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往事
那一年,生死判官十六岁,刚参加完乡试。
这天他正跟青梅竹马的邻居小莉在外面散步。
小莉的父亲张达跑着回来,人未到,声已到:“玉书,大喜啊!你得了乡试第一名!”“玉书,你得了乡试第一名啊!”
刘玉书和小莉开心地笑了。小莉道:“玉哥,恭喜你啊!”
刘玉书道:“谢谢!”
张达见玉书和小莉在一起,也暗自高兴:小莉和玉书青梅竹马,玉书将来如果做官,他俩一结婚,我这个做岳丈的,以后便是锦衣玉食,生活很滋润啊!
其他乡里人来晚了一点,也祝贺道:“玉书!恭喜啊!乡试第一啊!”
“玉书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勤奋,这回乡试第一,下回啊,连状元也给拿回来啊!”
张达见众乡里吹捧,更是高兴,道:“众乡亲,我觉得玉书乡试第一啊,只是牛刀小试,就是那状元嘛,也是手到擒来啊!”
众乡里道:“玉书将来一定光耀门庭,连咱们这些乡亲也觉得脸上有光啊!”
刘玉书道:“伯父过奖了!玉书得众乡亲抬爱,自当努力,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刘玉书的父母也赶来了,听说儿子乡试第一,喜上眉头,笑得合不拢嘴。
张达赶紧趁热打铁,走到刘玉书的父母身旁道:“老邻居,我想和你们商量件事。”
玉书的父亲刘乐道:“什么事?”
张达道:“我看玉书和我家小莉青梅竹马,感情很好,不如我们先把婚事订下来。等玉书进京赶考高中回来后,咱们就给他们俩完婚,你看如何?”
玉书的父母欢手一拍,高兴地说:“那感情好!没说的,就这么定了!”
刘玉书也听到了,看着小莉,小莉害羞地低下了头。
带着众乡亲的期盼,刘玉书高兴地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上,在别人眼中,他是个很聪明,很勤奋,认真到一丝不苟的好孩子。
考试那天,刘玉书认真地答卷,感觉灵感有如泉涌,笔走龙蛇,挥洒自如地完成了题目。他认真地检查完卷子,满意地交了卷。
皇榜贴出的那天,他信心满满地挤到看榜人群的最前面,在皇榜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嗯!没有!?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会不会看漏了?
他从左到右看了一遍,又从右到左一字一字地看了一遍,还是没有。
他问一个士兵:“这张皇榜会不会还有一张?”
士兵答道:“全部都在这里了!有没有你啊?”
情急下的玉书问:“那会不会写漏了,怎么会没有我的名字呢?”
士兵和众学子哈哈大笑:“这书呆子想上榜想得傻了!”
“想上榜就有得上,那岂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状元了?”
“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再来吧!”
“山中无鸟,麻雀为王!到了跟凤凰、孔雀比美的时候,才现自己太自大了!哈哈哈哈!”
最后一句真的好损!
刘玉书在别人的嘲笑中自尊心受了极大的打击。即便人才济济,自己也该在榜尾的孙山之前吧?
刘玉书挤出了人群,心情失落,但他还是不甘心地回头,现高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都是身材胖的有钱人。
那时候的他也没细想,默默收拾行李,返回家乡。
一路上,他都不知道如何向乡亲们交待自己名落孙山的事情,也不知该如何对小莉说起。
回到家,他一言不,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见任何人,包括小莉!
父母问:“怎么了,孩子?”
玉书不语。
父母猜出了结果,道:“孩子,没关系,你现在十六岁也还小,三年后再考一次。”
小莉见玉书不愿见他,对刘乐道:“伯伯,请转告玉书,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以后还有机会,还有……”
小莉害羞地说:“告诉他,我……愿意等他!”
小莉转身走了。玉书在门后听到这番话后,很是感动,他暗暗誓:下次我一定要金榜题名!来娶我心爱的小莉!
刘玉书回复精神,每天埋在书房里,更刻苦地学习,三年从未出过家门。
又一次,刘玉书来到了考场,他依然认真地答题,依然灵感很好,自我感觉良好,也依然认真地检查完答卷。
又一次贴出皇榜,他又一次从头看到尾,又一次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然后,又一次失望地踏上了返乡的路上。
人生经历两次重大的精神打击后,刘玉书的性格开始生了转变,他变得有些压抑。
他觉得无法面对小莉,小莉又一次转告他的父母,她愿意等他。
第三次,有个同乡与他一同上路,进京赶考。刘玉书现,这个同乡是不喜欢读书、成绩很糟的黄炳。
刘玉书问:“你是怎么获得进京赶考的资格的?”
黄炳道:“嗐!都是我那老爹搞的鬼!我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他却硬是逼我上学堂,我不愿考试吧!他又买通乡试的县官,硬把我挤上了进京赶考的队伍。你说,我家这么有钱,我还要考什么试,当什么官嘛!”
刘玉书问:“那你来了,岂不是白跑一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