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1 / 2)

虽然并不涉及系统完整的化学知识,却足够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最后?,扶苏还呼吁,虽然草木灰易得,只需要一把火,但大家可?不能?为了贪图它好用?,盲目地砍树烧山啊。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不可?竭泽而渔!

这篇科普小短文随着军报,被日行八百里?的西北好马捎回?汴京城,传到官家的桌案前,只用?了三天。官家还以为西北有什么紧急军情呢,撕开信封一看,愣了一阵,又笑了一声?。

“肃儿?不愧是肃儿?,人虽在西夏,还惦记着大宋的民生啊。”

他感?慨万千,又把文章看了两遍以后?,让内侍送去给《求知报》编辑部?去了。主编沈括见了天子?近侍,先被被吓了一跳。再看到他袖中揣着文章,定睛一看文章署名,又被吓了一大跳。

赵肃?不就是——太子?殿下?

沈括脱口而出道:“太子?殿下不是在西夏么?”

“您这是哪儿?的话。”内侍不满道:“殿下身?在关外,便不能?有感?而发么?”

沈括:“……”

“是我狭隘了,低估了殿下心胸。”

沈括也来了兴致,想知道太子殿下人在西夏有感而发,会在文章中吐露何种豪情?是否有范公戍边时“千嶂里,长烟日落孤城闭”般的水准呢?

据说,殿下当年四岁轻取三元,还是梅尧臣之弟子?,写的文章定然不会差到哪去吧?

看着看着,沈括的神色变了。这篇文章与他最初所想截然不同?……也很难用?文笔好坏来评价。它当中没有横刀立马、收取十四州的豪情,所写的竟然是谁也没注意过的土灰?

内侍见人半晌不语,冷不丁又来一句:“怎么样?沈大人?殿下这篇文章能?发表么?”

沈括顿时一个哆嗦:“当然!”

莫说这是太子?殿下的文章了。就算是知名不具某某某,就算毫无?文笔可?言,他也要登、必须得登啊!这哪里?是才子?言志之文?分明是指点老百姓生活的宝书!

“某马上?派人加印,印在头条!”沈括拍着胸脯承诺道。

内侍得到答案,心满意足地走了。

但沈括叫来书局的人后?,除了吩咐他们加刊加班以外,还多嘱咐了一句:“这次《求知报》的印量,比往常加一倍。”

“加倍?”书局的人失声?道。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你也不看看这篇文章的署名是谁!”沈括说。

事实证明,沈括极其?有先见之明。早在《求知报》诞生之初,大家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的时候,就凭“太子?殿下”的供稿,销量生生突破一片天。

如今《求知报》持续连载了四年,销量已经趋于稳定,但扶苏的声?望却在与日俱增。

而且自从太子?殿下从西北运来青白盐,福泽了汴京男女老少后?,就再没有动静。这是他自从青白盐事件后?的首次举动,焉人不引人关注?

“本期有太子?殿下文章刊登”几个字被报童们传过大街小巷,往常习惯了自己?不买,听?茶博士、借邻居报纸看的人们,都忍不住叫住报童,从口中摸出两枚铜板买上?一份。

报纸到手?后?,他们先不看内容,先扒拉到目录页里?,找到“赵肃”两个字,或喜出望外、或珍而重之地摸个两遍。

这可?是太子?殿下登了文章的回?数,和别的不一样。就算他们自己?不看,留着收藏、或者让自家孩子?好好学学也好啊。

而在逐渐被纳入大宋版图的云州,自然也有《求知报》的发售。只不过,和当初扶苏、苏轼二人私发刊物不同?,现在发售的《求知报》内容全部?和汴京方面接轨。

而身?为一州之通判、前《求知报》资历最长的编辑,苏轼自然不会错过,甚至期期不落。今日他照例拿起报纸,一眼不经意扫过题头,眼睛锁定某个字眼,立刻破防了。

“殿下他不是在西夏打仗吗?”苏轼大声?哀嚎道:“他怎么还有空发表文章啊?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吗?”

苏轼从来没做过实务官,初初上?手?一州的事务,就算是二把手?通判,也让他力不从心了好一阵。他甚至不得不把让苏轸搬来住一阵的计划延后?。因为实在太忙了,忙不过来。

好在苏轸似乎有自己?的事在忙,也主动写了信,说自己?要留在汴京一阵子?,让他在云州照顾好自己?。

“可?恶,这一点不……”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