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黄龙帝国> 第二节 南越战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节 南越战云(1 / 1)

匈奴自与汉交手以来,一败再败,势力大损,其南侵的势头也减弱了,只好对汉军采取了守势。汉廷一方面抓紧时间训练士卒,一方面延召百姓,到边关一带从事生产、交易,为将来进军匈奴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努力恢复由于战争阻断的两国贸易,边境上出现了少有的繁荣与安静。

一日,何同来到方子都帐中,他神秘地问方子都:“方将军,汝高寿几何?”方子都一愣,但主帅问话,不好不答,只得说:“末将今年虚长38岁。”“大丈夫当此之时,立功绝域,万里封侯,也是值得骄傲的。但不知将军还有兄弟吗?”方子都更糊涂了,不知何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说:“末将之家,三代单传,至今犹乏承祧之祀。元帅何以问及此事?”何同大笑:“我以为将军忘记了,汝已届不惑之年,中馈犹虚,可想过百年之后,方家将已戴孝之男,国家亦失承爵之士?”“这,实不相瞒,小将并非欲绝方家之祭,只是小将曾许诺父亲,若不能报仇,将无脸入祖宗坟茔,若天欲绝方家,使某不得报仇,我何敢辞,只有做不孝之男。但方某时刻枕戈待旦,决不有负国家!”“好一个决不有负国家!壮哉斯言!将军不肯负国家,国家安忍负将军!方将军,听旨!”何同不知怎得从怀中变出一道懿旨来。

方子都忙望旨跪倒。“方卿,哀家闻方卿谨尊严教,不肯完婚。前者,将军久困代郡,无法奋力图功。今将军战功,已盖古人,名流青史,岂能仍不顾家乎?哀家深感将军乃我朝柱石之臣,已告知吾皇,吾皇亦为将军之志之忠所同感。特赐卿半年婚期,汝可在我大汉宗室及王公中任选一良媛,由何卿为媒,皇帝主婚,哀家亦当往贺,望卿勿负哀家及皇帝之旨,亦勿辞何卿鼎力成全之美意!”这道懿旨是武帝之母,王太后所颁。

“臣领旨谢恩!”方子都没想到自己的婚事会惊动太后、皇帝,更没想到主帅会对自己的婚事如此挂怀。他对何同说:“末将何德,蒙太后、皇上如此隆恩,蒙元帅如此挂怀?我方家列祖列宗都将感激元帅月老之德的!元帅在上,请受末将一拜!”何同笑着说:“方侯爷,这回可该你请客了,我这个大媒人可要坐上席哟!”“一定,一定!”方子都忙不迭的答应。他这个怨夫终于可以遂连理之愿了。想着,他又卸下头盔,恭恭敬敬地放在案子上,冲着头盔秉道:“父亲大人,儿子都终于可以报答能的养育之恩了。儿此身荷蒙殊遇,惟有竭忠报效,扫灭匈奴,方不负您的教诲之恩!”在一旁的何同都感动得落下泪来。

不提方子都走马观尽长安花,更不提他洞房花烛夜,这些毕竟与本书的主题无关宏旨。不过这种美事我会在适当时候写一写的。只是现在不便入笔,只要各位朋友知道就行!

话说南越国主尉佗死后,其子定到也老实,对汉廷上表称臣,进贡如仪。彼时刘氏与吕氏争权,顾不上这南越小国,就依例册封了事。定因佗本是真定府人,对中国故里很怀念,请汉廷在真定府给尉佗建一宗祠,由佗之庶子林常住供奉。汉廷愍其恭顺,也答应了。定薨后,子绍立,以文景二帝专事文治,不倡武功,便有轻视汉廷之意。他将自己的都城南移顺化,并遣将向交趾一带进攻,扩大其疆宇。交趾遣使向汉廷求救。汉乃责南越,南越表面上答应,暗地里却发兵灭了南海国。南越因此成为五岭以南的霸主,他们自以为天下无敌,遂不将汉朝放在眼里。汉廷因有七国之乱,无暇顾及岭南,只派人训诫了一番,也就不了了知。

绍死,刚立,更加桀骜不驯,竟发兵进攻象郡,杀死汉廷设置的象郡太守雍卢。后汉军援军开至,他遂大掠而去。汉廷派张玉为使,严谴南越无礼挑衅行为。刚竟将张玉舌头割掉,投入油锅烹死。张玉随从大都被投入南越王宫的狮虎园中,被猛兽吞食。

张玉的副使缪贤侥幸逃脱。他逃到陈郡,向楚王荣报告了刚的暴行。楚王震怒,一面命楚王相荣吉率领三万楚军开赴北越国,协助北越王志一起防范刚的进犯;一面驰檄桂王忠全境戒严;同时命令缪贤火速骑驿马进京,将在南越发生的事情详奏武帝。他仍觉得不放心,亲自点起一万护卫军,赶赴长沙国、北越国一带巡视。楚王荣是当今皇帝的哥哥,有让位之德,先帝特许他巡阅南方,为南方十七国之假帝。面对迅速崛起的南越,他不能不防。

