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大魏女史> 第5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1 / 2)

胡乌屋不急躁,也不气馁,她自信天赋聪慧,考不好绝非自己笨,更非平时不勤奋,而是教她学诗的夫子能力不行。倘若她去年就在平城求学了,诗章魁首未必是尉窈!

八部分馆。

第一轮小试结束,奚骄松口气,他刚好全答完,今回他必须考进前三,去崔学馆训义学舍听一段时间的课,否则跟尉窈的诗章水平差距将越来越大。

尉族学馆。

李夫子宣布第二场试题,考的是诗序的掌握,同样每人一百枚竹简,在给出的诗序截句后,写出下句截句。

这次的考试形式令一些小规模的学塾无法参加,倒不是缺空白竹简,而是题库出来后,至考试开始的时间很短,普通学馆来不及找那么多会写字的人帮忙备考题。

这类学馆的馆长无法保证同时间段联考,自然申请不到题库,导致自家学子比权贵小学的缺少一次联考经历以及经验。

步延桢所在的学馆便是这种情况。

馆里的解决办法,是让步延桢他们来尉学馆外面等着,等尉氏学子们考完以后,夫子负责抄题库,诸弟子各凭本事,找相熟的尉氏学子询问考试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各学馆之间的学徒有很多都互不相识,也就没人注意杜通定。

诗经一舍里。

题目:卫国并为威虐。

尉窈写:百姓不亲。

此诗序出自《邶风》篇的《北风》。

题目:兵革不息。

尉景写:男女相弃。

此诗序正是尉窈给他补课时讲到的,出自《郑风》篇的《出其东门》。

题目:鹊巢之功致也。

尉蓁写:召南之国。

此诗序出自《召南》篇的《羔羊》。

换作从前,尉蓁或许会把这道题跟《召南》篇的《鹊巢》一诗搞混。现在不会了,尉窈告诫得没错,每天都得温习从前学的诗章,哪怕当时背得再熟,搁久了都会生疏、记忆混乱。

这道题曲融也答出来了,因此更感激杜夫子,夫子说了,要抽空把之前学过的诗,全帮他温习一遍。

原来腹有诗书是这种飘然感觉!真好。曲融越发觉得段夫子教学不如外面捧得那么高,真正教得好的,是杜夫子,幸亏……

他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吓到,赶紧排斥杂绪,继续答题。

题目:仁人不遇。

尉茂写:小人在侧。

此诗序出自《邶风》篇的《柏舟》。

他书写这四字,笔力刚劲!从前段夫子带病上课的种种情景,浮现于脑海。夫子,我和尉窈、和诸同门会为你报仇的!

崔学馆,文音学舍。

主监考姓韦,韦夫子坐不住了,他快要被该学舍的主讲学师程夫子叹气叹成筛子。程兄啊,至于嘛,学馆不就重新调整学童,把那几个最调皮捣蛋的放在你文音学舍了么,一名顽童难教,十名顽童反而好教。

韦夫子起身巡一圈考场。

先去看最镇定自若的长孙斧鸣,都传此学童《尔雅》学得一塌糊涂,不代表《诗经》也……

劣徒!

就这种劣徒也能到崔学馆里来?!

看这劣徒答的都是啥!

仁人不遇……不遇人人。

兵革不息……爱息不息。

鹊巢之功致也……鸟之窝也。

韦夫子继续往后走,停在了正咧大嘴笑的亥也仁跟前。笑屁!考试你一题不答傻笑个屁!

亥也仁抓脖子,赶紧装着答题。嗯……不好装呀,此题不会,换枚竹简,嗯……字不认识,再换。

韦夫子只巡了半圈就坐回去了,刚坐下,和程夫子异口同声:“唉——”

尉族学馆。

第三轮小试开始。

李夫子宣读考题规则:“此场小试叫……你问我答。先由我提一句截诗,先抢答出来的学童作为第一提问人,从众同门里选择一名回答人。”

“由第一提问人,自行念诵一句截诗作为题目,回答人需在一息间隔内,答出下句截句。”

“答出来的学童,可作为第二次序提问人,仿效之前的规则出题。注意……已经被选过的回答人,不能重复选。”

“倘若回答人在一息内答不出正确截句,我会记录一次下等成绩。回答人轮流一遍后,仍由我提一句截诗,继续如此循环。”

“凡出现成绩被记录三次下等者,结束考试。三次下等成绩的学童留下,和另外四个诗经学舍的四名学童加题再试,当场评出本月联考的最末等。”

一片倒抽气声响起。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