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火炮制造资料拿来后,军zhèng fǔ立即命令青岛火炮厂生产40门305mm舰炮,其中32门安放在胶州湾的炮台,和其他数十门203mm,155mm重炮组成一个立体xìng的重炮防御工事。
整个胶州湾防御体系由军zhèng fǔ在原先德国占领胶州外后建设胶州湾防御工程的基础上扩建的。
不同的是,现在的胶州湾只有永久xìng的海防炮台,而无陆防炮台和步兵堡垒。
总计上百门的重炮构成了连接黄海和胶州湾长达6公里的防御线,成为军zhèng fǔ胶州湾防务的最重要、最系统的防线。
在建设布干维尔岛防御时,考虑到这里的铜矿资源太过重要,军zhèng fǔ抽调了8门305mm舰炮来到这里建设炮台。
随后在军zhèng fǔ的军制整编中,一个重炮团一个步兵团被调防到这个小岛上秘密驻扎。
一切做完之后,再开始进行普通军事化移民,即使是这样的军事化移民也不过是把原先岛上的军队在服役期满两年后,在岛上原地移民,家属从山东或南洋接过来直接进行建设。
并且岛上还配备了两台无线电报机,一台做为对外联络之用,另一台则秘密储备以防发生万一如故障或被破坏等。
经过大力的建设后,环岛水泥公路也逐渐的建设完毕。和一般从港口到内部延伸相反,布干维尔岛是从内部向外修建。简陋的码头在表面上只能停驻不到千吨级的商船,实际上在整修了港口水道后,已经能够随时停靠万吨级的商船。
整个的伪装就是尽可能的不惊动偶尔过路的他国船只。
“一珊,得再想想办法加快岛上的铜矿开采。这一年马上就过去了,我们总共才在岛上开采了不到两万吨的铜矿,这一旦打起来,还不知道够用不够用。”布干维尔铜矿厂厂长葛立chūn苦恼着对布干维尔县县长蒋一珊说道。
蒋一珊也同样苦闷无比这两年因为军事上和工业上的需求,军zhèng fǔ通过各种方式已经秘密向他国购买了不下三万吨的铜锭。耗费了大量的外汇不说,而且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毕竟这么大笔的铜锭的流通即使再隐秘也会被人发觉。
铜不像钢铁,一个国家一年购进100万吨钢铁并不会引起太多人jǐng惕,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一年购进3万吨铜,那绝对是空前大事。
除了战争,任何人都不会有第二个想法。
在工业上,在研究上都用不上这么多的铜。
只有大量的弹药才会消耗这么多的铜资源。
铜,是因为其延展xìng好,易加工,又不易生锈。子弹炮弹均采用铜制造。
一颗子弹,弹头几克,弹壳几克。一个炮弹壳,轻的几百克,重的能达到几十公斤。
根据布尔战争和美菲战争的经验,如果现代化的大型战争的话,需要的子弹数量是以亿计算的。这就是上万吨的铜矿。
而炮弹一次大型战争下来,需要消耗的炮弹也会是百万发的计算。这又是几万吨了。
所以任何国家,对于铜的大宗流量都会极其的关注。
一旦真的战争打起来了,铜就是战略资源。
“除非在岛上修建铁路,我们没有办法把铜矿运出来,否则这十几公里的路,靠人马去拉的话,还真拉不了多少。另外,必须加快对岛上的采矿设备的改进。这个岛上的环境好的地方又太好,坏的地方又太差,实在让人无奈。”
葛立chūn仔细想了想,再次说道:“要不,我们给上面再打次申请,即便不是标准重轨,也可以临时修建一条窄轨铁路方便运输。只要这铁路一成,一年我敢保证至少开采10万吨的铜矿,甚至更多。”
蒋一珊摇摇头,苦笑一声,说道:“不可能,至少在一年内不可能有钢材给我们修建铁路,你要知道现在国内出了个新的炼钢办法,能极大提高炼钢效率,两个钢铁厂正打算改进设备,这个时候钢铁怎么都不够用。而我们想要建这条铁路,零零总总加起来至少要4万吨的钢铁才能完成整个铁路系统的建设,想支援我们?根本抽不出多余的钢材。”
“唉,那也只有等后年了,后年钢铁产量就会足够,我们到时在岛上建一个环岛铁路,就极大方便运输了。”葛立chūn郁闷的低下了头,他明白现在国内的困难,但是身在自己这个位置上,他就要考虑如何增大产量为国内送去更多的铜矿。
这时岛上的工程兵营营长韦文来了,刚到门口就开心的大叫:“老蒋,立chūn,我们试验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加快铜矿的运输。”
“腾”的一声,屋内两人马上站了起来。
“什么办法?”“快说说看。”
韦文咧着嘴,极为得意地说道:“前几天,我们在学习时,看到了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秦直道。当初大秦为了收回河套平原,打击匈奴人。为了保证后勤运输能跟的上,特意修建了一条长达数百公里的秦直道,从咸阳一直到现在的内蒙地区。”
“秦直道?我们现在的路就很平啊,又直又平又宽敞的。”葛立chūn有点摸不着头脑。
“嗨,你说的那是唐直道,唐直道就是这种平整的路,而秦直道是轨道形式的,类似于铁路,只不过是木材代替钢轨。真佩服古人,两千多年前就能想出这么惊人的方案。还是古人聪明啊。”韦文满脸的佩服之情。
听到这里,葛,蒋两人已经明白了,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充满惊喜。
“对呀,我们可以临时xìng修建一条木质的直道出来,岛上的木材很多,为了开掘铜矿以及农田,我们砍伐了很多的木材。都堆放在仓库里以备以后使用。现在可以拿出部分来,建个几十公里的木质路轨,我们的马车就可以很快的把铜矿从矿区拉到港口了。”韦文满是笑容。
“有道理,木质的就算再不耐用,一两年的时间也能使用的上。我们的马匹不够,但是马车可是足够的啊,只要稍微改一下,变成列车车厢形式,一车能拉几百公斤,几车就是过一吨了,而且马拉起来也轻松的多。如果走直道的话,能比之前的效率提升几倍以上。”葛立chūn也在一旁接口说道。
蒋一珊快速地点点头,忙道:“仓库里的大树有几万根不止,完全足够我们使用,走,我们立刻去开始行动,争取最快速度完工。”
这条消失了两千多年的直道再次出现在了世上,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出现的地方不是在陕西地区,而是在相隔数千公里的南洋一个小岛上。相同的是,都是华夏子孙所建造,也是同样为了更好的运输物资,只是一个是粮秣,一个是铜矿石。一个长达数百公里,一个不过几十公里。
对于岛上如何建设,蒋一珊身为县长有着足够的权力,虽然同样受到严格的监督,但是把建设直道的用意跟岛上的议员们一说,自然也得到全部人的赞同。
直道一旦建立了,那么对于运输的人来说也极大的减轻了负担,还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铜矿,同样,也为本岛zhèng fǔ提供了大量的地方税收,使得岛上的建设加快,百姓们得到的好处也自然不会少。
很快,青岛方面就得到了布干维尔岛发来的消息,要求增加商船以运输岛上产量激增的铜矿。
绿sè..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