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 第 六 章 需卦 —— 需以待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六 章 需卦 —— 需以待机(2 / 2)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初九爻讲的是什么道理呢?《说文》云:“邑,国也。”“郊,距国百里为郊。”《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郊。”《古代汉语字典》说:“郊是形声兼会意字,阝(邑)为形,交为声。交兼表义,表示与城邑相连。郊的本义指距离都城百里的地方。”

或位卑体健,或势单力薄,或刚刚招募队伍,时机不到,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长久耐心地静候时机,不急不冒不妄作,不会有什么祸患。“无咎”表明没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没有偏离既定的目标。人是要有所作为的。物萌初稚,得以养成,人生的启蒙教育结束后,正常应该进入城邦谋求可做之事,要么志同道合的人聚合成队伍进军城池建侯兴邦,要么“进京赶考”在仕途谋得一席地位。不管文进,还是武攻,“需于郊”说的都是第一步,远离目标,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位卑体健需于郊”,虽然“路途遥远有险阻”,但“不急不冒不妄作”“隐忍保全恒帷幄”,当然是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在讲解道理之前,先认识几个字,可增强对爻义的理解。

“沙”是会意字,由“氵”和“少”两部分构成,表示水如果变少,沙就会显现出来。本义指水中散碎石粒,有沙滩、沙漠、沙洲等意。班固《汉书?匈奴传》曰:“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周易正义》说:“沙,则近于险矣;言语之伤,亦灾害之小者。渐进近坎,固有此象;刚中能需,故得终吉。”

“衍”也是会意字,“氵”包裹在“行”中,表示水在江中流的意思。衍的本义指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奔向大海,即“水朝宗于海”。

九二爻讲的是什么道理呢?向目标逐步靠近,来到护城河边,在沙滩上等待。水循河道流淌,等待的人尚未涉足其中。虽然受到一些人非难指责“有企图心”,但是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这是为什么呢?水者,坎也,险也。“需于沙中(护城河外滩)近坎险,固守清贞远旋涡”。有动机,有初步行动,尚未陷入竞争或征战的旋涡,依然固守清贞的品德,在这种情况下,虽稍受指责(小有言),但能够静待慎守就会少出过错,终将吉祥。因此说,“小有是非终有吉,静待慎守少过错”。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寇,从宀(mián)从元从攴(pō)。会意字,以手持凶器入室击打他人脑袋,表示入侵和强盗之义。此处指敌军或敌方。泥是形声字,氵为形,尼为声。

泥的本义指土和水的混合物。这里所说的泥,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泥。《周易正义》说:“泥者,水傍之地,泥溺之处,逼近于难。”“泥,将陷于险矣;寇,则害之大者,九三去险逾近而过刚不中,故其象如此。”

九三爻讲的是什么道理呢?需于泥潭致寇至,险中逐利劫中劫。向进发目标继续靠近,穿越护城河的时候,陷于护城河里的淤泥之中,更糟糕的是,由于不够敬慎,引起更为强悍的敌军(守城军)注意,前来袭击,险中逐利招致反击,其灾难由自我招致。敬慎防备,可以不败。

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敬慎不败避灾祸”为上啊!什么是“敬慎不败”呢?敬于天,依于道(规律),敏于物,慎于行,不阳刚乘猛,妥善周旋,那么,做事就不容易失败。

有时候我们面临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自身的欲望过多或过于强烈导致的!任何策略选择、动机和效果评估也很重要!《周易程传注评》:“‘需’之时,须而后进也。其义在相时而动,非戒其不得进也,直使敬慎,毋失其宜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说文》解释:“穴:土室也。从宀八声。凡穴之属皆从穴。”“穴”

