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变者中又有多少是被逼的?
背后这些口舌上的忠诚臣子其实居功至伟。
李嗣业却和历代臣子不一样,荣王对他没有任何担忧之处,凡人岂会妒忌顾忌神灵?所以李嗣业可全权从事。
按着名单,将那些臣子全部拿下后。李嗣业令杨国忠选口舌伶俐之士,于长安各处,对百姓口述此次事变前后真相。
随即,长安各处有人令百姓出门聚集。
百姓惶恐不已,忐忑哭啼着到了门外,却往往看到书生一个手持明黄站了高处等待,看人渐多了,一声锣后开始讲。
惶恐的百姓们渐渐安定了,开始听。
周围安西士兵在缓缓撤走,向着城外集结。
城中各处,喧哗声渐渐大了起来,杨国忠这流氓不忘记趁机标榜自己,令这些书生抽空还讲讲自己愤而为李将军辞官的事,书生们按着他的要求,把国相当年流氓往事说说,把最近他流氓性子说说,惹的市井泼皮们对杨国忠更是欣赏。
百姓们也再不认为是杨国忠祸国,因为后来一大堆烂事全是玄宗自己干的。
渐渐的,百姓们自发的开始大骂昏君,骂那些奸臣。歌颂李将军,歌颂流氓国相,最后在书生们的带领下,长安城上下开始高呼荣王万岁。
潼关击鼓,这四个字在这个时空层超过了渔阳鼓动。终会成为代表大唐盛世再起的一个经典成语。
而安西军已经在长安之外集结完毕。
百姓们传说着荣王披甲出宫了,很多人都跟着去,全城百姓随即从之,人山人海的喊着荣王,荣王却一言不发,只是向着门外。
到了城外,百姓们才看到外边黑压压的一片大军肃立在雄伟的长安城外。
“仿佛太宗当年。”有老人在那里评价英武的荣王。虽然他们也不曾亲见过,可是毕竟比他们有资格说这种话的人已经死了,所以没有人反驳荣王是不是比的上太宗。
但是百姓们爱听。
皇帝披甲,御驾亲征,不破乱贼不还朝,这何等的满足小市民们的英雄情结?
长安无数百姓默默的看着。
荣王,不,现在的大唐新皇帝,唐烈宗,国号武德。武德皇帝和那个状若天神一般的大唐武将之首,李嗣业想遇,而后并肩。
再回头令杨国忠,陈玄礼主持朝政,随即武德皇帝对长安百姓说:“天下未定,一切从简,今日于万军万民前就此登基,愿效太宗破突厥旧事,为马上皇帝不为宫中昏君。”
停顿了一下,武德皇帝看着李嗣业,微微一笑,欠身军礼,而后朗声道:“将军知兵,威望天下无双。朕全权托付战事,君臣知心,绝无猜忌,此刻起,朕只为将军身边一卒,不定江山不回朝!”
“嗨!”李嗣业回礼,而后回身:“全军。”
铁甲响动,整个军阵全部动了起来,仿佛一只钢铁的雄狮雕塑突然有了生命一般,长安群臣百姓等看着目眩。
这就是大唐,乃至天下的第一雄兵,安西军。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而战,出发!”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战!”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战!!”
士兵们高声呐喊着。
前面马蹄动,军阵缓缓的开始移动,而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长安臣民只看到武德皇帝的黄金甲伴着一片黑色从军阵别掠过。而后所到之处,士兵们都在自发的振臂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良久。
烟尘散尽,大军已去,唯有军队雄壮的口号声还在臣民心头激荡。
“太宗之后,再无君王曾有此军心。大唐盛世将至!”杨国忠难得不背手下预案,脱口就说出一句有水平的话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