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刺杀我失败,是你武艺不精,自作聪明待在渠水河岸打探消息,结果自投罗网,是你脑子不灵。你看你,被人利用了以毁容手段苟且偷生,在你同伙看不见的时候守口如瓶,在你同伙看见‘你’的时候,你为了自己洗脱罪名信口雌黄……”
“别说了!”此人终于忍受不了尉窈一句又一句的讽刺挖苦,痛苦喊道:“你别说了,我,我招,我都说,我都说。我也姓薛,叫薛直孝,尉官长,其实你在平城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了。”
还在牢房的寇猛、元瑀、陆恭之一个个惊骇无比!
什么?这厮真是薛直孝!
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尉窈的佩服!
薛直孝知道难逃一死,既然交待了原先身份,其余事情更没有必要隐瞒了。
他说道:“不管你信不信,我只杀了薛癞子一人,他的家人我不知道死于谁手,我顶替他身份时,他的家人已经死了。交待我做事的人,武艺极高,不输寇猛。”
“前年陛下派我监督漕运,我大意了,在洛水河岸与人饮酒,夜里被人袭击,把我摁在水里,差一口气我就呛死了。那是我仅有的一次,听那人开口,他说出我家里有几口人,住在哪里,威胁我如果不听他的,我的亲族一个都活不了。”
“那晚,人们以为‘薛直孝’死了,我被他锁在地窖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一天只吃一顿,他派一个叫刘顺的人给我送饭,让我每天往脸上涂脓,我的脸、我的手,就那么一遍遍溃烂、结痂,溃烂、结痂……”
“有一天,刘顺往地窖里扔下一个人,那人满脸癞,拿着刀,看见我就鬼叫着砍,我夺过刀,轻轻松松把他杀了,装到七个瓮里,然后出地窖,用独轮车推着,把那些瓮推到一个小院。那就是薛癞子的家,从此后,我成了薛癞子。”
第421章 线索,思量
夜半,北边瑶光寺、城南报德寺的钟声稍有先后的响起,告知人们一天光阴已过去。钟音覆盖洛阳城,从地牢走出的尉窈一行人全都熬红双眼,待钟音静寂,陆恭之感慨:“愿薛家人地下有知,知他们的冤情不再长埋地下,终是书于案卷,报于光明。”
可惜的是,薛直孝只是一支命不由己的箭,掌控他命运,命令他刺杀尉窈的主谋,仍严严实实包裹于茧中,想揪出这个主谋,得耐心地在一桩桩案子里抽丝剥茧。
明早布置陷阱诱薛直孝的同伙现身,谷楷心里不踏实,问尉窈:“属下知道把薛癞子押往皇宫的举动,是向他同伙表明官府已确定薛癞子是刺杀少卿的匪徒,只是属下不明白,为什么是押往皇宫,不是送去诏狱?”
尉窈:“如果薛直孝受不住重刑审问,在司州署地牢就招了,何必去诏狱换个地方受刑?此等重案少有一个人行动的,明知犯人有同伙,官府却冒风险把他转至诏狱,他的同伙不怀疑是陷阱么?”
谷楷:“明白了。”
尉窈心中头绪繁多,毫无困意,她不回廷尉署了,在地牢边借一廨舍,想到什么在纸上写什么。
先写的是“薛直孝、漕运”。
薛直孝被毁掉前的官职是“大司农丞”,掌管水路运粮。
尉窈将自己化身为那个主谋,“她”迫使薛直孝毁容,暗查薛直孝的亲族人口,迫使对方以寻常渔民的身份潜藏,潜藏一年之久,难道仅为了伺机刺杀某个官员?不,如果是她,如此费时费力掌控薛直孝,主要目的应和“大司农丞”这个官职的利益有关!
简言之,当时谁担任“大司农丞”谁倒霉!
所以她顺着这条线索要查的,一是查接替薛直孝“大司农丞”的人是谁,二是谁能迅速得知薛直孝的任职消息,并有能力调查其家中情况。
尉窈加三个字:武力高。
谋划此事的人,武力远超薛直孝。
她紧接着写“刘顺、刘腾、梁玄童、张安姬”。
据薛直孝供述,他被放出地窖后,一直过着薛癞子的捕鱼生活,刘顺是宦官刘腾的长子,此人每个月从他那买鱼,以此方式给他足够的粮食,助他缴纳赋税。刺杀她的命令,便是刘顺传递给他的。
尉窈在刘顺、刘腾之间又加两个字:皇宫。
尉窈虽然对“主谋者”有诸多猜测,但有一点可肯定,对方是权贵!权贵下达命令给刘顺这样的小人物,一次、两次还行,经常见面可就不便了,无论权贵常去刘顺生活的环境,还是刘顺常去权贵生活、游乐的环境,都不合适。
二人非要直接见面的话,那“主谋者”何不直接找“薛癞子”呢?由此,尉窈推测,刘顺和“主谋者”之间还隔着至少一个人!
这个人,极有可能是刘顺的养父,宦官刘腾。
尉窈在宫学教书时,和此阉臣打过几次交道,之后极少听到对方有何风闻,可见官运寻常。
她在刘腾后面写下“梁玄童”,原因是刘腾另一个养子刘浑曾被人挑唆,犯蠢跟踪她,刘腾惧怕她阿母,特意为此事在宫外找她阿母解释,解释的话语里就提到“梁玄童”这个女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