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左轩便从自己的伙计中抽调了一位身强力壮的来帮铁匠。自己则是静心的负责两年前的天文望远镜的建设。此时,自己的学堂也是办的风生水起。自从两年前左轩在斗宝大会中卫大唐争光之后,人们异样的眼神便消失了。此时虽然四年多来没有招过生,但是其名声也是传了出去。就别说其他的,光两位长安双璧就能够说明一切。
通过几年来的修炼,左轩的身体更是比同龄人强壮许多。年仅十二岁的他看起来就像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并且拿平凡地再不能平凡的面容也提不起很多女孩子的兴趣。然而左轩对于这些都是毫不在意。在他眼里,好像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母亲,其他的都不太重要了。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酷暑还没有退去。而此时的左轩却是在长安皇城东面,距离大明宫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修建起了第一座反光式望远镜。李世民顿时龙颜大悦,说实话他也是非常期待左轩的这件设计出世的。几乎每一个月,他都要亲自去看看修建的如何了。
翌日,李世民听说左轩的设计已经竣工,他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建设的地方,看着用铜铸造的半球形圆顶,直径接近两丈。他来到了这个大圆球里面,便看到直径约一米的的铜管斜斜地朝向天空。下面还安装了齿轮底座而后一些操作杆。望远镜的仰角可以调试。而旋转的时候,便是整个房子都需要旋转了。这是一项对技术要求非常严密的工程。
“圣上,这就是望远镜。”左轩躬身说道。
“好好好,快让朕来看看。”李世民此时有点焦急,来到铜铸长筒跟前,便看到朝地下的这一头有一个椅子,看起来也能移动。
“圣上,现在不行,白天,效果不好,只有等到晚上。”左轩说道。
“哦?好好好。”李世民此时的心情也不能平静。就在这两年,他知道左轩的望远镜用在军事上面,对战争的帮助有多大。就在左轩刚组建学堂的时候,连他都不看好,他自己都不相信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能教出上面东西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收到的左轩上课的内容让自己的为之吸引。虽然他对左轩的有些改造有点不太接受。比如数的改革。但是他不得不相信左轩的计数方法确实简单了很多。李世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但是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他知道左轩的这种改革将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夏日的夜晚天气从闷热中透露出淡淡凉气。天空中一轮明月非常明亮。整个长安裹上了一层银色的帷幕。而左轩的天文望远镜旁边,气氛却是很热闹。左轩为了能够准确地定位,采用了比较古老的定位方法—六分仪经行简单的定位。
左轩紧张忙碌地调试着整个望远镜的角度和焦距。李世民和几位大臣们则是新奇地看着左轩将一个长筒被拉伸和变短。都不知道在做什么。而左轩今天也带了一位学生,叫杨秀,乞丐出身,平时学习也最刻苦。今日左轩带他来的目的便是主要给李世民和其他大臣们解释其工作过程。也算是一种锻炼。但没有想到这杨秀为人老实,此刻便是说不出话来。此刻只有他明白左轩在做什么。
不一会,左轩便调节好了望远镜的角度与精度。他便离开了目镜跟前,躬身对李世民道:“圣上,可以观察了。”
李世民一听,顿时非常高兴,他急忙来到望远镜的目镜跟前,开始观察起月亮。此时的月亮不用望远镜看,像是一个银盘。而用望远镜观察起来,李世民顿时觉得根本就不是那样。虽然有点模糊,但是至少他还是能够感觉到,月亮似乎是个球体。而其表面朦朦胧胧的凸凹感让他觉得跟地球上的山差不多。
他观察了许久,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李世民。
过了半天,李世民才慢慢地站起来,走到左轩跟前道:“怎么看不到广寒宫?难道上面没有月宫?”
“圣上,其实这一切都是传说而已。你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左轩微笑着回答道。
“难道月亮真的是球形的?上面似乎有很多山脉。跟我们大地上的有些地方很相近。难道?”李世民觉得不可思议地问道。
“是的圣上,我们地球也是圆的。理论上说,如果从长安出发,一直朝东走,也可以回到长安。”左轩笑着说道。他知道自己说的这一切,肯定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而左轩的话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有点惊世骇俗。
李世民一时还没有想通,他回过神来,看着左轩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咳咳,我是自己观察出来的。”李世民忽然问到的问题,左轩觉得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尝试着搪塞过去。
“你这个天文望远镜能看多远?”李世民问道。
“这个不太好回答。”左轩知道,只有外行的人才会这么问。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道:“圣上,其实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很亮的星星基本都能看到。”左轩给了个比较模糊的答案。
“那你现在帮我再调节下,看其他的星星。太阳呢?对,太阳。”李世民说道。
“这个。。今晚月亮最圆。其他的星星基本看不到。等到月初的时候观察是最好的。”左轩说道。
“好,那就等月初。”李世民看着左轩,面无表情地说道。此时左轩也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
就这样,每天晚上天气晴朗的时候,李世民都要去用望远镜看星星。用左轩的话说,这个地方叫做天文观测台。
李世民迷上看星星之后,左轩却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却伤害了另一个人,或者说是在颠覆他的观念和一些恪守的东西。便是太史丞傅节。傅节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上任太史丞傅奕。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便是采纳此人的意见,大肆拆掉寺院,要求和尚还俗。他指斥佛教不讲君臣父子之义,对君不忠,对父不孝;游手游食,不从事生产;剃发易服,逃避赋役;剥削百姓,割截国贮;讲妖书邪法,恐吓愚夫,骗取钱物。百姓通识者少,不察根由,信其诈语。乃追既往罪过,虚求将来的幸福。遂使人愚迷,妄求功德,不畏科禁,触犯法律。其身陷刑纲,还在狱中礼佛,口诵佛经,以图免其罪。人生死寿夭,本取决于自然;刑德威福,皆由君主决定。而佛教徒诈称,贫富贵贱由佛主宰。这是窃人主之权,擅自然之力。造成的后果是勤王者少,乐私者多。虽然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由于一些原因,废除了这些条款。但是并没有大造寺院。而就是这样,却让的很多和尚们感恩戴德了。他们认为李世民很有佛缘。也出现了后世很过关于李世民与佛教的故事。
太史丞傅节觉得,李世民迷上了左轩修建的这个观测台之后,便对于看天文可以知兴衰等的想法大大地动摇。甚至到现在为止都半个月了,没有召见他问最近天象变数的事情了。于是,他便上奏,说左轩妖言惑众,说什么地球是圆的,星星也是圆的等,这一切都在整个朝堂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认为这些都是有违天命的东西。他上奏李世民道,如果这样,会触怒天庭,降下罪来。
而让傅节抓住把柄的意见事情,便是在左轩的天文观测台建好不久,一次天雷,击中修建在最高点的含元殿。顿时引起了一场大火。幸亏当日李世民不在含元殿。不然估计情势会非常危险。这事发生以后,顿时让傅节更是觉得底气十足。他再次上奏,告诉圣上说这是上天震怒的表现。李世民此时的心也动摇了。在他的观念里,总是偏向于传统的一些东西。于是他在一次朝堂之上,找来了左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