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2 / 2)

“阿姊,你回来啦,路线可有定了?”

家中,季凤迎来相问。

季胥道:“定了,方才还找乡啬夫办了咱们姊妹仨的传,只是咱们要出郡县,去处远在幽州,县廷办不下来,要递交给郡守审核,得七八日才能办好,正好趁这日子,好好的备行李。”

一面道,一面盘开竹簸上晒的饭粒,指甲一掐,已经晒硬芯了。

季凤道:“日头好,早上煮的那鬲米,倒出来都晒干了。”

煮过后的饭暴晒脱水,便成了一种叫“糒”的干粮,热水一泡就能吃,出行生火不便时,用凉水泡久些,也能泡软了来充饥。

第88章

糒一共晒了十升,她另炸了十块面饼,不好炸多了,春夏之际水汽重,没吃了容易返潮。

除此外,带了二十升舂好的稻米,这些都是主食。

还买了一个温火的小炉,并个两只手掌能圈住的小铁釜来用,倘若路上方便捡点柴生火,也能吃上现做的,因此打火的燔石,姊妹仨的碗筷,一并带了。

主食与简便的炊具有了,还缺容易保存的菜,便将家里能拔的菜都拔了,有春韭、菘菜、葵菜,趁日头好,都晒成了菜脯,并春日攒的蕈脯、笋脯,收在布袋口里,吃的时候用水先泡发。

蔬菜有了,她在家里转了圈,将西屋梁上的两只大火腿取了下来,包好了一并带上,腊肉是吃完了的,这火腿是家里唯一的,容易携带的肉类了,才只吃了一次,只有点皮外伤。

“阿姊,要不要再带几个鸡子?”季凤道,便把家里剩的鸡子,一半煮了,一半新鲜,都包好算在行李里了。

这些已有的吃食,肯定没法带够三千里的量,不过应急时吃一吃,边走,还可以在集市买了新鲜的来补给。

听陈邮人说,有的乡亭附近因过路客商多,自发形成了亭市,乡下不比县城夜禁严苛,夜里甚至还能买着东西,若遇上了,便适当买些吃的用的。

这吃的有了,还得准备穿的,时值五月末,楚越这边早晚有些凉,到中午日头盛,穿件单的都嫌热。

幽州在北方,她们所去的蓟县,她在舆图上看了,上辈子文科生苦背的地图竟然派上了用场。

脑中对比一番,大概是后世北京的纬度,比她们这的气温要低个几度,不过最快也得六月才能到,那会儿都有暑气了。

因此季胥给妹妹们备了两身单的襦衣,换洗的小裤自是不在话下。

至于她自己的,原有的不穿了,去了布肆,同掌柜的道:

“想给我同

胞兄长买两身成衣,他与我身量一致,掌柜的看看可有合适的尺寸?我试了若合身,也好买给兄长。”

少时,她从布肆的里间出来,只见铜镜里一身男子打扮。

粗布的短褐,下穿带裆裤,足腕到膝下斜斜的扎着白布条做的行縢,这样轻动也变的轻捷。

至于头发,也不挽女娘常见的椎髻了,她全都束扎起来,用一块帕头包住头顶,形成个牛心的模样。

她特意在褐衣里头穿了件高领的中衣,遮住半个脖子,看着像是喉结也被遮住了。

再说身高,此时男子身高常见在七尺二到七尺三之间,她身长七尺二寸,并不突兀。说话时再将声线压低些,也就与外头的男子相差无几了。

最后买了两身褐衣,出行在外,男子装扮要方便些。

此外,想着早晚温差大,还备了床绵被。

另想到这车东西,万一下雨,得有遮盖防水的,便买了张大油布。

这油布还有另一作用,她在牛车的四角固定了四根空心竹节,里头插上小一圈的竹棍,将油布支起来扎好,便成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不过这是没法子的情况下应急的,她们还是尽力找驿站、逆旅、乡亭落脚,要安全稳妥些,毕竟现在可不是后世的钢筋水泥世界,不说贼人,就是山里的虎狼熊罴,出门都是要提防的。

另还备了照明的松明,雨天的斗笠、蓑衣、木屐子。

并些日常的小物件,不在话下。

总的包了三个大布橐,两个小布橐,码放在牛车上。

最要紧的五个银饼,季胥衣襟内放了一个,裤腿里缝死了两个最后用,另两个分别塞在布橐的深处了。

袖口就放了些钱袋子装的五铢钱,总有五百个,这不比银子,五百个很重了,相当于在超市买了板鸡蛋,并将它们全塞袖子里的重量。

凤、珠身上则各放了五十个给她们应急的,说好了,若有走散的情况,妹妹们原地等候,季胥去找。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