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寨后堂,李柯面色凝重端立于中央,关羽、太史慈、张郃、高览和樊老庄主、李大鹰、张二虎、王小三分立于李柯左右。
李柯看了所有人一眼:“各位可知今日召集大家,所为何事?”除了王小三和张郃外,其他人皆面面相觑。李柯面带苦笑地开口继续说到:“我也是今日才知道的事,自众位英豪在这三星寨上聚义,组织起义军以来,慕名来投者与日俱增,以致寨中钱粮大量消耗。时至今日,已经支撑不到十日了,若是来投者继续增加,恐怕最多也就能支撑五日了。”
所有人皆是一惊,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张二虎首先开口,道:“以前,咱们三星寨都是定期向山下各村庄收取钱粮,有时山下有奸商贪官经过,咱们也可以捞一把。现在,三星寨组建义军,钱粮只出不进,如何能坚持下去?”
“二弟不得胡言!”李大鹰见张二虎口不择言,忙制止到。
李柯却认为张二虎说得有道理:“二虎说得是!现在的三星寨确实不能与以前的三星寨相提并论。今日召集大家便是为了解决现在入不敷出的局面,以渡过难关。”
“不如咱们重操旧业,下山走一趟,弄些钱粮回来,以解决当下之困。”李大鹰提议到。
“不可!”李柯不等李大鹰说完,挥手制止到,“三星寨如今建立了义军,义军的任务是保家卫国,不是烧杀抢掠。如今,大鹰兄还想做回大当家,做些不义之举吗?”
李大鹰向李柯解释到:“主公息怒!大鹰知道此举有违义军军规,有损义军信义,但大鹰只是想解决三星寨当下之困,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不如,就以大鹰的名义,下山劫回钱粮,主公再斩大鹰,以正军法。”
“no,no,no!”李柯情急之下竟然又丢出一句英语,“今日请各位前来相商,便是为了三星寨义军所有人都能活下去,包括你大鹰兄。”
樊老庄主也开口说到:“主公圣明!下山劫粮乃下下策。如今初入春季,距离春耕都还有一些日子,更别说收获粮食了,就算是去年的存粮,各庄也所剩不多,怕是不能解决三星寨之困。”
训练士兵,冲锋陷阵,关羽等人自是不在话下。此时只为筹措钱粮,这些猛将们也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了。
“张郃愚钝,心中有一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终于有一个猛将肯开口发言了。
“但说无妨!”李柯此时并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也只好听听这些“武夫”有什么意见了。
张郃抱拳向李柯介绍,道:“禀主公,张郃在常山当差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富家公子。此人名曰‘甄俨’,乃是大汉前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六子。甄家富甲一方,若是得此相助,大事可成也!”
一听这话,李柯当即来了兴趣,还是三国名将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那就请俊义安排一下,让我与这位甄公子见见面。”
“是!在下这就去安排。”张郃抱拳领命。
次日清晨,李柯便带上张郃和张二虎平生第二次来到常山郡。常山郡依旧如李柯第一次到来的时候一样,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李柯仍然如第一次来到常山郡的时候一样,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看到热闹繁荣的城市,李柯想起自己来到东汉都个把月了,一直生活在“荒郊野外”,心中暗自对自己说到:哥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虽然在哥生活的那个年代,农村户口享有众多优惠,可是在咱们大汉王朝,还是拿个城市户口比较好。有朝一日,常山郡一定是哥的囊中之物。
喜欢“自由狂想”就是好,想着想着,就到了目的地。
一个名叫“闻香楼”的大汉五星级饭店门口,一个年轻公子迎上来,作揖施礼到:“俨已定下楼上雅阁为几位接风,请!”
李柯一行三人跟随甄俨进入闻香楼,来到甄俨早已定下的楼上雅阁。甄俨吩咐小二将店里最好的酒菜通通端上来,转而对张郃说到:“张将军别来无恙啊!自那日张将军不辞而别,在下好生挂念。”
张郃一脸不好意思,道:“甄公子见笑了!张郃只是主公手下一名小卒,何来将军之称。”
“张兄太谦虚了,即使张兄当下只是小卒一名,以张兄的才能,日后定是安邦定国的将军。”甄俨称赞完张郃,转向李柯,道,“想必这位俊俏公子便是张兄先前提到的主公吧!”
“这位少年英雄便是在下的主公,李柯,李震宇。”张郃介绍到。
“原来是震宇公,甄俨有礼了!”甄俨施礼到。
“甄公子不必多礼,李某大不了阁下多少,若是公子不弃,你我二人以兄弟相称即可。”李柯从心里反感这个什么“震宇公”的称呼。
甄俨开怀大笑,道:“李兄果然是位性情中人,难怪张兄愿奉李兄为主。”
李柯摆手笑道:“李某才疏学浅,蒙众兄弟抬举,才坐这主公之位,带领众兄弟做一番事业。”
“早闻李兄胸怀天下,甄俨在此先祝李兄早日鸿图得展。”甄俨转而又问到,“不知几位今日到此找甄俨,所为何事?甄俨又能为几位做些什么?”
李柯看了看张郃,便转向甄俨说到:“不瞒甄兄,李某于前些日得张、高二将及几位兄弟相助,收编了一伙山贼。这大半月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建成了一支义军,其他山寨及周边村庄陆续有青壮年上山,慕名来投。随着义军一天天壮大,这消耗也是一天天增加,时至今日,所剩钱粮已经支撑不到几日了。”
甄俨若有所思,开口到:“容甄俨问一句,尔等收编山贼,组成义军,不知目的何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