武帝听说了南越的罪行后,勃然震怒。他召集大臣们说:“以匈奴之雄长北方,尚不敢如此无礼。尉刚小子,何来如此跋扈,朕不殄命南越,誓不为君!”众臣从未见武帝如此愤怒,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说什么好。

“陛下,为今之计,可暂停北方的军事行动,抽掉大军,南平嚣越,安靖南海诸国。”相国郑汲率先恢复了常态,向武帝进言道。

“臣也认为应该如此,南北交兵,于我不利。相国之言,实为谋国之论,望陛下审之。”盐铁使桑弘羊赞成相国的意见。

“臣以为,陛下对匈奴可以暂时放弃攻势,但宜简派能臣,入西域瓦解其同盟诸国,争取西域早日归附汉室。”大将军刘舒进言道。他不主张停止对匈奴用兵,但南越如此猖狂,若不严惩,必为中国之患。

御史大夫梁弘说:“陛下,尉氏不孝,出其僚人。臣意以为可以借真定之尉氏宗祠,先废了刚的继承权,然后申明其罪,攻伐其国。臣愿保举龙且为将,此人晓畅军事,亲近士卒,况他本是南方人,熟悉南国之事,容易为南人亲近。”

“龙且,哦,是否就是当年在湘水中除蛟龙的那个龙且?”武帝曾听相国郑汲提起过此人的故事。

“是的,他正在飞将军的帐下为副帅。”

“好,传旨,宣龙且为平蛮将军,立即进京陛见。”

当龙且一进京,武帝就在御极殿接见。他先问了北方的战事,然后就问道:“龙卿,朕必欲平南,汝有何计?”

“陛下,南人精敏勤奋,习于水战,故平蛮必须水军,此其一;南人未服王化,但并不好战,惟有威之以胜兵,导之以实利,感之以德化,方可服之,否则王师一去,彼将复叛,于国无功。且南方水运发达,若因之以通贸易,兴商业,则利尽南海,达于列国,实为我汉室之福也。更兼南土利于水稻种植,若能广开田畴,树桑麻,辟良田,则国家将不至有三年之饥。”一席话说的汉武帝心头大喜。他很快就下定了平南的决定。

他问:“何人可掌水军?”

“韩说可以,此人亦为南人,从小在长江边长大,深识水性,又长期在水军中服役,熟悉水战之术。”龙且奏道。

“好,就封韩说为楼船将军,做你的副手。你二人悉听楚王节制,记住,事楚王如事朕也。”

“谨尊圣命!”

三个月后,龙且来到了豫章国,和韩说汇合,两人又一起赴长沙国,觐见楚王。楚王对二人慰勉有加。二人就在北越国一带治兵。很快汉廷在北越国欧水一带集结了步军十五万,水军五万,各种战争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

七月,大司徒何毅赍表册封尉佗为南越靖王,对其开拓岭南、绥服化外、维护统一大加褒扬。并封其庶子林为归义侯,以其地之民五十户为奉,允其世代祭祀尉佗宗祠。八月,尉林发表檄文,称刚悖弃祖宗,不忠不孝,不宜入主尉氏,令其速至军前授首,以赎前愆,否则汉廷将克日兴师,以靖王隅。

刚接到叔祖的檄文,狂笑不已,大声对属臣们说:“老匹夫欲为刘氏作说客耳。寡人拥千乘之国,安能久居人下,做刘氏看门狗?老匹夫之子尉恢尚在国中,立刻与我拿来,喂了狮子,方消吾恨!”

“大王不可,大王诚为千乘之君,奈万乘君何?归义侯所奏实为大王考虑,大王只须遣一介之使,臣服汉室,便可消无量刀兵,何不美哉?又何必伤了归义侯的公子,结怨宗人呢?”说这话的是刚的宠臣严方。别看此公平时只知阿顺尉刚,但他深知汉室强大,若与汉军交兵,胜算无多,一旦国破,自己的荣华也就尽了。所以他冒死进谏。严方也算千秋宠臣中第一识时务的。

哪知刚一意孤行,闻言大怒:“汝欲降汉乎,何为汉室进言?”

“臣一片忠心,实在是为大王考虑!”严方匍匐在地,抗声言道。

“呸,若非汝平日对孤忠心,孤早就将汝送入狮吻了。从即日起,除汝为南海令,不得与闻国事,下殿去吧!”

“唉,不想尉刚如此执迷,我严方真是错投庸主了。看来我还是早点为自己打算吧。汉室胶东王的太傅曾流落岭南,我对他有恩,既然尉氏不能容我,我还是去投奔他吧!”严方下殿后,也不回府,就借口赴任,偷偷乘船逃往胶东。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刚阴沉着脸问:“你们还有谁想为尉恢求救,还有谁想阻我与汉室交兵?”他那双阴鸷的眼睛在群臣中扫过,众人都吓得低下了头。

半个月后,自以为准备充分的刚,就率领他的南越大军向北越的闽城进攻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