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看到族长都来劝阻了,加又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也就不再追究了,神农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
然而几个月后,神农发现种在那个被火烧过的地方的庄稼比其他地方的要旺盛得多,这样一来他又教导人们把清除出来的杂草烧在地里。
这样不但可以使庄稼获得更多的肥料,还可以驱赶野兽,因为古之时不但有不用猛兽经常袭人,也有些遗留在洪荒中的妖族不时来人族打秋风。
当人们燃起野草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浓烟滚滚,烈火阵阵,野兽们都不敢走近,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安心地在地里耕种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为了感谢神农氏出的这个好主意,人们又把神农氏称为“烈山氏”,就是“烈火烧山”的意思,而神农氏耕种的山称之为“烈山”。
神农成圣之后,人们根据他烧山种植的功德,称他身有“火德”,又称他为“炎帝”。
而后人又把神农时代的这种耕种方式称之为“刀耕火种”,因为那时候的人把树木和杂草用石刀等东西砍掉,烧在地里作肥料,近代还有一些原始落后的部落沿袭这种耕种方式。
神农不但教导人们种植谷子,还有黍、稷、麦、菽,这五种植物被后人称为“五谷”,是故神农又被称为“五谷爷”或者“农皇爷”。
神农不但教会人们种植五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还教会人们如何使用农具,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他制造了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种植粮食。
神农烧山的时候,发现地里的土有的地方被烧成一种奇怪的“硬块”,这种“硬块”不同于一般的土,根据这个原理,他又发明了陶瓷,最早的陶瓷就是这样得来的。
神农在为人们尝百草、种五谷的时候,修为也没有落下,时有功德之光照耀着他,他的修为也像伏羲当初那样突飞猛进,很快就到了太乙散仙的境界。
有一年天发大旱,田里的庄稼都枯萎了,眼看就要喝死了,人们也是一样,神农非常着急,于是举得了一个祭祀,请求天降下雨来。
然而当时天庭与西方打得正热闹哪里顾得人间的事呢,神农求了七天七夜依然没有一点雨点降下来,神农昏在“祭天台”。
盘天不忍,入梦中告诉他只要打穿地底就可以得到水源了,神农醒来之后马发动人们去穿地凿井,果然获得了水源。
这下地里的庄稼得救了,人也得救了,大家围着这个井欢呼起来,井水比河水清多了,而且还带有甘甜的味道,人们称之为“神水”。
人间有了水井,不少野兽也来井不喝水,弄得人们不敢走近,只好另凿一口,然而不久野兽们又来了,人们又得另凿他处。
人们深为之苦,神农又祭天祈祷,盘天于是派出一个龙王去镇守水井、驱赶野兽,这个龙王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井龙王”。
伏羲成圣的时候交代燧人氏把“崆峒印”交给神农,传位于他,燧人氏和有巢氏来到神农的部落,发现这个部落的人生活充足,和平好。
一打听神农,人们马对他们说神农如何如何的好,滔滔不绝,让他们很想见一下这个传说中的神奇男子。
看到神农之后,他们眼睛一亮,只见那青年头生两支龙角,静如山岳,动则风云齐起,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一脸仁厚。
他们马知道伏羲选的人没错,于是对神农说出了来意,神农知道他们是人族始祖“燧人氏”和“有巢氏”之后,纳首便拜。
听到他们说人皇传位于自己,不由惶恐不安地道:“神农不过一个庄稼汉而已,何德何能能够继承人皇之位呢?”
他一连推让了三次,坚决不受,这个故事不知后来怎么被三国时期的曹丕知道了,在逼汉帝让位的时候也演了一出“三让帝位”的把戏,想附庸风雅学一下先贤,但却学得不沦不类,徒增笑柄。
却说燧人氏看到神农再三不肯接受人皇的位置,不由急了,道:“人皇是一种权力,也是一份责任啊,你有仁心为本部的百姓尝百草,种五谷,使他们百病不生,不受饥饿之苦。”
“但是其他部落的人却不知有多少人徘徊在‘生死’和‘饥饿’的边缘,你难道不想让他们过得像你的部落的人一样好吗?”
神农听后,全身一震,终于接下了人皇之印,成为了继伏羲之后的第二任人皇,他立下宏愿让天下的百姓们都吃得饱,穿得暧,百病不生。
从此之后,人皇神农就带着他的随从走遍天下,开始了他的“长征”之旅,为天下万民尝百草,教导他们种植五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