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你们昨晚遭受伏击有多大伤亡?后面还有多少人在赶来?”内厄姆一把抓住跑在最前面的士兵手臂焦急的问道,他还以为这是昨晚被伏击的援军,总算打通了布尔人的拦截。
“啊。长官,我们没遭到伏击,后面暂时没人来到这里,正在战场上。”
“没遭到伏击?那昨晚?”内厄姆眉头满是黑线,难道昨晚那么剧烈的爆炸声是白想的么?或者说布尔人dú lì军的炸药多到只能放着玩了?
“长官,我们今早出发,没有遭受布尔人的伏击,不过昨晚来增援的士兵已经。。。。”说道最后这名士兵的眼睛红了。
内厄姆和加比对视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一股极其不妙的想法从心底浮出。
“都。。。。都死了?”加比抑制不住自己那颤抖着的声音。
这名士兵脸sè惨白凄凉地说道:“都死了,一个活的都没有。”
“上帝保佑。”周围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不禁发出了惊呼声,他们都明白了这名士兵的意思。援军全部死了,就死在距离伯利恒五公里外。
内厄姆满头的冷汗,抓起这名士兵的衣领,恶狠狠地说道:“士兵,你要知道不能乱说话的。”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长官,装甲列车一千余人,运兵车一万余人,全都死了,一个都没活下来,他们的尸体,在那里,密密麻麻的一片,太可怕了。不。”这名士兵已经开始有点崩溃。
内厄姆脚一软,随即又马上站稳。身旁的加比看的清清楚楚,他知道这个消息太严重了,在下一批援军没来到之前,绝对不能透露。
“你们,从现在开始,援军未抵达之前,严谨透露刚才的事情,明白吗?”
“是,长官。”
“大声点,这是命令,如果你们不想上军事法庭的话。”加比冷冰冰地看着眼前这一圈士兵。
“是,长官。”
内厄姆和加比火速带着这支跑过来的先遣小队来到了第七师师部的电报室,给克隆斯塔德的司令部发送电报,报告昨晚援军全部被歼的事情。
同时他也接到司令部的命令让他派出大量的骑兵在伯利恒周围侦查,即使骑兵全部消耗完毕也不需要考虑。
这次援军被全歼可以说是震动了整个远征军,毕竟这不是几千,而是超过一万多的士兵,一次xìng就被全歼,而且还有一支装甲列车部队。
以前几个月和布尔人dú lì军每次战斗,也就死伤过三四千人,最多的一次不过五千人,那还是第一次的战斗,而现在,每次上万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整个远征军也不够这些布尔人dú lì军一年所杀害的。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伏击极大的打击了远征军的信心,布尔人dú lì军如同一支幽灵军队一般,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一下子就跑到数百公里的伯利恒来了。
布尔人dú lì军的出现很突兀,所用的战术也很新颖独特,并且极其有效,他不能肯定是不是布尔人dú lì军真有这个能力,但对于内jiān存在与否的可能xìng绝不能掉以轻心。
就在英国远征军大量军队从克隆斯塔德以西调动到克隆斯塔德的东边时,国防军的六个团早已经秘密沿着山路向东前进,转道北方秘密绕过纽卡斯尔,到达斯威士兰与南非的交界处,并从这里进入莫桑比克。
这条秘密路线就是国防军来时的路线,一路上碰到的平民也早早的被毁尸灭迹,走起来很是安全。
斯威士兰现在只有极少量的英国人存在,还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上斯威士兰是在英国彻底打败了布尔人之后把整个南非的殖民地连接起来,才进入这片未开发的处女地的。在这之前,斯威士兰一直是dú lì存在的一个小王国,同时也是英国与葡萄牙之间的缓冲区,至少在英国未完全控制南非之前是这样。
而这,就给了国防军一个极其有利的环境。
并且斯威士兰境内有山川,有河流,有森林,极其方便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莫桑比克境内。
葡萄牙因为国力所限,人口更是不多,自然不会有太多的驻军在莫桑比克防守,很多地方基本上还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葡萄牙人所占领控制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几个沿海的大城镇,包括葡属莫桑比克首府马普托。
因为在一月份,英国海军擅自扣押了葡萄牙总督引起了葡萄牙对英国的极其不满,这等于是在**裸的打脸。即使后来缓和了两国之间的关系,限于大英帝国海军的巨大威胁,葡萄牙方面也仅仅是命令莫桑比克殖民地的葡萄牙官员尽力配合英方工作,至于这个尽力是怎么个尽力法,每个在莫桑比克的葡萄牙官员都心知肚明。
不惹事,不帮忙,反正两不相干,至少在短期内是不会有什么亲密来往了,这样一来,英国在莫桑比克基本上毫无影响力。而对于莫桑比克的封锁自然也就流于形式了,只能尽力封锁南非与莫桑比克相邻的那一段。
当然,这更重要的是基钦纳在南非采取的政策极有成效。
为了早rì结束战争,从1900年6月开始,基钦纳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英军架设铁丝网,将布尔共和国分割成若干绥靖区域,进行分区扫荡。铁丝网的总长度达6000公里。绥靖区内每隔1至2公里设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驻守,凡是有人走近碉堡shè程,一律shè杀。共设置了八千多座碉堡。
整个防御体规模之大,令英国人大为赞叹。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纵火焚烧民用目标的活动从英美战争时期起便成为英军的习俗,为广大官兵所喜爱,从白宫到乡间农舍无所不烧,后来这个传统又在中国的圆明园发扬光大,成为在大不列颠军队中代代相传的美德。
为了在南非把这个美德继续发扬下去,英军决定不再仅仅限于焚烧那些支持过游击队的农舍,而是一鼓作气,烧毁了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乡间几乎所有的布尔农场、房舍、教堂、学校、畜圈(共计焚毁3万多座农舍),运走了所有的马,杀死了所有带不走的牛、羊、猪,炸毁了所有的水井,烧光了地里所有没来得及收割的庄稼,彻底破坏了40多座城镇。
这一"三光政策"后来被rì本陆军仿效,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如法炮制。此外,基钦纳还一改以往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击队成员,以及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xìng公民,一律流放到遥远的印度、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凡有响应"拿起武器"的号召的荷裔英国公民,一旦被俘皆判处死刑。
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的活动基础,基钦纳又下令先后将十三万六千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由他首创的集中营。
南非的集中营首创于1900年3月,起初是收容那些家园被焚毁的布尔军人家属的难民营,基钦纳在1900年6月将其改造为关押所有布尔平民的集中营。南非境内的集中营有五十多座,分布在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
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四分之三磅玉米面、大米或土豆,一盎司咖啡,两盎司糖,半盎司盐,每周一磅肉(有亲属参加游击队的妇女和儿童得不到肉)。婴儿和六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可以领到四分之一夸脱的牛nǎi。
黑人集中营的情况更糟,但是他们可以得到黑人亲友的接济,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国后被释放。集中营的四周环绕铁丝网,凡有试图翻越逃跑者一律shè杀。集中营内人口密度极高,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