和甜菜等能够用于制糖的农作物,只能暂时用更加容易获取的麦芽糖来替代。

发芽的小麦中富含极高的糖分,将出芽三天左右的小麦打碎,然后往混合物中加入一定的水和土豆淀粉,于六十度的环境中静置大半天。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淀粉被转化为糖分,在经过提纯后就能得到珍贵的麦芽糖。适宜的温度会让这一过程加快数倍,有效缩短等待时间。

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出汁水,弃掉滤渣,放在大锅中熬煮并及时搅拌。等到蒸发掉不必要的水分后,把其中的粘稠液体放入器皿中冷却,最终收获麦芽糖。

在心情不佳的时候,糖分能够带来快乐。配合羊奶、野鸡蛋还有麦芽糖就能做成最简单的甜品,偶尔享受一次也无妨。

刷上麦芽糖的烤肉也看起来更加诱人,让食欲进一步增强。

说完了农作物和调味品,牧场现在的情况也蒸蒸日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