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坐在案桌后面,左轩进来,他没有说话,埋头阅览者折子。左轩也静静地等着李世民问话。看谁先沉不住气。
过了很久,李世民抬起头来,看着左轩道:“左轩,你可知罪?”
“圣上,草民不知。”左轩回答道。
“你私自制造言论,弄得整个长安动荡,你还不知罪?”李世民厉声喝道:“来人,将此人拉下去,打入天牢。等待球后处斩。”
“陛下,请容我说句话行不?”左轩说道。
“可以。”李世民此时也很是气愤。
“你现在杀了我,整个长安会更乱。”左轩说道:“俗话说,君如舟,民如水,你杀了我,可不是民意所向啊!”
“好,那你要给我说个所以然来,不然。”李世民没有说下去。
“陛下,此时可否允许我在朝堂上跟当着诸位大臣一起说?”左轩说道。
“你想得罪整个天下读书人吗?”李世民喝道。
“不,陛下,不是,如果在朝堂之上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便放了我,如果觉得我说的没有道理,再杀头也不迟啊!这样还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左轩说道。
“好,明日朝堂之上,我看你怎么说?”李世民挥手,示意左轩离开。
左轩要当庭跟诸位大臣辩论这个话题的消息不胫而走。八月十二一清早,在朱雀门外,聚集了很多百姓。随着早朝开始,整个朱雀门被赶来关注此事的百姓们堵得水泄不通,都想关注这个为他们说话的人的生死。
随着传礼太监的一声“上朝”,所有的大臣们都列版进入朝堂之上。此时的魏征和房玄龄隐隐为左轩担心。不过也很是佩服这小子,小小年纪,居然能造出如此声势。不一般啊!不过他对读书人的那一番言论,却也是让他们心里不是很舒服。
左轩身穿一袭白衣,手中拿着扇子,昂然地走进朝堂。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李世民咳嗽了两声。整个太极殿便安静了下来。李世民发话了,“左轩,你说这个社会,最没有用的是书生,是吗?”
“不错,陛下,我确实是说过这样的话的。”左轩铿锵有力地说道。
“那你说说,书生怎么没用了?在朝堂之上,可都是读书人。”李世民面带深意地说道。
“陛下,我所说的读书人,指的是读书的人。”左轩说道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就是读书的人,这个有区别吗?”此时站出来的便是黄门侍郎韦挺。
“错。我说的是读书的人,就是成天读书的人。比如像魏征魏大人一样,他就不是一个读书的人。”左轩说道。
“你说老夫不是读书的人?难道老夫没有读过书?”魏征诧异地说道。
“不,现在的魏大人是写书让别人读的人。已经超越读书人这个范畴了。”左轩笑着说道:“魏大人最近著《隋书》,我可是看过的。其中有很多经典的论断。相信魏大人著此书便是让后世的人能从此书中看到隋朝灭亡的情景,以古为镜,来知兴亡,是否?”左轩说道。
“不错,左公子果真是老夫的知音。”魏征说道。
“那左公子的意思便是读书了,只有像魏大人这样写书的人就不是读书人了?”韦挺继续发难。
左轩没有理他,直接对着李世民说道:“圣上明察。读书如魏征魏大人,房玄龄房大人这样,能担负起国家兴亡之责的人,便是书读透了的人。不像有些读书人,从不仪天下苍生为己任,觉得自己识得几个字就了不得,整天穿梭于青楼酒巷之间,你说这种读书人有何用?纵观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吃的穿的,哪件不是老百姓辛勤汗水的结晶。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学了东西,读了书,就应该服务于民,将我们所学的知识用到民生上去。诸位看看,你们之中有多少人为百姓办过实事?你们问心无愧吗?”左轩此时的声音非常高亢。
面对着诸位大臣,左轩继续道:“纵观天下千百年来,凡是改朝换代,哪件事情不是读书人做的?”
“好狂妄的小子,你连圣上都骂了。”说话的是张亮。
“张大人此言差矣。我并不是在骂圣上。其实改朝换代这事是一种必然。诸葛亮曾经说过,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你看看,当今圣上为了百姓生活,天天操劳,都变成什么样了?诸位大臣们,你们再去长安走走,看看各个妓院赌场,什么人最多?读书人。为何如此?那便是读书人太高傲。认识几个字,就觉得了不得,站在百姓头上吃喝拉撒。你们想想,如果天下没有了百姓,会有读书人吗?”左轩说道。
“那你认为读书就没有用了?”李世民此时发话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