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灾难有了自己和沈家各出六十万两白银来购买粮食,应该能少很多灾民。
她之前大肆花银子也就是为这次的粮食生意做掩护罢了。
自从那次动手打了太子,她总有些忧心,觉得自己的抓住的太少了,总让她有一种危机感。虽然师父占卜过太子的前程,但她还有隐隐有一种不安,那就先从赚钱做起吧。
反正那么多银子一时半会儿也挥霍不完。根据她的算法,这次蝗灾过后,她手里的银子应该增加个三四十万,多的她也不要,她不会哄抬粮价,引起人心惶惶。不仅如此,她还会将这笔银子出去,赈济灾民。
老太太见儿媳不说,便又转移了注意力在章家的两个小娘子身上,问她们家老太太一些家常,说些闲话。
孙滢便抿着嘴笑,暗道:老太太这是无聊了,想给这俩小娘子做媒了!
不过她老人家这一段时间一直病着,就是想点鸳鸯谱也没人啊。
忽有老太太身边的另一个贴身嬷嬷悄声禀告老太太道:“三爷好事将近,恭喜老太太!”
啊?
老太太听了这婆子的话,也十分高兴,但努力地克制着,问道:“是怎么一回事?”
那婆子小声道:“在安国公家的赛马场上,几个勋贵子弟在那里蹴鞠,三爷心仪的小娘子打那经过,三爷勇猛地挡在那小娘子前面,被蹴鞠打中了头部……”
老太太一听,急得立即站了起来,“怎么样,人没事吧?”
那婆子才惊觉自己失言,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道:“已经喊大夫来瞧过了没事,后来三爷上场和他们一起蹴鞠了,那小娘子还特意给三爷奉了茶。”
孙滢不由多看了那婆子几眼,之前老太太身边并不是她,只因为那位临时生病了,这才由眼前的顶了差事,多大点事,值得跑过来约功!给救命恩人奉杯茶而已,必须的。
然后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三爷不是说喜欢王五娘吗?
王家真能同意?
八字没一撇的事,也敢在这喳喳呼呼,也就老太太不计较。
孙滢忍了又忍,没敢在王五娘和三老爷的事情上占卜,因为算命的五弊三缺。
她的愿望却是和陆虞白头偕老,儿孙满堂。
这件事,一定得忍!
第173章 等待
琼玉湖边的梨花散发出淡淡幽香的时候,从紫徽山下来的管事,终于带来了好消息,他们采出紫玉了。虽然颜色还很淡,但紫色在玉石中间分布的均匀,玉石本身十分水润有光泽,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孙滢暗道:这颜色比前些时候送过来的又深了许多,再开采下去,会不会出葡萄紫?
开出来的石头可以盖庙宇,也不算浪费,要不然花人力将石头运到半山腰也要花上一大笔银子。
“继续开采,工人们累了可以换一批。”孙滢吩咐道。
才一个月而已,要赌就赌个大的。
我要自己去看看!
孙滢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性格,既然决定了就得马上去做,她跟老太太交待了一声就出了陆家,骑上桃花马,上官道之后开始快速驰聘,到达山脚下仅用了一柱香的时间,很快她将马寄放在了长春观内,攀爬到了半山腰,匠人们正在用筐子将石头往外运,她一身男装,道士打扮,倒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陆家的管事桑庆丰认得她,忙行了礼。
孙滢道:“你带我进去逛逛。”
桑管事领命而行,在前面领路从洞口进入,“之前夫人看到的水,是个泉眼,不过出水量不大,小人专门让二十人轮流将水抬出去,每天大约抬出去三百来桶。”
因里面有些潮湿,所以粉采石头的粉尘有也有太多被扬起。
孙滢道:“给这里的匠人配上防潮的牛皮靴子,平日多煮些花椒生姜水,不如你给他们每餐加个大骨汤,多放些花椒,辣椒、胡椒、大葱,我再开个去湿的方子,还是老规矩,银钱从府里我的私帐找妙律支取。月底一并对帐。”
陆虞推荐的这位姓桑的管事不错,在里面开凿出了台阶,还将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到厂头开采差不多,可以在里面刻上石雕供香客浏览。
她将这个想法和桑管事说了之后,他用一支碳笔在纸上记了下来。
已经挖采下了大概五六丈那么深,“你们辛苦了,给匠人们说,每人赏五两银子,头目翻倍,等这玉石开采出来,赏你一件首饰好了,再赏二十两银子给你娶媳妇。”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