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盗墓记录> 第二章 盗墓详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盗墓详解(2 / 2)

其中的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便指的的四大盗墓门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

发丘中郎将:

发,发掘。丘,坟墓。中郎将,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

发丘中郎将:古代军官职称,与摸金校尉齐名,最早为三国曹cāo所设,通俗地说,就是国家盗墓办公室主任。专门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曾仿效曹cāo设立发丘中郎将一职,由建安王休仁担任。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cāo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鲁迅曾经说,“曹cāo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这是根据袁绍攻伐曹cāo时发布的檄文中的说《鬼吹灯ol》中的发丘中郎将法:“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檄文又具体指出曹cāo曾经亲自组织和指挥盗发梁孝王陵墓:“(曹)cāo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这篇文字成为古来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陈琳在袁绍失败后,归附曹cāo集团。曹cāo曾经对陈琳此文中对于他祖上行为的揭露表示不满,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似乎取默认态度。所谓“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设置,或许确是事实。

当前很多、散文都说曹cāo设置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尤其是畅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系列,其中关于盗墓门派尤其是“摸金校尉”描写得神乎其神。那历史上曹cāo是否设置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呢?

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曹cāo设置这一“官职”的记载,而是最早出自于袁绍讨伐曹cāo的一篇著名的檄文里面。该檄文有陈琳执笔,把曹cāo骂了个狗血淋头。其中说到曹cāo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讨伐徐州陶谦时沿路掘人丘墓,先人尸骨散于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后来中国古典第一通俗《三国演义》也说曹cāo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笔者研究了这一问题,发现古代一些专家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清代历史学家毛宗岗就评价《三国》的这一说法是“文人曲笔也”。笔者也同意这一看法。睿智如曹cāo,不可能设置这么一个违反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官职。如果说三国期间谁盗墓最厉害,那只有董卓。把洛阳地区的帝王陵墓挖了一遍。

曹cāo之所以会有此恶名,是因为其父曹嵩在途径徐州时为陶谦部将所杀,因此大举兴师问罪。曹cāo部队在进军道路上大肆杀戮、发人丘墓,曹cāo也予默许,即“你杀我父亲,我毁你先人坟墓”。当时的好事者予以讽喻,曹cāo就此被人戴上了高帽。

正史只记载在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时设立过发丘中郎将一职,由建安王休仁担任,《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至于王休仁是否真的盗墓,就不得而知了。

卸岭力士:

从古至今,说起强盗贼寇,在世人眼中,历来各个都是该遭千刀杀,万刀剐的歹人,乃是极败坏的恶名。可细论起来,朝臣天子,士农工商,在那三百六十行里,从上到下,哪一处没有丧尽天良,用瞒天手段行jiān使诈的贼子?大盗窃国,中盗窃候,成王败寇,只有最末等的才窃金银。

孰不闻“道不盗,非常盗”,“盗亦有道,盗不力道”之言。真正在绿林结社取利,做分赃聚义勾当的,也向来不乏英雄豪杰,惯作出一些常人难以思量的事业,并非是旁门左道可比。绿林盗中声名最显者,莫过卸岭群盗。

卸岭之辈或散布天下,或聚啸山岭,敬关帝,并尊西楚霸王为祖师,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拥而起,众力发掘,毁尸平丘,搜刮宝货,毫厘不剩,专效仿昔时赤眉义军的作为。

试看各朝史上,都少不了卸岭群贼倒斗发冢的秘闻。倘若说将出来,那些惊心动魄,诡异外分的行踪,实不逊于摸金校尉的事迹。

卸岭盗墓皆是聚众行事,盗取古冢,历涉险阻危厄,并非仅凭矫健身手与群盗之力。正所谓盗亦有术,卸岭之术在于器械,流传了近两千年,引出许多冠绝古今的奇事。然天下事物兴衰有数,既有其生,就自有其灭。卸岭力士始于汉代乱世,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终于销声匿迹,就此绝了。

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其术不外乎“望,闻,问,切”四诀,四字分八法,各有上下两道,如“望”字之上法,乃为上观天星,下审地脉;下法观泥痕,辨草sè,其间高下,虽是相去甚远,却皆有道,非是寻常艺业可比。故常言道“七十二行,盗墓是王。”

三十六行,盗墓为王。掘墓倒斗,卸岭最强。后边那句是人为加的。因为在摸金、发丘、搬山、卸岭之中,卸岭是最有实可考的。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有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人海战术是很实际的),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可见卸岭力士的胆量非同一般)。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异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据说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听说还挖出了秦始皇用过的夜壶),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sè,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但并非集两家之所长)。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据说直到今rì,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jīng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yīn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卸岭的人能做盗墓贼、能做强盗(简单的理想)、能做侠客……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