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浸春潮> 浸春潮 第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浸春潮 第64节(2 / 2)

可这位向来疼爱他的老臣,眼中却只剩怜惜与痛色。作为两朝元老,太师所虑远比他这个太子要深远得多。

他终究太过信赖太师了,以至于始终不愿相信这位与自己情谊深厚的长辈会突然改变心意。

或许,终究还是因为担忧他的身子。怕他这般病弱之躯,既无精力也无能力去争夺皇位,更遑论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在这位老臣眼中,为君者首要的便是强健的体魄。他见惯了皇室中血雨腥风的争斗,哪个皇子不是要在豺狼虎豹般的对手间周旋?

即便是那个刚从外寻回来不过两年的陆呈辞,单论体魄也远胜于他。

可谁人知晓,太子虽疾病缠身,却怀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他能容常人不能容之事,忍常人不能忍之苦,为达成夙愿可以彻夜不眠地钻研。

这般既怀柔情又具韧性的儿郎,普天之下实在难寻。

并非所有天家子弟都野心勃勃,他不过是想好好活着,同时怀着济世安民的宏愿。

自幼所受的教导,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谋略与胸襟。单论他研读的典籍、设计的战船与火炮,便是举国上下无人能及——即便是陆呈辞也望尘莫及。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终究敌不过命数。

他唯一战胜不了,也再挽回不了的,唯有那个沈姑娘。

曾有那么三个月光景,他倾尽毕生温柔,将满腔深情都付与那位姑娘。日日细心呵护,只盼能暖化她的心,让她也生出几分情意。

那段时日里,两人时常相伴,她望向太子的眼神渐渐染上了别样的情愫。虽不曾有过逾矩之举,但眼波流转间自有一种灵犀相通。

那是心与心的相契,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欢喜,恍若在茫茫人世寻得了独一无二的知音。

这般光风霁月的人物,但凡与他深交过的,又有几个能不动心?

但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揣测。

世间人人皆有不得已,各有各的难处与隐衷。

每个灵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光华,而他们的缘分,终究是差了一步。

姑娘生就一副倔强心肠,任凭太子如何温存相待,即便她眸中已掩不住欣赏与可怜,仍要强自保持着分寸。

那日的情景大太监记得分明。正月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太子与沈姑娘在亭中围炉而坐。

太子望着漫天琼瑶吟诗谈笑,说起平生抱负、书中趣事,还有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月佳话。

姑娘静静坐在一旁,听他温声细语,看他神采飞扬的眉宇,笑得是那般明亮,仿佛她眼里看到的是一轮皎洁的月亮。

可即便如此,当太子再度向她表露心迹时,那姑娘仍是“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连连磕了几个头。

她说自己早已心有所属,说家中还有未婚夫婿,恳求太子放她与祖父归去。

太子直挺挺地立在漫天飞雪中,看着她倔强地一次次俯身叩拜,听着那些决绝的话语,整颗心仿佛被刺穿。眼眶红了又红,最终将泪水强压在眸底。

良久,他伸手欲扶她起身,她却执意跪着不肯起:“若殿下不允臣女携祖父离去,臣女便长跪于此,直到殿下开恩为止。”

那一瞬,连他这个太监都忍不住怀疑,往日姑娘对太子展露的温存笑意,那含情脉脉的眼波,还有偶尔流露的悸动,莫非都只是为了讨太子欢心,好换得祖孙二人回去?

莫非太过善良,在可怜太子这个病殃殃且努力的人。

那日,雪下得实在大。

太子俯身要去搀扶,姑娘却倔强地不肯起身,任凭大雪落满肩头,任凭唇色冻得发紫。

后来,她哭了。

跪在雪地里无声地落泪,泪水涟涟而下,一声声祈求太子放了她的祖父。

他分不清这眼泪究竟为哪般。

是为祖父的安危忧心?是为违心抉择而痛苦?抑或……是对这病弱太子的怜惜?

还是动了不该动的心?

无人能窥见那颗心里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思。

太子就那样屈尊蹲在她面前,等着她起身。可左等右等,那抹身影始终倔强地跪在雪地里不动。

东宫上下宫人望着太子单薄的身躯渐渐被大雪覆盖,冻得唇色发青却仍不肯起身,纷纷扑通跪倒一片。

人人都为这个好不容易觅得些许温存的太子揪着心。

说来那姑娘也矛盾得很,若说她狠心,偏又泪落不止;若说有情,却始终不肯起身。

这般僵持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太子支撑不住倒在雪地里,姑娘这才哭着站起身。

太子这一病便是数日,缠绵病榻难以起身。而姑娘也将自己锁在房中,既不探视也不出门,就这般硬生生把自己囚禁起来。

最后,太子凭着那股韧劲慢慢好转,只是心上的伤,怕是再难痊愈了。

他平静地饮尽一碗碗汤药,而后主动走到姑娘房门前,郑重向她致歉。即便得了道歉,那姑娘也再未对他展露过笑颜。

后来姑娘也病倒了,昏沉数日不醒。太子守在榻前寸步不离,太医诊脉后只说这是心病,再经不得半分刺激。

望着那张憔悴的面容,太子终是选择了放手。

是的,他放手了。

那日他在房中独坐许久,再出现在人前时,眼眶红肿得厉害。

他很失望。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