是形声字,宀为形,八为声。穴的本义指挖土成洞,城墙根下的陷阱。

此处比喻重险之地。

“血”,指争夺城池惨烈的流血接触战。

六四爻讲的是什么道理呢?需于血兮出自穴,沉着顺命力逃脱。

与护城军(悍匪)搏斗,发生流血,陷入灾难,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城墙根底下的陷阱,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逃脱性命。此时,居于劣势,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左右时局,那么,驯顺听天由命保全性命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解读九五爻,我们从酒说开去。《说文》中有:“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仪狄。杜康作秫酒。”从字的形意上看,是被严严实实密封在臼中发酵可以饮用的液体。密封与发酵是古代酿酒的重要工艺,乃纯正天然饮品,适量饮用,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饮酒适度能渲情,纵酒过度则伤性。

饮酒,对度的把握,是考验人性的试金石。

古往今来,刘备桃园三杯酒奠定蜀汉基业;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水浒好汉武松喝十八碗酒打死吊睛白额大虫;花和尚鲁智深醉酒倒拔垂杨柳……需于酒食君王宴,心怀大志谋大业。

君侧虽荣有忧患,荣华富贵不迷惑;身遇急流要勇退,柔顺恭从慎定夺。

战胜艰难困苦,进入了城邦或建立了邦国,基本实现了奋斗目标,战斗胜利,夺取了城池,体能消耗大,需要酒食补充营养。夺得城邦,饮酒庆功,庆祝胜利是必然的。与君王一起共事,虽有荣华富贵,是功成身退,还是与“虎”为伴,要谨慎定夺。面对富贵与凶险同在的权力旋涡,进退即(接近)离,要妥善把握,其核心与精髓是把握“贞吉”“中正”之道,既是干事之道,也是全身之道。“守中持正才贞吉,谨防贪腐而堕落”。守持中道,恪守贞正吉祥。

《菜根谭》云:“一念私贪,万劫不复”—人只一念私贪,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因此,要防止贪腐与堕落。

酒池肉林极奢欲,纣王淫乐终灭国。

商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长夜宴饮。荒淫腐化、极端奢靡。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他们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王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灭亡。周朝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厉的禁酒令。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由外而来,寄居于家中的人谓之客。

不速之客三人来,陷穴得救无灾祸。

在攻取城池凯旋庆功的时候,常常被忽视的是落入城墙下陷阱中(入于穴,此处喻险之极)的战士。城市解放,人们欢天喜地,纷纷走到大街上载歌载舞,忽然有很多人来到陷阱附近,对落入陷阱的战士恭恭敬敬,以礼相待,他们终究会得到救助,脱离陷阱,结果还是吉祥的。

上面对需卦六爻进行了讲析,现在我们来看看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关于需卦洁静精微的总论与阐释—需卦发“需待”之义,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耐心待时的道理。卦辞所谓“亨”“吉”“利涉大川”,即是守正需待所致。卦中六爻,不论刚柔,各能容忍守静、敬慎待时,故或吉,或无咎,或化险为夷,皆不呈“凶”象。《折中》引吕祖谦曰:“需初九、九五二爻之吉,固不待言。至于余四爻,如二则‘小有言,终吉’,如三之象则曰‘敬慎不败’,四之象则曰‘顺以听也’,上则曰‘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大抵天下之事,若能款曲停待,终是少错。”案《论语?子罕》有一段记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君子于玉比德。时夫子抱道不仕,故子贡借玉以观夫子藏用之意。‘善贾’喻贤君也,虽有贤君,亦待聘乃仕,不能枉道以事人也。”孔子所言“待贾”,意为“藏德待用”:就“待”这一意义看,实与需的“守正待时”之旨相切。

第四节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坚信一定会有好未来待机之时,需要体能和精神意志力的双重储备与双重竞赛。这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呢?

推翻腐朽的统治攻取城池建立邦国的目标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进军的途程并不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坎上乾下雨待时,前途光明路曲折”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的具体体现。

人们总是希望要做的事情能马到成功,一蹴而就,实际上,任何事情的发展并不遵从人的主观意愿,成就事业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曲折乃至磨难,甚至面临灭顶之灾的严峻考验。面对这个问题,需要抛弃天真的幻想、侥幸的期盼、非分的企图、固执的偏好和不良的习性,要面向现实,明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道理。在时机不具备的时候,善于创造条件积极等待;在遇到坎坷、困境、磨难、挫折的时候要审时度势,积极寻求改变;在遇到排斥、打击、斗争的时候,隐忍、迂回并非下策。因为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在等待中储备自己、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就上升到了战略选择的高度。

