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1 / 2)

说罢就摆了摆手:“我看妙悟也等?不及了,你们二人自去玩耍吧,我就不多扰了。”

妙悟早等?着私下和苏轸说话呢,立刻站起身来告辞:“多谢娘娘!”

待苏轸也行礼告辞后,就开开心心拉着她往外了。两人走后,曹皇后的神情愈发变得古怪:“她既有婚配,看来是我多想了。”

“您就未必猜错了啊。”曹皇后身侧的侍女?提醒她说道:“先帝他……当年的刘太后,亦不是二婚女?子?”

曹皇后:“……”

她撑着头叹气:“我倒忘了这茬。”

莫说刘太后了,就连她自己?也是寡居过几年,才被选入宫中的呢。

唉,你们老赵家的传统,唉。

至于怀疑自家年仅八岁的孩子,有那等?心思之事,曹皇后是眼睛也不眨,一点儿?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前朝后宫,满朝文武,谁会真正把肃儿?当成八岁的小孩?而且《礼记》规定:男女?七岁就不同席。八岁,也不早了。

不然,还?有什么能解释肃儿?远在云州,还?要特别来信拜托她呢?难道他真的闲到无?聊,宁拆十座庙,也要毁一桩婚吗?

扶苏:我是!我是啊!

如果扶苏知道了几百里之外的曹皇后误会成这样?,一定会顿感晴天霹雳,然后对着自己?亲娘哀嚎:你们往上?数,别数老赵家的,要看就看老嬴家啊!

更?何况,他是经历过社会主义洗礼的新时代战士,两辈子的孤寡人士,心中除了大宋和十六州,再无?其他!

好在曹皇后也只是停在猜想上?。她连自家儿?子不想当太子都准允了,怎么会对他的感情生活指手画脚呢?还?是让妙悟和那苏家的小姑娘一道相处吧?看两人的性情和谈吐,应该交往起来很合得来才对。

事实也确如曹皇后所预言一般。

苏轸出了坤宁宫,随着妙悟来到了她自己?的住处,感觉呼吸也顺畅了许多。一来炭火没那么足,而来就算皇后再平易近人,那也是皇后,寻常人都会感到些压力。

在年龄相仿的妙悟殿下面前,苏轸就觉得自在多了。

何况,她的住处中的陈设,简直让苏轸宛如一只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一般:“莫非这是……整整四年的《求知报》么?”

“对呀对呀,是我一期一期攒起来的,你要看吗?”

苏轸如饥似渴地点了点头。

眉山路远,当地书局能力有限,每一期的报纸都要靠抢的,总有苏家来晚了没抢到的时候。她尚未出阁,又不好上?人家家里找当家人借阅,每一次都深觉得遗憾。

但她又不愿意为了一份报纸写信麻烦京中的父亲和弟弟。

妙悟:“那你看吧,想看哪期看哪期。”

至于“要爱护”、“别弄丢”之类的话根本不用?她嘱咐的。苏家阿姊一看就是极妥帖、极细心的那种人,做不出搞丢之类的事儿?。

妙悟给苏轸找了一个?光线好,坐着舒服的地界,自己?也去看书去了。苏轸未免好奇:“殿下日常都看些什么呢?”

“喏。”妙悟把书封一抬。

“……《齐民要术》?”苏轸十分不解,脑袋上?冒出个?大大的问号。

比起这本,应该是班昭、长孙皇后她们的著作更?符合公主的画风吧?

“你知道我阿弟,也就是太子他弄出来的棉花和土豆吧?”

苏轸点了点头。

这两样?东西,在眉山她都见过。不知道让多少人吃饱穿暖,免于饥馁寒冷之苦的。赞颂棉花的《捧雪集》还?收录有她阿弟的文章呢。

苏轸忽然意会到了什么:“所以……殿下你也想效仿太子?”

“对啊,要是能从书里头,发现什么崭新的作物啊。农具就好了。”

话说到这里,妙悟看了看左右,忽然凑近了对苏轸细细声音道:“而且,我阿弟跟我说,如果我真的发明出什么了,他就去帮我求阿爹,就是官家,让官家不让我出嫁。”

“……啊?”苏轸手中的报纸掉到了桌上?。她飞快地把报纸捡起来,确认没有缺页、折角,爱惜地将之平铺在桌上?,方?才缓过神来,回应起妙悟大逆不道的话。

“身为女?子,怎、怎能不嫁人呢?”

“官家,您有事找我?”

另一边,苏轼见官家就没那么拘谨了。一来是他性格开阔之原因,二来君臣四年,彼此又因为扶苏有一定的熟悉,彼此都不陌生。

“朕业已?听范卿说了,你凭蛛丝马迹猜出肃儿?身在云州。写给他的信,也一齐捎去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