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畅想> 97、节节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7、节节高(1 / 2)

今日的朝堂,气氛沉郁。

魏忠贤一案,余波仍然持续,查来查去,查到施凤来、张瑞图二位大学士身上有屎,三月下旬,帝便授意他们主动致仕了,别个阉党不是腰斩就是下狱,能这样全身而退,也是一种福份,或许是皇上念他们辅佐过自己一小段时间吧。

工部尚书吴淳夫收受魏忠贤贿赂的事情败露,被削官回籍。

阎鸣泰做了两个月过度性的兵部尚书,请免,皇上体恤其操劳,再三慰留,最后也允了,但仍让他挂着兵部尚书职,而兵部尚书则由刑部尚书王在晋兼任,一人兼两尚书,王在晋也算风光得紧。

这不,下去一批,新进又一批,之前遭魏忠贤构陷的南京户部尚书周嘉谟、工部郎中张醇儒、顺天巡抚申用懋等九十二人,补给诰命、品望,可用者酌情起用。

旧臣们心知肚明,皇上这叫温火炖青蛙。当初魏忠贤得势,诛锄异己,几趟下来,剩下的差不多就都是他的人了,而今呢,又轮到三司奉旨彻查魏党,这满朝文武,又有哪个不掖着点猫腻?人人自危啊。

朝堂上还能做什么呢?刀口浪尖之上,什么也不敢做,唯一能做的就是互相攻讦,你疏纠我,我弹劾你,国事反而是荒废了。

崇祯揉揉酸疼的太阳穴:“各位爱卿,有事就奏吧。”这会儿,倒念起了施凤来、张瑞图二位大学士,别看他们属于魏阉一党,却不愧是把做官材料,平素圆滑谏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不至于让自己天天沉陷在这宫廷争斗中。

户科给事中陈尧言:“皇上,南都饥军鼓噪,皆因各州、府拖欠南粮,然而有司认为可以暂缓,听任解户包揽,衙蠹侵挪,以致匮乏如此,请敕总督仓场部臣,备查州县完欠之数,分别上闻,以凭究处。”

崇祯好一段时间,不曾听到如此实质性的报闻了,但无一例外,非常的不省心,当皇帝的就怕处处缺钱,你还不能横征暴敛,否则刚刚建立起来的英名,便会毁于一旦。“准!”

“皇上圣明~。”

大学士李国普上言:“皇上,宣太、陕西延绥等数地,纷纷上报缺饷,月粮、行粮已经无可支给,军士不得不靠借贷生活,然而无力清偿之下,或卖妻子鬻,或以盔甲、武器抵偿,如此一来,锐气耗于庚呼,雄心销于枵腹,这样涣散的军伍,又怎么面对关外蠢蠢思动之后金?臣请发帑济边,平抚军怨,迟则是要哗变的啊。”

崇祯正发愁。

科给事中刘安行,接上话茬启奏:“皇上,臣巡视太仓银库后,发现当下预支官俸之法,已弊欺成风,各衙门多挪、私挪者,积侵至少三十六万两银。”

一听崇祯大为光火,自己节衣缩食,节约自律,宫内蜡烛不敢多点,派人到宫外采买,还得仔细询问市价,生怕侈费,这群混账东西,居然营私舞弊。“查!!府库拥天下官课、民税,每年辽饷又已成常税,却弄得九边年年缺饷,如此蛀虫不除,社稷难安!”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王在晋出列:“皇上,臣据闻蒙古喀喇沁部,已与女真议和,会兵、结盟,并悉尊女真国制,若女真后方安定,必会觊觎我大明****,诚如李大学士所言,当安抚各边,以应战事。”

“准了,但有余饷,户部优先拨发宣府、延绥......袁崇焕今何在?”

“他原回乡省亲,现正赴蓟途中。”

崇祯也明白前番受了委屈,袁崇焕气不顺,正在道上慢慢磨蹭着呢。“谕:王在晋仍任刑部尚书,起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移驻关门,兼命该省官司,敦促他速速上道。”

“遵旨~。”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文献出列:“云南道御史毛羽健上疏,说起驿遞之害,言,张居正为相时,最严乘传,当时每匹马,草料仅需二十八金,每夫一名,工食七两二钱,如今法纪荡尽,兵部勘合的火牌,有发出无缴进,缙绅竞相假借,奸棍互相买卖,一纸洗补数番,一人往返数用,一省之中两院有牌,司道府有票,乡官有帖,应付不一。现在地方驿所开出来的名目,养一匹马竟然要百余金,每名马夫俸禄上达三、五十金,说白了,不过是地方官吏,将徭赋负担加诸于穷苦百姓罢了,如此一来,民生安得不蹙?国计安得不穷?请皇上宣谕,禁革诸弊。”

崇祯心中打了一下小九九,如果大幅度裁撤驿站,每年可节省30万两银子,用去该用的地方。“内阁拟旨,痛革鄙陋!”

事关兵部,左侍郎唐世济可就呆不住了。“皇上,如果大革驿所,势必会使朝廷消息滞塞、军机不畅,兵部议覆,可让抚按官给与勘合,细开姓名奏缴,不许自遣白牌,违者重治。”

崇祯抬手示意秉笔太监:“就按唐爱卿的办吧。”

“是~,皇上~。”

崇祯想想又问:“福建可有奏疏?”别说宣府是边境,福建可也是边境呀,哪方不平,都是朝廷的心头刺。

兵科给事中张鼎延出列:“皇上,福建巡抚熊文灿,请借留本省辽饷,以作征剿海寇之用。”

“嗯?”又是钱!崇祯窝火地拍打几下龙椅扶手。“岂有此理!朕派他巡牧福建,两月任期未满,他做了什么值得称耀的功绩?倒先恬着脸请饷来了?!”

张鼎延神色不惊,继续说:“皇上,熊文灿另有疏言,福建陆寇楚峰、龚一,为祸乡里,然楚峰自知罪孽深重,于三月下旬齐集徒众,上门乞降,念在众贼蠢聚,多是因为饥寒交迫,亦属可悯,文灿遂命楚峰部众将功赎罪,胁从南路兵道董象恒,清剿龚一,如今进展圆满,忠心已表,又观其乃可造之才,如此功绩应否实授官衔?还请皇上定夺。”

难得啊,楚峰的名号,第一次登上了朝堂,为百官所知,当然,众臣拿没拿他当回事,就另一说了。

“郑芝龙呢?”

“至今未见郑芝龙有所动静,熊文灿回疏说,须静等些时候,毕竟陆战不比海战。”

“海事未竟寸功,请留辽饷的事,容朕考虑。”既然拒绝熊文灿一个请愿,崇祯觉得有必要还回一个,让他好有个台阶下。“投寇方面,就令吏、兵二部按情斟酌,许楚峰......”

突然,兵科给事中林正亨出列启奏:“皇上,俞咨皋今下狱候审,福建总兵官空缺,臣以为,将领总兵官勿再用本省人,免得徇私枉法,与海寇私通。熊文灿之请,可查抄吴淳夫、俞咨皋家以充兵饷,一用练兵,练兵须实核,若有老弱虚冒,并严剋削之罚;二用修战具,造船制器。此当委廉能官员,不求大全,务求实用,则海寇可平。”

崇祯闹心道:“朕又没说许楚峰总兵官,许他一官半职就是了,既彰我朝廷宽宏大度,又慰抚其军心......至于粮饷的事,就按林卿家所言饬行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