应该说,这种等待是体能和精神意志力的双重储备,也是双重竞赛。原因在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反映了事物发展与前进的规律是曲折而波浪式的。另一方面,可以坚定必胜的信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不断向目标靠近的。

上升性和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趋势。前进性就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在由否定之否定所构成的一个完整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克服和舍弃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要素,保留和发扬了旧事物合理的、积极的要素,并且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因而每一次否定都是将事物推向较高的水平或阶段。这就是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基于这一点,我们干任何事业,都要有坚定的信心,对前景充满希望。

第二,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表明了事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物发展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曲线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和迂回性。因此,前进过程中,既然选择了目标,就不要心存怨忧。向着伟大的目标进军,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是必然的,掌握待机之道将“光亨贞吉诚涉川,中正往功有收获”—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吉祥亨通顺利,出外远行做事,就像渡过宽阔的河流那样会很顺利。恪守中正之德、前往建功立业,将有收获。

第五节

需以待机,稳步求进不妄动

物初蒙稚,得养而成,不管什么事情,都应当顺其理待其时,不可妄为,要需待有方,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能化险为夷。

物初蒙稚恒静待,待机大道柔怀斡;蒙养得成受以需,以恒待机避谬祸。

“需”象征需待。物初蒙稚,得养而成,不管什么事情,都应当顺其理待其时,不可妄为,要需待有方,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能化险为夷。天下各种事情,若能怀柔、斡旋、款曲停待,最终会少发生错误。

时机没有来临事难成。遇事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坐等机遇。隐忍保全,关键是戒惧谨慎,款曲停待,看准时机,相机而动,遵循规律,稳步求进,不贸然妄动。三国时期魏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鉴)不远,覆车继轨。”

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必须适应环境,善于“忍耐”。正如英国大文豪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说:“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面临险难、困厄之境,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寂寞的心理素质。“忍”便是支撑一个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支柱,不论遇到什么困苦,始终能伸屈自如、化危为安。做到隐忍,宜低调而不张扬、谦逊而不骄傲、善于斡旋、通达而不沉溺。懂得隐忍的人,有很强的心理定力,善于韬光养晦,不会冲动行事或我行我素,定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系辞下》云:“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此修身保全之法,正是需卦之德的体现,凡事须渐养以成,不可急于求成。

《系辞下》又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周文王在人微言轻势单力弱之时,如果扬言反对商纣王,当然没有人会响应他的号召,而且必将招致杀身之祸。周文王遭幽囚羑里后,增修其德,大厘其政,潜心积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赢得属于他的天下。等到武王观兵孟津起兵推翻殷商王朝,有八百诸侯不期而至,起兵助战。需卦所阐述的,其实就是周文王、周武王推翻殷商王朝建立西周王朝的艰难隐忍图强的过程及相关启示。

需卦警语箴言

坎上乾下雨待时 前途光明路曲折光亨贞吉诚涉川 中正往功有收获前险刚健而不陷 饮食宴乐避蹉跎艰难险阻重重障 顺理待时不妄作静待不躁获吉祥 款曲停待少谬错时机未到耐心等 慎戒柔正运帷幄位卑体健需于郊 不急不冒不妄作路途遥远有险阻 隐忍保全恒帷幄需于沙中近坎险 固守清贞远旋涡小有是非终有吉 静待慎守少过错需于泥潭致寇至 险中逐利劫中劫好汉不吃眼前亏 敬慎不败避灾祸需于血兮出自穴 沉着顺命力逃脱君侧虽荣有忧患 荣华富贵不迷惑身遇急流要勇退 柔顺恭从慎定夺需于酒食君王宴 心怀大志谋大业守中持正才贞吉 谨防贪腐而堕落酒池肉林极奢欲 纣王淫乐终灭国不速之客三人来 陷穴得救无灾祸物初蒙稚恒静待 待机大道柔怀斡蒙养得成受以需 以恒待机避谬祸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