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夫人自知失言,忙道:“是为娘糊涂了,阿瑜,既然你决定不去找二殿下,那我也不提了,他这样聪明,应当有办法解决。”
等母亲走后,袁长瑜意兴阑珊,看着河边来来去去的人群出神。
忽然有一辆马车在河边停住,从里面走下来三个人,其中一位姑娘穿着浅粉色忍冬纹高腰襦裙,肤色白皙,瓜子脸精致小巧,眉眼含笑,如朵木芙蓉般明丽。
五官有些眼熟,袁长瑜目光不经意掠过时,略微吃惊。
这好像是孟清泠!
记忆里,小姑娘有些沉默,不是经常说话的,但现在看起来竟是这样的光彩耀眼。
她马上就想到了裴亦秋。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该不会二人真有什么,这孟清泠才会如此神采飞扬吧?
可是,裴亦秋真会看上她吗?
如此目下无尘之人,怎可能看上一个家世普通,也无才名的姑娘?她记得,那次画画,裴亦秋还罚她重画一张的,也许他只是想教好孟清泠。
但这答案始终有些牵强人意,袁长瑜莫名不悦。
后面一条画舫缓缓行来,停在侧边,俞琬隔着栏杆与她道:“阿瑜,你可看见孟三姑娘了?真巧,她居然也来京河,我们一同做过陪读,不如请她过来一道赏月?”
袁长瑜笑了。
俞琬真是贼心不死,这回又要借孟清泠来气她。
“有何不可?你若请得来便去请吧。”她难道会怕面对孟清泠不成?
俞琬确实是来看笑话的。
袁长瑜想嫁谢绎,结果谢绎竟败在谢琢手下,她听父亲说,天子最近明显更喜欢大皇子,而曾经与她相配的“金童”裴亦秋,又主动亲近孟清泠,袁长瑜一定极为受挫。
俞琬道:“你既不反对,我便派人去请。”
谁料她转头一打量,却见孟清泠也上了一条画舫。
那画舫的精致华丽竟不输于她的。
孟家竟如此富裕吗?俞琬意想不到。
她马上吩咐船夫将画舫靠近。
从祁府到京河距离不短,所以谢琢送来的御膳即使放在食盒内也已经凉了,枫荷就跟银花点起了小火炉,祁烨则带着外甥女跟外甥在船头观赏河景。
他还买了好些河灯。
孟序没什么兴趣,不曾动手。
孟清泠放是放了,但没有许愿,只是将几只河灯仔细摆成一朵荷花的样子,漂漂亮亮地浮在水面上。
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孟序第一次发现姐姐内心里其实也有个小女孩。
不远处忽然传来俞琬的声音:“孟姑娘,难得你也在这里,不如来我画舫上一同赏月吧?我把阿瑜也请过来,我们许久没有聚过了。”
那姑娘什么心思,孟清泠当然十分清楚。
在宫里时,俞琬好几次提到裴亦秋,就是为对付袁长瑜,这次也是一样。
“对不住,俞姑娘,我答应今日要陪舅父跟弟弟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孟清泠婉拒。
俞琬也不生气,只惋惜道:“没什么对不住的,我只是有些遗憾,在宫里时我就挺喜欢你的,如果你是因为别的原因不愿答应,我真的很伤心。”
孟清泠:“……”
附近也有不少画舫,俞琬的声音不算小,自然就传到了别人耳中。
左侧一条画舫上出来个姑娘:“上回我在首饰铺遇到孟三姑娘,都没来得及好好说话,你就走了,今日有缘再次遇见,当真欢喜……我听说当陪读的姑娘都多才多艺,像袁姑娘就是琴画双绝,俞姑娘也不相上下,孟姑娘你想必对琴棋书画也很精通吧?不如让我们开开眼界。”
不知不觉四周已围了好几条画舫,舫上的姑娘笑着附和:“是啊,我们都没被选上,可见孟三姑娘有多出众。”
说实话,她从来都不怕展露才艺,前世在魏国公府,她就是奔着扬名去的,但现在她无心如此,甚至都怕过于出色引起太后注意,又来一个指婚……
何况,她们明褒暗贬,哪里是真心想看才艺。
孟清泠淡淡道:“那我只能让众位扫兴了,想必你们也知,我还在养病,身子不适,请见谅。”
“……”
生病可做一切的借口,毕竟谁那么恶毒会逼迫病中的人呢!
姑娘们无言以对。
正准备散开时,忽然有一条形势古雅的楠木画舫从旁行过。
有姑娘认得,惊讶道:“是裴家的画舫!”
“该不会是来找孟三姑娘你的吧?对了,你身子不好,许是没请到名医,既跟裴公子关系不错,怎不请他帮忙呢?小事一桩啊。”
眼瞎了吧?这画舫明明只是路过!
祁烨忍不住了,指着那几个话最多的姑娘斥道:“你们这些长舌女,再给老子多嘴,老子……”刚想说割她们舌头,被孟清泠拦了下来,“舅父,我们去别处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而无论她是什么身份,是前世的皇后,是此时搬出孟家的三姑娘,都避免不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